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宽的女儿 为了收养的六个孤儿 国家一级演员王宽茶楼卖唱
王宽,出生于淮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家里很穷。1956年考上了西藏豫剧团(原十八军随军剧团)来到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进藏不久,他就成了剧团的台柱子,并和自己的小师妹王淑荣喜结良缘,而且一待就是近30年。1982年,夫妇俩转业到了河南省郑州市豫剧团,王宽后来任该团团长。
王宽主攻须生,兼演丑角,先后在《风流才子》、《疯哑怨》、《鸳鸯戏水》等几十部戏中担任主要角色。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说:"王宽戏路宽,是一个难不倒的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说:"王宽是豫剧界难得的人才。"王淑荣是国家二级演员,主攻花旦、刀马旦,也演老旦和小生,演技同样引人注目。在戏剧舞台上风风雨雨几十年,二人捧回了100多项大奖,被誉为"豫剧之家"。
1999年1月,已经退休的王宽夫妇回淮阳县郑集乡老家探亲。8岁的袁前良的不幸遭遇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袁前良出生后8个月,爹就患病死了,未满周岁,娘又远嫁他乡,是爷爷奶奶将他拉扯大的。如今,奶奶重病卧床,爷爷没力气干活了,一家人靠乡亲们的救济度日。
孩子的悲惨身世深深震撼了夫妇俩的心,王淑荣掏出200元钱递给孩子的爷爷,就在爷爷颤抖着双手接钱的时候,小前良突然跑上前来,"扑通"一声跪下:"奶奶,俺想跟您学唱戏!"说完,在院子里拼命翻起了跟头,心疼得王宽夫妇想立刻把孩子带走。
但郑州的家里已经有一个残疾的外孙王海龙,他患了肌肉萎缩症,因父母离异,一直寄居在外公家。每次回老家探亲,家乡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都让王宽夫妇揪心。丧父的王海波,父母双亡的汪文胜、汪文娜及汪仪欣仨兄妹先后成为他们捐助的对象。
1999年年底,因为有些孩子仅有的亲人相继去世,王宽夫妇咬咬牙,把5个孤儿接到郑州。三居室的房子,安顿了6个孩子。
供读书教学艺
这些孩子因过早地承担了太多家务,学习成绩都不好。王宽对妻子王淑荣说:"我俩年龄都大了,要早些教孩子们一技之长,他们长大后也能找条谋生的门路。"
教什么呢?既然都是学豫剧的,当然先教豫剧。然而苦练了半个月,王宽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几个孩子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找到。
"不如改学乐器吧,乐器种类多,想学啥就学啥。"妻子王淑荣建议。王宽觉得很有道理,就买回来几种乐器。海龙下肢瘫痪,以后要多锻炼上肢,就让他弹电子琴吧;前良、海波拿着笙爱不释手,就让他俩吹笙;文胜内向文静,学拉板胡;文娜和仪欣姐妹俩就当个"小琵琶女"吧!一个"小乐队"就这样组成了。家里天天像开音乐会,各种乐器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多月后,每个孩子都能演奏一两首简单的曲子了。
经过王宽、王淑荣近7年的督促、辅导,如今,16岁的外孙王海龙每天开心地在轮椅上弹电子琴,18岁的汪海波在河南省信息工程学院学自己喜欢的电子技术,16岁的袁前良和汪文胜在河南省艺术职业学院上五年制中专,15岁的汪文娜进入郑州23中上学,12岁的汪仪欣也上了一所私立中学。课余时间,孩子们在王宽夫妇的组织下上街义演,为看不起病的农村人和特困户募捐。
国家一级演员茶楼卖唱养家
既要管6个孩子吃穿,又要供他们读书学艺,家里的开销猛增,夫妇俩近3000元的退休金就显得捉襟见肘。王宽说:"没有钱,养他们就是一句空话。"夫妇俩决定寻找"生财之道"。
前几年来,郑州兴起戏曲茶楼,戏曲演员每唱一段戏能挣60元钱。王宽决定到茶楼去唱戏挣钱。当时王淑荣坚决反对:"你是国家一级演员,在河南豫剧界怎么也算个名人,咋能出去卖唱!再说,你患有冠心病和关节炎,就算我让你去,你这身体也吃不消!"
