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形成原因及影响

2017-1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形成原因及影响摘 要通过分析诗人陶渊明作为东晋时代一名杰出的诗人,以及其的田园诗所表现出来的他对于田园的闲适情趣.躬耕的体会.与农民交往的乐趣.生活的贫困以及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理解到他的诗中充满着的那种对自然的热爱,那种对官场黑暗的不屑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那种一种甘于寂寞.清浅恬淡的哲人意境.虽然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归隐的某些软弱,但是诗人的这些丰富而朴实的思想内容是作者坎坷的生平经历的真实写照,他的文学艺术与思想内容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形成原因及影响摘 要通过分析诗人陶渊明作为东晋时代一名杰出的诗人,以及其的田园诗所表现出来的他对于田园的闲适情趣、躬耕的体会、与农民交往的乐趣、生活的贫困以及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理解到他的诗中充满着的那种对自然的热爱,那种对官场黑暗的不屑与对劳动人民的赞美,那种一种甘于寂寞、清浅恬淡的哲人意境。

虽然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归隐的某些软弱,但是诗人的这些丰富而朴实的思想内容是作者坎坷的生平经历的真实写照,他的文学艺术与思想内容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形成;影响
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大、最重要的文学家,东晋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现存诗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辞赋十多篇,有《陶渊明集》传世。

其《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及《感士不遇赋》等都是名传千古、脍炙人口之名篇。不过还是其诗歌成就最为突出,而其中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的田园诗,不但数量多,而且最足以代表诗人的艺术风格,因此陶渊明成为田园诗的开派者,有田园诗人之美誉。


陶渊明的田园诗,思想内容丰富,而且朴实无华,纯然一色,有如汇成长江大河的千百小溪,俱清新透澈,让人读之如处大自然之青山绿水间,有亲切怡人之感。
陶诗主要表现农村优美静穆的环境和闲适自得的心境、农业劳动、与农民的亲切交往、晚年生活的困顿以及在饥寒交迫中愤愤不平之余的理想生活。


同时,笔者认为,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和生活道路是决定其田园诗思想倾向的主要原因,而且对后世存在较大的影响。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富有丰富而朴实的思想内容陶渊明现存诗一百二十余篇,其中大部分为田园诗。其思想内容丰富而朴实清新。
1、表现农村优美静穆的环境和自己闲适自得的心境
诗所反映的是(诗人)最激动人心的生活,饱和着强烈的或者深厚的感情就是一种自然的结果。

[2]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诗人感到纯洁的田园特别可爱,所以陶渊明能以无限的深情去描写农村的景象和自己的隐逸情趣,以田园诗反衬官场的卑污和黑暗。

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①
诗篇先追怀往事,写误入仕途的懊悔心情。诗人把官场视为尘网,把投身官场的自己说成是羁鸟或池鱼,反映了他憎恶仕途和重返田园的急切心情。

诗人的愿望实现之后,他回到了田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那样亲切可爱。宅旁的土地、八九间草屋,屋后的榆柳,房前的桃李,还有远村、近烟、鸡鸣、狗吠,这许多极平常的景物,渗透了诗人极浓的生活情趣,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图画,而且能感受到这个环境的宁静、清新及诗人远离官场的轻松和初入田园的喜悦,与《归去来兮辞》情无二致。


他的《钦酒》其五是其中突出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和说理相结合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田园中恬淡闲适的感受。
诗共分三层:
首四句写诗人心远官场,不乐世务。

诗人虽然身寄人境,却因地处偏远,没有什么高车驷马的人事干扰。究其原因,主要是心远官场,表明诗人真正解决了仕与隐的矛盾,不是那种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的假隐士。
次二句是通过采菊的片断描写表现诗人闲适的情趣。诗人心远官场,同时也就情近自然。在诗人看来,官场污浊纷扰,自然高洁宁静,官场与自然是两个具有美学意义的对立概念。

