庄仕华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的爱民好军医庄仕华

2017-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五.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崇高追求,在扎根边疆中为民族团结甘愿奉献1974年庄仕华从四川简阳农村入伍,到新疆玛纳斯县一个偏僻的部队农场担任卫生员.一天,庄仕华值班,两个牧民送来一位生命危重病人请求救治.当时卫生所唯一的军医回内地休假,只会打针发药的庄仕华急得不知所措.看着牧民在风雪中失望地离去,他深感愧对身上的白大褂和头顶上的红五星.从此,庄仕华立志苦学医疗技术,扎根边疆服务各族群众.1980年7月,庄仕华以优异成绩完成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学业,以全优成绩毕业分配时,学员队领导找他谈话,想让他留校

五、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崇高追求,在扎根边疆中为民族团结甘愿奉献

1974年庄仕华从四川简阳农村入伍,到新疆玛纳斯县一个偏僻的部队农场担任卫生员。一天,庄仕华值班,两个牧民送来一位生命危重病人请求救治。当时卫生所唯一的军医回内地休假,只会打针发药的庄仕华急得不知所措。

看着牧民在风雪中失望地离去,他深感愧对身上的白大褂和头顶上的红五星。从此,庄仕华立志苦学医疗技术,扎根边疆服务各族群众。1980年7月,庄仕华以优异成绩完成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学业,以全优成绩毕业分配时,学员队领导找他谈话,想让他留校工作。

庄仕华想到部队基层医疗条件差,驻地群众缺医少药,毅然做出了重返边疆的选择。庄仕华在医疗实践中发现,驻地农牧区胆结石、肝包虫病发病率较高,治疗手段主要采取开刀手术,病人不仅痛苦大、恢复慢,而且住院时间长、费用高,不少困难群众甚至放弃治疗危及生命。

1991年7月,已成为新疆总队医院业务骨干的庄仕华了解到,一项时间短、刀口小、愈合快、费用低的腹腔镜下切除胆结石的技术,开始从国外引进应用。

他立即建议引进这种新技术服务边疆各族人民,并主动请缨到北京医学院学习。医院肝胆科创建时资金不足,庄仕华和3名科室人员先拿出个人积蓄购买手术设备。许多医院对这项技术应用比较谨慎,不敢用于临床。

庄仕华买来葡萄、动物肝脏,反复模拟练习,很快掌握了胆囊与肝脏剥离技术。一个月后,庄仕华就用腹腔镜成功地完成了新疆首例胆囊切除手术。接着,庄仕华边实践、边总结、边创新,又在腹腔镜下探索出肝包虫内囊摘除、胃修补、胆总管探查等21种手术,有7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组织编写了《实用腹腔镜手术学》等4部医学专著,6项医疗科研成果获奖;总结撰写了《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的探讨》等49篇专业学术论文。

在庄仕华的带领下,医院肝胆科从过去一间病房4张床位,发展到80间病房300张床位,服务了边疆成千上万各族患者。肝胆科成为新疆和武警部队肝胆外科中心,连续18年被评为先进科室,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庄仕华2002年l0月任院长后,狠抓全面建设,医院从过去14个科室、300张床位,发展到35个科室、760张床位,先后创新和引进永久性起博器安装、脏器移植等百余项新业务新技术,成为服务边疆各族人民、团结各族群众的阵地。

随着庄仕华胆囊手术越来越精湛,“庄一刀”的名气越来越大,以各种优厚条件“挖”他的人越来越多。面对这些强烈的诱惑,庄仕华始终不为所惑,扎根边疆服务各族群众的信念从没动摇。几年前,一位在内地办医院的香港老板找庄仕华,许诺以当时工资4倍的报酬聘用他,还有私人医院的老板愿以年薪百万元聘请庄仕华任院长,庄仕华均当场婉言谢绝。

如今,庄仕华的事迹在新疆不仅家喻户晓,还引来许多国内外各族患者不远千里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就诊,仅2011年慕名而来的疆外患者就达197人、国外患者达98人,使民族团结的新风不断向国内外传播。2007年10月,家住青海省曲麻莱县卫生局的司机西然江永从中央电视台《讲述》和《共同关注》收看到对庄仕华的报道后被深深打动,他让女儿索南达姬从网上下载了庄仕华的全部事迹一遍遍阅读。

原来曲麻莱县也是胆结石病高发区,西然江永的妻子和女儿被胆结石病痛折磨了多年,看着她们日渐消瘦心理非常着急,只是苦于找到一个信赖医生,等看完庄仕华的事迹后他觉得中央媒体是值得信赖的,于是他不顾亲朋好友劝阻,当即带着妻子和女儿长途辗转,专程来找庄仕华做手术。

庄仕华被他的执着深受感触,立即安排住院和手术,并每天为他们送饭。康复出院时庄仕华为他们买好火车票并送上火车,一家人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在我们心里你就是自家人。”2008年4月13日,西然江永突然给庄仕华打来电话说他已经新疆刚下车。

原来,回去后亲朋好友看见短短几天他们就治愈回来了,而且几乎看不见刀口,一下子在当地传开了。这次,他是带着大女儿卓玛拉措和外甥才仁多杰再次来做手术。此后,他又第三次、第四次先后带14名藏族牧民让庄仕华做了手术。

熟悉庄仕华的各族群众都说,他的时间是属于病人的。有人给他每天的习惯加以总结:早晨上班,他要提前一个小时到科里,查看病房、反复看片、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晚饭后,他要花3个多小时再看一遍病人,与他们交谈几句,心里才踏实;无论从哪里出差回来,他第一个要去的不是自己的家,也不是办公室,而是病房;手术之前他要让病人看到自己自信的微笑,术后清醒后第一眼看到的还是他;冬天,他要用双手焐热听诊器,才为病人查体,夏天,他要煮绿豆汤为病人解署。

更让人称道的是身为院长,不管院务工作多么繁重,庄仕华始终坚持每天用6个多小时给病人做手术,平均每天要做近30例手术,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解除患者病痛上。前年6月8日,庄仕华连续做了28例手术后,突感身体不适。

护士长劝他其余手术改天再做。庄仕华说:“手术都是安排好的,我们不能往后推。”庄仕华靠着椅子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进行手术。3个多小时后,当最后一位哈萨克族病人塔斯肯别克推出手术室时,庄仕华却因体力不支晕倒在手术室。

这天,庄仕华共为49位患者做了手术,也是他做手术最多的一天。2002年7月,庄仕华女儿庄岩考上大学后,要求父母一起送她上学。多年来,庄仕华为群众治病,很少陪家人。

他当时答应了,提前订好了车票。就在庄仕华临行前的两小时,86岁的维吾尔族老人买力克患急性急性梗阻性胆管炎住进了医院,病情危重。庄仕华知道这样高龄病人做手术风险很大,当即告诉妻子不能去送女儿了,急忙赶到病房组织抢救手术。38年来,庄仕华正是以这种扎根边疆牺牲奉献的精神,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为民造福、为党树碑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在各族群众心中树起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