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时事评论员游梓翔 台湾电视时事评论员走红大陆现象分析
近年来,央视“海峡两岸”节目和其他一些省市电视台,通过卫星连线的方式,邀请身在台北演播室的台湾“名嘴”以时事评论员名义,对时下台湾的政治、社会现象加以分析,帮助大陆观众更好地了解台湾的现状,受到热烈欢迎。
台湾时事评论员的新闻职业经历和广博的知识使得他们具有深刻的新闻洞察力、独到的新闻视角和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及评论的说服力,从而大大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笔者通过分析几位经常受邀的台湾时事评论员个人履历和评论特色,探寻他们在大陆爆红的原因。
一、信源的可信性与长期的新闻职业经历
制约传播效果的因素很多,传播主体是一个重要方面。人们首先要根据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传播者的信誉和专业权威性是两个要素。
海峡两岸栏目邀请的台湾时事评论员都是台湾电视节目的名嘴。他们多数曾是跑政治新闻的资深记者,后转入电视政论节目当主持人或嘉宾。因此,他们在点评台湾时事,具有深刻的新闻洞察力、独到的新闻视角和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他们对台湾时事的解读权威而专业,使人信服。
尹乃菁先后担任TVBS记者、中国时报记者、年代新闻台新闻部助理总监、中天综合台和纬来综合台的主持人。这种丰富的新闻记者阅历使得她有强大的思辨能力。 “跑政治新闻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其实在掌握人的性格,比如我知道连战的想法、陈水扁惯常的想法,我判断他们在一些关键时刻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会比较准确。
这也跟我的记者背景有关,我有机会较近距离地接触这些人。”[1]陈凤馨曾经在台湾四大报之一的联合报任职,主跑国民党新闻。长年的记者训练培养出的新闻鼻及缜密的思惟,让她拥有精准的政治判断。胡忠信、张启楷也担任过多家媒体的记者、专栏作家、总编辑。
江岷钦、郑又平和黎建南没有做过一线记者。
江岷钦是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郑又平是台北大学教授。他们都常曾经担任《环球杂志》等报刊杂志特约专栏撰稿人,也曾经担任台湾真相电视台制作人、评论员。黎建南是个正直的人,亲历“党外”“党内”多种选战。离开政坛后,他常年坚持深入基层观察选情,被尊称为台湾选情研究“老大”。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评论自然是有独到的见解。
二、传播内容的说服力与详实丰富的材料
传播学说服效果理论认为,由信源的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2]
台湾时事评论员在评论前尽可能地掌握更详实的确凿的资料,来武装自己观点,使自己的评论做的名副其实的深入,做到人们所说的“站得高,看得远。”同时,丰富多彩的材料,也能够使得他们的评论更加形象生动,而不是干巴巴的。
正因为手握大量的材料,所以尹乃菁面对中国大陆观众点评岛内政治起伏,从容若定、条理清晰、分析周密、思维敏捷、一针见血、精彩异常,成为特有的尹式叙事体,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在她轻松生动的语调之下娓娓道来,让人一“听”了然,深受不少人的喜爱。
他们的资料多是通过公开的渠道获得的。他们每天清晨起来,至少要看5份报纸,然后上网查资料、翻阅各种政论杂志,为的是充分了解当天所有一手的时政新闻,然后奔波于各个电视台、电台之间,参与各种政论节目,其中就有央视“海峡两岸”节目。
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团队,至少手下都雇用几个助理,负责公关联络和材料收集。助理每天会将相关事件的材料上交,台湾时事评论员经过汇总和提炼后,在媒体上发表相关的时事评论。尹乃菁在分析北高市长选情时,就拿出有历届民进党、国民党参选人得票的表格题板,材料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