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张凌云 专访桐乡市龙翔街道党委书记张凌云

2017-10-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有幸身处"一业一网"."一带一路"交叉口的龙翔街道,遇到了一次厚积薄发的机遇.    机会千载难逢,龙翔是否有为?据了解,2014年,龙翔街道以"大整治.大转型.大招商"为契机,继续秉承"美丽乡村.幸福龙翔"发展愿景,以改革引领转型.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挑战前所未有,龙翔又将如何作为?日前,记者走进桐乡市龙翔街道,对话党委书记张凌云.    记者

    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有幸身处"一业一网"、"一带一路"交叉口的龙翔街道,遇到了一次厚积薄发的机遇。

    机会千载难逢,龙翔是否有为?据了解,2014年,龙翔街道以"大整治、大转型、大招商"为契机,继续秉承"美丽乡村、幸福龙翔"发展愿景,以改革引领转型、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挑战前所未有,龙翔又将如何作为?日前,记者走进桐乡市龙翔街道,对话党委书记张凌云。

    记者:从当年的"两分两换"试点、"两新"工程建设,到如今的"美丽乡村、幸福龙翔"目标,龙翔街道多年来坚持走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在你看来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张凌云:2009年,龙翔街道启动桐乡唯一的"两分两换"试点,进入了一个阶段性的人口快速集聚过程;去年,我们出台了《龙翔街道2014年深化"两新"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农房集聚的实施办法》,完成了169户农户公寓房调产安置和约800户农民"统建房"预报名和预审工作,12万平方米公寓房建设项目进入正常施工阶段。

从"两分两换"试点工作过渡到"两新"工程建设,既体现政策的一脉相承,又更加注重百姓可接受、政府可承受的可持续性。

    在2011年12月龙翔街道第三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幸福龙翔"的目标,这与我省倡导的"两富""两美"理念不谋而合。如果说"美丽乡村"更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幸福龙翔"则着力于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注重提升百姓福祉。截至目前,龙翔街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走在桐乡前列。

    在我看来,龙翔街道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可以说走出了三大亮点:一是城镇人口集聚进一步加快。原本分散于各村的农民,慢慢成为新市镇的居民,而这个群体每年都在不断发展壮大。

二是城乡公共服务逐渐实现均等化,包括农村新社区的社会管理转型升级和中心镇区的便民服务功能集聚。今后,我们将提供更多城乡无差别的公共服务,让老百姓感受到居住在小镇的便捷、舒适和安逸。三是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化,龙翔街道去年获得了国家级生态街道、嘉兴市美丽乡村先进镇等众多荣誉称号,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一大步。

    记者:转型发展是区域经济的活力所在。面对"转型"这篇文章,近年来龙翔做了哪些探索?

    张凌云:的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建设,而区域经济的活力在于转型。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鲜少发展服务业的乡镇,我们不断思考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这几年,龙翔着力进行了以下探索:工业方面,借势工业绩效评价机制,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实施"两改两创"战略,加快推进"两退两进"工作,扎实开展"机器换人"和"企业梯队培育"工作,积极培育更加健康强壮的工业肌体。

2012年,我们淘汰了翔厚村十多家小化工企业,推动传统小化工业转型升级;到2013年,我们又陆续关停了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砖瓦厂和水泥厂;去年,我们关停了海盛建材,实施退低进高项目6个,退二进三企业2家,存量土地挖潜184.

91亩……如今,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工业企业已基本退出龙翔历史舞台,而现有企业的倒逼转型和提质增效也在进一步深化。这两年,我们以创新理念破解要素制约瓶颈,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变化主要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双重"转变。近年来,我们采取土地集约化经营方式,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近万亩,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经营载体,通过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效率,确保了农民收入来源,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我们还将发展庄园经济,引进农业休闲观光项目,把流转土地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加快农旅结合,推动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型。

    此外,面对老城镇建设用地制约,近年来我们加快"东进"步伐,沿着古老的大运河开拓发展空间,为引进新兴产业做好准备。

    记者:龙翔处在桐乡市区和乌镇之间,"一业一网"、"一带一路"的交叉口正在龙翔。这一机遇对于龙翔街道意味着什么?我们又将如何抓住这次机遇?

    张凌云:"一业一网"是旅游业 互联网战略,"一带一路"是京杭大运河桐乡段旅游带 乌镇大道这两条大动脉,龙翔身处其中,意味着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大有可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打造特色小镇呢?我认为,我们前期所做的统筹城乡发展也好、生态环境整治也好、产业转型升级也好,都是在为接下来的发展打基础。下一步,龙翔街道将一手抓存量提质,一手抓增量选优,在促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大乌镇"概念,抢抓互联网产业机遇,坚持招大引强,培育龙翔新的增长极。

我们将优先发展与旅游业、互联网相关联的产业项目,培育新兴产业,促成亿洲机械、世通农业科技等项目落地,中华文明印象旅游等项目达成意向。

    可以预见的是,龙翔的区域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距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小城镇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记者: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之外,近年来龙翔街道如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

    张凌云:"两分两换"开启了加速城镇化进程的新时代,从资金投向、城镇化建设步伐以及农民进城的速度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可能还跟不上生活方式的转变。

因此,我们面临矛盾和压力在所难免。这些年,我们以加快土地流转和农民进企业务工等方式解决不少就业问题,从而有效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但推动农民意识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近年来,我们在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上不断下功夫,建立和完善适应城镇化要求的便捷公共服务体系。借助桐乡市"三治合一"社会治理模式,基层治理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完善。

法治上,开通"法耀龙翔"微信、微博,建设红杉邨"法治绿道",在杨园村开展"三室一馆"规范化建设;德治上,以文养德,通过文体活动、邻里互动等载体加快城乡文化融合。开展"星级文明家庭"动态评创工作,启动"最美"系列评选工作,各村(社区)成立乡风评议会;自治上,加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成立"百姓参政团"、"祥和促进会",建立"亲新家园"综合自治服务站,开展平安系列创建,"平安三率"保持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我们创新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不断优化调整基层党组织架构,通过"双重管理"、"共同教育"、"定点评议"、"共担责任"等形式,横向打通党员区域管理瓶颈……在加快推进"人的城镇化"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做了不少工作。

    记者: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久的命题。面对漫漫前路,龙翔将如何布局未来?

    张凌云:前面我已经讲到了,"一业一网"、"一带一路"是我们的机遇,布局未来就是要抓住这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抢抓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优先发展与旅游业、互联网相关联的产业项目,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传统工业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将龙翔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小城镇。

    我们桐乡市委书记曾在调研乡镇时提出了"合乎人性的、张扬个性的、追求灵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我觉得龙翔可以借鉴。"合乎人性"就是生态环境是优美的,符合老百姓居住的基本要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是以人为本的,满足老百姓日常的生活需要;"张扬个性"是要突出城镇自身的产业特色,打造特色小镇,在宜居的同时也要宜业;"追求灵性"则是要深入挖掘龙翔历史文化。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塑造和挖掘"皂林驿"、"杨园先生"等传统文化品牌,《炉头三记》成功出版发行,完成"务本堂"和单桥两个特色文化礼堂建设,在中小学生当中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宣传名人、古迹、诗歌为文化载体,将龙翔打造成一个"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