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民族英雄邓稼先与杨振宁惊人对比

2017-10-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家在报纸上.网上都知道杨振宁在物理上的贡献,他和李政道发现了高能物理中的电子的一个现象,在强磁场中,在超低温情况下,钴60在激化后放出来的电子大多朝着同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恰恰与其原子核旋转方向相反.他们推翻了原来的宇称守恒定律,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这是华裔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全世界华人都很振奋.但有不少权威人士说,杨的实力可以得三次这样的奖.其实,早在1954年,杨振宁就和米尔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的)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这是划时代的贡献,深远地重新地规划了物理学和近代几何学的

大家在报纸上、网上都知道杨振宁在物理上的贡献,他和李政道发现了高能物理中的电子的一个现象,在强磁场中,在超低温情况下,钴60在激化后放出来的电子大多朝着同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恰恰与其原子核旋转方向相反。他们推翻了原来的宇称守恒定律,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这是华裔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全世界华人都很振奋。但有不少权威人士说,杨的实力可以得三次这样的奖。

其实,早在1954年,杨振宁就和米尔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的)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这是划时代的贡献,深远地重新地规划了物理学和近代几何学的发展(已达半个世纪)。

电磁相互作用基于麦克斯韦方程,引力相互作用基于爱因斯坦理论,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都建基于杨--米尔斯理论。麦克斯韦的场理论、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狄拉克的量子理论和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都属于高级别的贡献,1994年,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把科学成就奖颁予杨振宁。(在文告中称规范场理论为20世纪的杰作。影响了未来几代人。)

1967年年底,杨振宁发表了两篇关于量子空间一维多体问题的文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程式;1972年数学家巴斯特发现此方程式在二维空间经典统计力学上的重要性。1981年此方程式被命名为杨--巴斯特方程。此后,很多人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都与此方程有关。

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三十年中,杨振宁发表了重要论文两百多篇,涉猎内容极广泛,大致可分四方面:

1.粒子物理学,弱作用的强度、费米-杨模型、G宇称、电荷共轭与时间反演不守恒、二分量中微子理论、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中间玻色子研究、CP不守恒的唯象分析、规范场的积分形成与纤维丛、几何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