但是,后来看到家里的"窟窿"越来越大,也一直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挣钱门路,王淑荣无奈地答应了丈夫,决定两人一起去茶楼唱戏。
2000年3月的一天晚上,王宽夫妇第一次走进了戏曲茶楼。王宽来了!茶楼的老板慌忙迎接。但是,王宽的戏曲并不合茶客们时尚的口味,刚开始的时候,王宽的"上台率"并不高,有时一个晚上只能唱上一两段戏,有时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
2000年4月的一天晚上,王宽第一次被"剃了光头"。心情复杂地回到家里,王宽感到心里闷得慌,毫无睡意,拿出一瓶二锅头,"咕咚咕咚"喝下了一半。在茶楼的演员中,他资历最老、级别最高、名声最响,然而,今天却没人点他的戏!茶楼卖唱已经让他放弃了一个艺术家坚守几十年的清高和尊严,如今竟然……泪水无声地从脸上滑落。
第二天,王宽决定不去茶楼了。老两口刚刚进入梦乡,突然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王老师,您的一个单子,现在能来吗?"是茶楼经理打来的。"好,我一会儿就到!"王宽立即披衣下床,飞身出门。
一次次地下决心不去,却又一次次地从被窝里起来跑向茶楼。王宽靠随点随到慢慢得到了茶客们的认可。7年中,只要没有去外地,没有其他演出,王宽就风雨无阻地去茶楼唱戏。每天从晚上8点半开始到第二天凌晨5点,六七个茶楼来回跑。王宽唱戏已经完全没有时间观念,随叫随到,有时客人兴致高,他甚至要熬上一个通宵。
人们不知道他到底挣了多少钱,王宽自己也说不清楚挣多少钱才算知足。他说:"自己已经60多岁了,过几年就唱不动了,现在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挣足了钱,才能养活6个孩子,才能供他们上大学。"
此外,王宽夫妇还通过河南省妇联资助了两个孩子上学。他们还准备回家乡办个孤儿艺校,把那些吃不饱饭,上不起学的孤儿全接到艺校,教他们一技之长,这是他和妻子最大的愿望。
花甲之年学变脸
7年茶楼卖唱,王宽有了很多老顾客,但因戏路不宽,观众群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于是,年过花甲的王宽与时俱进练就了一项豫剧变脸的绝活,使他的表演艺术又上了一个顶峰。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中的一项绝活,很多人都羡慕表演者的神奇之美,但对学习和掌握它却望而生畏。春节期间,王宽老师来到商丘参加了市规划局的春节联欢会,他穿着古装戏服戴着盔甲和脸谱上场,每变一个脸谱,他就唱一段这个脸谱的经典曲目。不仅变脸表演得逼真、一点不留破绽,而且唱段中的唱腔、动作都和脸谱形象结合得很好。10分钟时间,王宽连续变了七八个脸谱,那快捷的手法和沉稳的架势,一点也不像是66岁的老人。
王宽告诉记者,他学习变脸主要是为了不让他收养的6个孤儿辍学,也为了让自己的戏路更宽。去年1月份,66岁的王宽再次拜师学艺,自掏腰包2万元,学习川剧的"变脸"技艺。今年年初,王宽听说四川"变脸王"来郑州,他将其接到家中,虚心求教。
变脸是一种高难度的表演技艺,一是需要扎架子、亮相、身段相互配合;二是讲究快、美、神奇;三是脸谱不一样,亮相、身段都不一样。这对年轻人来说尚且不易,更何况是66岁的老人。然而王宽就是不服输,他从练踢腿、扎架子开始,每天数小时,一天下来,腰、腿、背、膀子疼痛难忍。尤其是夏天,要穿几层服装,戴数层面具,练完功往往是大汗淋漓。
经过六七个月的刻苦练习,王宽的"变脸"技艺大功告成,登台表演时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他还探索出一条豫剧变脸和书法相结合的新路子,能边变边唱边进行书法创作。目前,王宽这种"三合一"的表演方法在全国尚属首例,成为他到各地表演的热门节目。花甲之年的王宽在表演艺术上又登上了一个顶峰。荣获首届"中华慈善奖"
2005年11月25日,在由国家民政部、中宣部等六部委和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召开的首届中华慈善大会上,王宽荣获"中华慈善奖",成为全国百名慈善家之一,他也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此次获得"中华慈善奖"的还有成龙、李嘉诚等名人。
捧着"爱心中国———首届中华慈善人物"的光荣牌匾和荣誉证书,王宽激动地说:"能和世界级名人站在同一领奖台上,我很受鼓舞。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慈善事业上。"
人生好比一场戏,生旦净末丑都在演自己。王宽的这场戏要演一辈子,而且这场戏比任何一场都演得投入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