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周恺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选址于天津大学主教学区。基地形状方正,东侧紧邻校园主干道,南侧为教学实验楼,北侧为马鞍形体育馆,西侧与校园内最大的青年湖相邻。
2001年,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作为以理工科为主体的天津大学引入的特色学院,其浓郁的历史、人文色彩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其一开始便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学院性格。同时除必要的教学功能外,其大量展陈研讨空间的设置,更接近一个带有教学功能的独特展示建筑。
设计之初冯骥才先生就提出研究院要具有东方意境,以期与学院创新研究方向对应,所以如何以运用当代语汇营造特定的场所意境便成为本设计的焦点。
方案从基地出发,方形院落围合场地,以功能体块嵌入其中,组织景观环境的设置共同形成统一完整的空间形体。与建筑等高的院墙下部围实,上部透空,既遮蔽了外部的干扰也形成了院落的空间限定。院中斜向架空的建筑体量将方形院落分成南北两个楔形院落,建筑首层的架空处理不仅保持院落之间视线上的贯通,也极大的丰富了空间层次。一池贯穿南北院落之间的浅水、院落中保留的几棵大树、爬满绿植院墙、青砖铺就的庭院,共同营造了一个静逸的现代书院意境。
在流线上,人们首先会通过东侧的校园主干道进入到北侧院落,这也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此驻足休息、观景、交流甚至举行一些室外展览。建筑主要空间沿东西走向的斜轴展开,斜轴从院内指向西北侧的青年湖,进入门厅后,沿着大台阶行至半层高的休息平台处,远处的青年湖尽收眼底。转身继续沿着台阶前行,整个建筑中最核心的公共展示大厅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转折向上的行走体验,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形成了一种欲扬先抑、移步换景的独特空间体验。不同的空间节点在精心组织下主次分明、节奏有序,而且重要空间节点与湖景的对话也强化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