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多娜为什么那么出名 薛仁贵没有上凌烟阁 但是在民间他为什么那么出名?
东汉有云台二十八将,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最具战功的将领。
云台二十八将为东汉开国功臣,上应28星宿,就是云台28将。耿弇就是明帝时与班超、窦固齐名的民族英雄耿秉、耿恭的叔叔,祭遵的胞弟是民族英雄祭彤;另外伏波将军马援有大功,但因为女儿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将其列入。云台28将里只要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都没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来歙功劳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
汉明帝刘庄追思他父亲光武帝刘秀的诸位功臣,就把二十八位有功将领的画像放在南宫云台。后人还把这些将领与神话传说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称相对应,这就是"云台廿八宿"。
唐朝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这二十四位功臣包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和秦叔宝。这二十四功臣中并无薛仁贵。
设立凌烟阁功臣图时,薛仁贵并无大功可以与其他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论。二十四功臣都是跟随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立过汗马功劳的,统一战争中薛仁贵还在家赋闲,还未出道。设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薛仁贵资格也太年轻,不入凌烟阁也在情理之中。能进入凌烟阁的文臣武将都是当时的人杰,也是后世人敬仰的伟人。李贺有诗一首就通过凌烟阁表达了自己想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南园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薛仁贵,成名和被太宗赏识是在东征高句丽之战中,白袍小将一战成名,从而进入军界高层。
难道就因为“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随着那三支响彻天山雪的箭,就射入了历史的最高云层?
在民间,似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为人所知,除非是史学专业人士。而薛仁贵却不同,他并没有进入凌烟阁,也没有凌烟阁功臣的功劳大,你只要读过说唐全传等历史小说或者看过相关的演艺、戏曲,到处都是薛仁贵的影子,薛仁贵、薛家将的影子伴随了整个大唐建国后的战争史。
论战功,李靖,徐茂功,侯君集,刘仁轨,苏定方等大将,他们军功比薛仁贵大,职位比薛仁贵高,可在民间名气却远不如薛仁贵。何解?这些人除了正史对他们大肆褒奖,但民间却没有多少事迹,没学过历史的对他们不甚了解,但薛仁贵却不同。
民间老百姓都喜欢看热闹,历史上很多类似的例子:郭子仪并没有李光地在安史之乱中的军功大,但是郭子仪在民间家喻户晓,知道李光地倒不多。
仔细分析不外乎如下原因:
演艺小说、民间艺术对他们形象的再加工。
薛仁贵的故事太多了,薛仁贵征东,薛仁贵与王宝钏、薛刚反唐、薛丁山与樊梨花等等。这其中有两段爱情故事:薛仁贵与王宝钏,薛丁山与樊梨花。爱情是永恒的话题,经过小说家、艺术家的加工,薛家的故事有了温度、有了性格,符合了民间老百姓的口味了,于是大家便记住了,传唱千年。
从大众角度讲,认知历史人物最主要的途径是影视剧,其次如书籍、游戏等。薛仁贵题材影视剧数不胜数,不管是单讲薛将军三代传奇,还是唐朝中期历史剧,都必然会提及。
民间崇拜和平时期白手起家的英雄的情愫。相对乱世出英雄,乱世时机会更多,往往英雄辈出。而和平时代则不容易建立功勋,同时又是白手起家,本身就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性。人们从他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薛仁贵家族的四代人物故事,起起伏伏,弯弯曲曲,构成了非常传奇的一个家族史。而这个家族史,也几乎是唐朝前半期军事政治史的一个缩影。恐怕除了薛氏家族,没有另外一个家族史能与唐王朝历史如此密切贴近了吧?人们对唐王朝历史保持着神秘和新鲜感。
通过薛家几代人的演绎,人们寄托了对盛唐时国力强盛、对外作战长胜疆域广阔的向往,民族复感情的宣泄。唐代之后,除了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汉族中原王朝再也没有达到盛唐时的疆域和盛世,人们不断从薛家将的故事憧憬着、怀着复兴盛唐的民族复兴梦,而对薛仁贵家族故事的真假,人们又何必那么在乎呢?真实的薛仁贵是什么样的,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