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群力武术 武当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杨群力 教授
杨群力,男,汉族,生于一九五三年,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人。中国武术八段,国家级裁判,高级教练,武当太乙五行拳第十八代传人,享受武当山特区政府津贴,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传承人。一九八〇年,武当山龙门第十七代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简称武当太乙五行拳)传人爱新觉罗•溥寰(汉名金子弢)先生,回归武当山后,接纳杨群力和赵剑英作为本拳派第十八代传人。
自一九八一年起,先后担任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湖北省武术协会会员、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理事、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副会长、武当武术协会副主席和十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台湾中华武当武术交流协会总教练,美国武当武术研究会副会长等。二0一二年起担任武当山道教功夫学院副院长兼总教练,二0一四年九月起担任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武术教授和武当武术研究中心主任。
武术生涯
一九七七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武术专业,曾先后就职于湖北省郧阳地区体委、郧阳地区(十堰)体育运动学校、十堰市第二中学(体校)。近四十年来,一直在教练岗位上,从事教学、训练、科研工作。
自一九七七年担任武术教练以来,连续38年46次带运动队参加省级以上武术竞赛。其中,获省级武术竞赛359枚奖牌,国家级武术竞赛获71枚奖牌(其中金牌38枚、银牌21枚、铜牌12枚)。向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和湖北省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9名,其中武英级6名。为山区和基层培养了大批体育人才和武术骨干。
自一九七八年至今历任十堰市、武当山经济特区,武术竞赛的总裁判长和武术大型活动开幕式武术设计。担任湖北省武术竞赛裁判长9次和武当山系列武术演武大会等全国武术竞赛裁判长15次。
二OO二年起,担任湖北省武当武术表演团赴台、赴澳、赴港表演武术总教练。
二OO三年、二OO四年曾两年由湖北省政府指派到台湾讲学,进行武当武术的传承和交流。
二OO八年、二O一O年第三届、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再次担任武当山经济特区武术代表队武术总教练,获得23枚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连续囊括集体项目金牌。
教学与出版书籍
几十年来,在教练岗位工作的同时,他开始对武术专业理论和武当武术探讨和研究,先后发表论文论著四十余篇,如《湖北省郧阳地区拳械录》、《武当武术与“三性”》、《武当武术的三大要素》、《武当太乙五行拳之特征》、《武当武术(练功)、(养生)、(技击)原理与特点》、《武当拳功与养气、(与养性)》、《武当武术主要特征》、《武当武术面向世界》、《武当武发展之道》。
参与国家武术研究院科研课题《武当拳派的源流、拳系和内容研究》、《武当武术现状考察与继承发展对策研究》全部工作,其中《武当拳之研究》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编著和创编出版作品有《青少年武术操》、《武当太极养身操》、《武当太乙五行拳》、《九宫旋转十二桩法》、《武当拳十八势》又名(简化武当拳)、《武当剑十八势》又名(简化武当剑)、《简化太极十三势》以及养生功法等,其中《简化武当拳》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2012年以后又整理出《武当剑》、《三丰太极拳》、《三丰太极剑》、《内功太极拳》、《武当太极拂尘》、《武当八仙剑》、《武当太极拳八法》、《武当九势太极拳》等武当内家拳套路。
所编创的武当拳、剑、太极拳(武术操),其一,已成为湖北省部分大中小学的校本教材和武术馆校的教学内容;其二,特别是“一拳、一剑、一太极(一操)”已成为本地全民健身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其三,2008年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和2010年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组委会均将“一拳、一剑、一操”指定为学习培训开展活动的内容。
在武术训练专业理论研究上,也发表了诸多论文,如:《论青少年武术训练》、《要重视基本功训练》、《运动训练获得成绩的基本条件》、《制定训练计划反馈信息接收与控制》、《论山区体育人才开发》、《论体校运动队的管理》等,始终坚持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