正是如此,诗人才以置身自然为欣慰,用生活中的采菊来表现自然境界中的宁静高洁和自己的平静适意。菊有迟放和后凋的特性,它可象征诗人坚贞的品格,如白居易云:唯有数层菊,新开篱洛间。[3]菊花还可以供药用,诗人云:酒解去百虑,菊为治颓龄。

《九日闲居》看来诗人的采菊是有意为之。不过,采菊究竟不是衣食之端,非为不可,而处于饥来驱我去时的诗人,是绝不会想到采菊的。从这一角度看,诗人采菊是无意为之。不独俯而采菊无意,就是仰而看山也是无意,因为诗人不是预先存心去追求和发现他,而是出于偶然。

唯有这无意的心境才是近乎自然的,是诗人追求自然化的人生的体现,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4]。
末四句写从佳丽山色中得到的启示,诗人在抬头见山是偶然发现了佳丽山色中的归鸟还林。

诗人写到归鸟的诗不少,如翼翼归鸟,载翔载飞。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日入群动息,归鸟归林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等等,说明鸟有还巢的特性。天寒知还,日暮知还,倦飞也知还,这一切都是毫无强求的自然现象。

所以诗人从中领悟了真意。这真意是什么呢?《庄子.渔父》解释:真者所以授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真意就是委任自然之意。诗人意识到飞鸟相与还符合自然,那么诗人自身的归隐也无疑符合自然了。诗人再次为他的归隐找到了客观依据,从而进入到了一个更为自觉的适意境界,表现了诗人归隐思想的深刻性。不过,按常理着真意是可以言喻的,而诗人却认为真意一旦说出,就渗入了人为的伪迹,他便不复存在。

所以诗人为了净化自己的人生,把人为遣之又遣,连语言也遣掉,试图达到人生与自然的绝对合一,这就是诗人在末篇中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了。
此外,诗人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他描写的景物和情境中,做到物皆著我之色彩,他在田园诗中的适意还包括读书饮酒、赏析奇文、登高赋诗以及家人团聚等等,其中渗透了较多地适闲情趣,无疑它是属于士大夫阶层特有的,然而诗人把这种情趣写出来,则是反映了他意象中的优美的田园,反衬了官场的污浊,这就是这类诗歌的意义。


2、反映了农村别开生面的生产及生活
陶渊明的一部分田园诗,描述了农业劳动,歌颂了劳动,反映了自己在劳动中的感受。


如《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是愿无违。
在鄙视劳动的士族社会里,陶渊明不以供更为耻辱,扛起锄头早出晚归的从事劳动,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他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他对劳动的意义有了正确地认识。如他的《劝农》第五首。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是不储,饥寒交至。顾乐寿列,能不怀愧!


他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顾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展出肆微勤,日入负麦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空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于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弱心,千载乃相关。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
在陶渊明看来,衣食是人生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首要问题,必须人人都不避艰苦,参加劳动。

他在《劝农》诗中还说:瞬既躬耕,禹亦稼樯。这种可贵的思想,是陶渊明在躬耕中形成的。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干对剥削,但他对劳动根本意义的认识,是与剥削阶级的寄生观相对立的。
同时,从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等语句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看重农时,还认为它有舍身免祸的特殊意义。

冯建文认为生活而从政,本来必走以禄代耕之路。但在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激烈,陶渊明目睹动乱的现实和黑暗的官场,加上鉴于以前许多著名的文人如嵇康、陆机、潘岳等均遭杀害,感到处在这样的现实中是所保讵乃浅因而避之唯恐不及的。

这就是陶渊明一歌咏其劳动来,便往往和古代为全身而没世徒勤的隐士联系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不仅宣扬了一靠劳动而生活的真理,体会到耕耘的辛苦,而且也表现了对劳动的喜悦,对农事的关心和收获的欢乐。


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他说:秉桑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在《归园田居》其二中又说:相见不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所有这些,表现了一个只有亲身参加劳动的人才可能有的感受。


把劳动和农事作为诗歌题材,民歌中早已有之。如《诗经国风》中的《芣苡》、《七月》,文人诗如《大雅》的《甫田》、《大田》以及《周颂良耒吕》篇,都写到了农事,后来曹操在《对酒》中,也谈到了农事的重要。


