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付通违规被整改怎么回事?

2019-06-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财付通违规被整改是什么原因?财付通违规被整改怎么回事?财付通怎么了?近日律师举报财付通为京东二清服务违规,称二次清算"机构京东商城提供违规服

财付通违规被整改是什么原因?财付通违规被整改怎么回事?财付通怎么了?近日律师举报财付通为京东二清服务违规,称二次清算”机构京东商城提供违规服务,央行已要求整改,具体信息我来了解下。

财付通违规被整改是什么原因

5 月 16 日消息,网友@李飞专职律师在微博爆料称,他两天前收到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的回函,确认财付通公司存在为涉嫌“二次清算”的京东商城关联公司提供支付服务,已经要求财付通公司和京东商城开展整改工作。

李飞微博上贴出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下简称“央行深中支”)5月14日发出的邮件。邮件称,律师提供的三笔交易中,有两笔交易的确是财付通公司特约商户京东公司的交易,订单资金已由财付通结算给京东,另一笔未完成支付。据了解,这三笔业务是律师在京东商城第三方平台购物产生的。

李飞律师此前向央行营管部举报财付通为涉嫌“二次清算”的京东商城关联公司提供支付服务。李飞提供的邮件截图显示,央行营管部已要求京东商城开展整改工作,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已要求财付通公司配合京东商城开展整改工作。深圳中心支行将持续关注财付通为京东商城提供支付服务的资金结算流程,要求其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资金结算,并视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

央行深中支认为,财付通公司存在为涉嫌“二次清算”的京东商城关联公司提供支付服务行为。“二次清算”简称“二清”,是指支付公司或银行先将POS机的结算款支付给某一个人或某一家公司,再由这家公司或个人结算给商户,属于违规行为。

由于此前京东商城关联公司不是金融或类金融机构,也没有支付牌照,统一收受客户的货款,然后分发个平台上的各个企业,必然会存在货款资金在其平台滞留的情况,极有可能酿成全国性风险事件。

据悉,李飞已持续跟踪举报京东商城及其关联公司违规二清行为两年多。在此次央行深中支认定财付通存在为涉嫌“二清”的京东商城关联公司提供服务外之前,支付清算协会,央行营管部也先后对李飞的举报行为予以过肯定性回应。

在第一次《行政举报书》中,李飞表示:“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和丰永讯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海圆迈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晟达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7家京东系公司没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统一为第三方交易平台“京东商城JD.COM”的第三方卖家代收代转货款资金,从客户收取货款后再延时转付给第三方卖家,形成资金池,持续特别久,规模特别大,金额特别高,且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从事第三方卖家货款资金二次清算,涉嫌构成无证经营支付结算业务。”

李飞举例称,他在京东商城第三方卖家购买手机充电线,由京东快递发货、第三方卖家自行提供售后服务,收款方为“京东JD.COM”(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李飞还认为,支付机构对京东未尽审查义务,通道方网银在线等支付机构和收单(收款)银行,仍然收单给京东,实则协助京东从事“二清”业务,违反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2017 年开始,国内为打击二清行为,于年底央行曾下发关于"二清"的整顿《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并分阶段明确提出整改时限。要求各地人行在 2018 年 2 月底前开始大检查,在今年 4 月底前,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完成现场督察。将在 6 月底前完成处罚与总结工作。

自腾讯与京东关系越走越近后,马化腾就开始不断给京东开绿灯,春节期间的东兴饭局上,二人紧临的位置已经透露出关系非同一般。只是此次事件曝光出来,马化腾费尽心思利用自家支付牌照为小弟刘强东打开一条灰色的金融口子,想必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但京东并未获得支付牌照,腾讯给京东开的这个金融口子有些不磊落。

据了解,依央行相规定,有牌照的支付企业是不能与京东这样的的二级清算企业进行相关合作。且,二次清算存在巨大的风险,这不仅给商家和用户会带来个人金融风险,更是为不法分子提供敛财通道。

早在 2016 年国内就曾出现二清机构跑路事件,为商家造成严重经济的损失。如今,身为商业帝国的腾讯触及支付底限,不知是决策的失误还是有意为之,那就不得而知了。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移动支付变得越来越方便,“刷一刷码”已经成为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移动支付已成为“二清”机构泛滥的另一个领域,而且业务量超过了原本的POS机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较POS机,移动支付的监管难度无疑更大。在正常的支付业务中,支付机构可以监测到哪位用户在什么时间在哪家商户购买什么产品以及支付金额,但是消费者扫码的账户属于“二清”机构时,商户交易的具体细节就很难被掌握。此外,几家大型移动支付企业针对支付端接入的线下商户的抢夺无疑也加剧了“二清”机构的泛滥。

了解到,目前国内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并具有收单资质的机构不足百家,但是从事为商户安装POS机、处理收单业务的机构就有上千家,其中大部分都采取与持牌机构合作的模式进行运营。

在“二清”机构模式下,持牌机构将支付接口开放给下游代理商,由下游代理商完成线下商户接入。持牌机构将收入的金额当时结算给代理商,但该代理商所发展的二三级代理或商户收付资金时,会先集中到代理商自有账户,再接入持牌机构支付账户,在代理商层面构成“二级清算”。在这种情况下,“二清”机构无法做到实时结算,一般情况下会与商户签订于结算日结算。在这种情况下,“二清”机构容易沉淀大量资金,具有较大资金挪用甚至代理商跑路风险。

业内人士称,目前市面上比较大型的“二清”机构的盈利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二清”模式下赚取手续费差价,第二种是将账户中还未结算的钱款挪用做二次投资,第三种是收集商户信息来吸引投资或者进行盈利。目前来看,将钱款挪用作投资已经成为“二清”机构最大的收益来源,部分“二清”机构甚至日收入在百万元。

不少持牌机构在业务扩展初期,或多或少都离不开“二清”机构“帮忙”完成线下商户积累,随着近年来“二清”的风险频现,尤其是央行去年出台文件明令禁止后,包括支付宝在内的一些企业已经逐渐完成内部整顿与“二清”划清界限,但是目前仍有不少持牌机构“顶风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