但是,只有在陶渊明的诗歌里,劳动才第一次得到了文人的充分歌颂,以至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辉。这种思想光辉与他的诗作中描绘的高旷、淡远而又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相融合,形成渊深朴茂不可到处[5]。


3、描述了作者与农人们亲切交往的情景
乐归田园的陶渊明以他全身、重农、怡情的思想基础,贴近了农村、贴近了农事,更贴近了农民,这在他的部分诗中有具体的反映。
如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杂诗》其一)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句说明诗人在农村很喜欢和农人交往,在他们这间确实也存在一种真挚的情谊。

不过,这里所说的农民,有些并不是真正的农民,实际上是如陶渊明那样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他们饮酒、赋诗、谈论往昔,不与达官贵人交往,是一些有着高旷胸怀的素心人。


在诗人的心目中,不管是守拙归田的士大夫,还是一般的贫苦农民,只要是生活于田园之中,大家都应该像兄弟一样地友好和平等相处。文学的思想性是文学形象表现出来的意义,所以文学的美感教育作用首先在它的形象表现出高度的思想意义。

[6]陶渊明这样去描写田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要以田园的纯洁去对比官场的虚伪与欺诈以外,同时,他以诗中所描写的形象、意义反映了追求平等、自由和纯真友谊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在他的桃花源诗并序中反映得更为具体。


4、表现作者晚年生活的困顿及其愤愤不平中追求的理想生活
陶渊明的一部分诗作,反映了其晚年困顿生活中愤愤不平。
如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代耕非本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禾希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杂诗》其八)前者说明了自然灾害造成的饥寒,陷诗人于难度时日的境地;后者说明了躬耕未废却仍不能得到起码的生活资料。真是字字辛酸,我们仿佛听到了劳动人民啼饥号寒的声音。
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不仅带给诗人以感慨,也带给诗人以愤怒,他在《有会而作》中写道:常善粥者心,深会蒙袂非。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他在《乞食》中写道: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开口拙言辞。一个士大夫出身的知识分子,居然可以不讳嗟来之食,甚至可以自己去向人乞食,这简直是在向这个社会抗议,其压抑在自己心头的愤懑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颜延之的《陶征士诔》说他居备勤俭,躬兼贫病。

肖统的《陶渊明传》也说他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诗人的境遇,颜、肖的叙述可以与诗歌互相发现,当为不诬,说明陶渊明晚年生活的困苦是可信的。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劳动和农民的贫困才有了真正的感受。他所体验到的是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诗人的人生更加充实,早期那种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的闲情逸致似乎不再存在了。这类诗歌反映的虽然是诗人自己的生活,但我们通过它可以窥见整个农村的面貌及农民的不幸遭遇。


《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发展。早年他大济苍生的思想破灭之后,便隐居躬耕,独善其身,把希望寄托在田园里。但当他经历了长期的劳动,由于生活的日益贫困,使他不能在新的失望中去考虑如何解决饥寒问题;同时,艰苦的劳动和自身的贫困,使他更多地了解和体察到了农民的思想和愿望。

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正是在这种现实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可见,从官场到田园,再从田园到桃源,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进一步否定,对理想社会的进一步探求。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叙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叙述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7]诗人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人人劳动、自给自足、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也是一个自由、富足和安宁的人间乐园。相命肆农桑(一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等,都反映了农民希望摆脱痛苦的现实,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


陶渊明在诗中虽然并没有正面反映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斗争,更没有去描写、歌颂农民起义,但他的桃源理想,却是对压迫、剥削的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否定。

因此,它不仅从侧面暴露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而且也开拓了人们探索理想社会的思路。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诗人在反映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时,既有很大的空想成分,又加进了自己的隐逸思想。所以,桃花源不仅是农民理想的场所,也是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的乐园。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是他生平经历和生活道路的真实写照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作者的经历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生活道路特别是由其形成的思想性格,直接决定了他的田园诗作的主题思想。


1、思想性格的形成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祖、其父均出仕为官,致太守以上,家世清明,为人称道,这些都培养了陶渊明良好的人格和节操。
他生活在晋、宋易代时期。这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错综复杂,思想领域,玄学、儒学、佛教和道教流行。


特有的家世传统和当时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复杂的思想潮流,深刻地影响了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
同时,陶渊明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是在家乡柴桑度过的。

由于父亲早逝,家道衰微,因此他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黎菽不给。[8]虽不便与农民并提,家境不十分富裕是很实在的。可他少年时候便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和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想和情趣。

他厌恶世俗,热爱自然,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然而儒家积极处世的思想也影响着他,他甚至于怀有像他曾祖那样的济世之志,做一个孝亲忠君的廉洁官吏。
2、进退仕途的影响
在上述思想影响下,陶渊明于晋武帝太元十八年,他二十八岁时出仕,作了江州祭酒,一直做到彭泽令。

前后二十二年间,几度出仕,归隐。其间,他深刻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当朝门阀士族独揽政权的腐败、官场的污浊、行役的繁忙和劳累最终归田。政治日趋腐败,农民起义,宋代晋立。

即使在这种朝政变乱和现实黑暗的时期,陶渊明家境愈来愈坏,生活愈来愈因顿,贫病交加,他仍不愿意出仕,直至辞世。
3、创作思想的形成
陶渊明一生,出仕时间很短,大都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他后来决意弃官归田,在那种世风日颓的形势下归隐,是他对现实绝望之后所选择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

虽是一种消极行为,但他坚持高尚的志趣,决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态度,是应予以充分肯定的,而且他并没有真正忘却现实,时常流露出壮志不遂的苦闷和对黑暗现实的愤慨!
陶渊明退居田园,更可贵的是冲破了当时剥削阶级鄙视劳动的意识束缚,亲自参加了劳动,坚持走躬耕自资的道路,认识到了劳动的价值,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了与农民之间的感情。


但是,诗人的生活境遇每况愈下,甚至到了衣食无着,外出乞食的地步。


这时,诗人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人生经验更加丰富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促使诗人的思想进一步升华,于是创造出了一个与现实农村截然相反的理想世界桃花源,是诗人对现实的进一步否定,对理想的进一步探索。

面在这种一个否定和探索的过程中,他的不朽诗作田园诗的主要思想内容就确立了。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对后世也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封建社会里,陶渊明和他的诗特别是田园诗有着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在思想内容上,陶诗影响深远。


陶诗表现出来的蔑视权贵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与节操,对后代有理想的进步诗人起到了相当强烈的感染作用。例如,唐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高适仕封丘县尉时,因无法忍受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生活,就决然表示转忆陶潜归去来,要像陶渊明那样保持自己的节操。南宋爱国主义诗人辛弃疾《水龙吟》中写道:须信此翁(指陶渊明)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

对陶渊明反抗强暴的精神推崇备至。直到清末,诗人龚自珍也歌颂陶渊明隐潜诗喜咏荆柯,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名。这些都证明,历代进步诗人们在反抗权贵和腐败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里汲取了思想力量。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陶诗中乐天安命,乘化委任的思想和他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也成了我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在黑暗现实面前无可奈何的精神寄托。如白居易、苏轼等人,在这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陶渊明田园诗丰富的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更不影响陶渊明这位田园诗开创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卓越贡献。
结束语:
诗人陶渊明曲折的生平经历和生活道路使其田园诗作具有丰富而朴实的思想意义,并且深刻地影响后世文学。

他的朴实丰厚的风格以及其独特的思想性必将泽被后世。
注释:
①以下陶渊明诗歌都出自于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
[1]、《陶渊明集》 中华书局编辑部 1979年5月版
[2]、何其芳 《关于写诗和读诗》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3]、《白居易集》 中华书局编辑部 1979年10月版
[4]、王国维 《人间词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年版
[5]、沈德潜 《说诗日卒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9月版
[6]、蔡仪 《文学的美感教育作用》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7]、《文心雕龙辑注》 纪昀 中华书局编辑部 1957年7月版
[8]、颜延之 《陶征士诔》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