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bobby她是yoyo他们在一起就成了tvb经典的boyo组合
先从《陀枪师姐Ⅳ》开始说起吧曾经在百度贴吧看见一位叫“幽幽白骨精”的网友这样写她眼中的“方晴”,文字很美,特转载于下当方晴闭上眼流下那一滴泪的时候,我想她是遇上一曲圆舞,一切结束,舞伴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依然牵着原来那个人的手,无论共舞时,她多么投入,多么想一舞到老,可音乐停下,她还是要离场,这场圆舞里她只是他被离弃时匆匆抓住的路人。
故事接近过半,她才懒洋洋的出场,甫一出场,她像是繁华都市里那些夜归的红男绿女,灯影疏离下买醉泡吧,她抢到他身边,说他唱了她的歌,那歌的名字叫“最爱是谁”。或许这已经注定她将是他的备选。他送她进时钟酒店,已经认定她是开放的贪玩女人。他不知道有一天她会把她的初夜给他,而那对她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对他来说却成一个巨大的“包袱”。
再次出场,她是法证科鉴证主任,工作时的她一丝不苟,她说:“我只相信证据。”有谁相信这样一个女人在感情上却那样的直白和单纯?因为爱,她可以无条件的相信他与前女友之间的频频见面只是因为他重感情有情义,甚至一再强调这是她喜欢他的原因;因为爱,她忽略工作中唯一相信的“证据”,她只愿与他快些完婚,长相厮守。都是因为爱,她太爱他,太喜欢他了,从很早之前,她就向他表明立场,一追到底。
像方晴这样的女人,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简直就称得上是“女版”陈小生。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可爱女人,可以对陈小生这样的男人产生这么强烈的感情,用陈小生的话来说:“你还想怎么样?”是啊,娶妻如此,夫复何求?可惜,贯彻了三部零二十多集的优秀好男人陈小生,偏偏在真正遇到一个肯为他生孩子,一心一意爱他,为他甘愿奉献,事事以他为先的好女人之后,一改常态,成了一个三心二意的男人,看到他数次想要握着英姿的手,我的心狠狠地抽痛着,可就是这样,我仍盼望他们可以快些完婚,因为我相信方晴这样的女人,终会有一会会让小生放下旧爱一心一意。
看到她“救火”般地将婚期一提再提,我虽然早就预知了结局,却还是期望可以有奇迹发生,这样一个美好的女人,不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吗?
“陀枪”演了多久,我就追了多久,看着小生的头发越来越少,肚子越来越大,女朋友走了一个又一个,婚结了又再离,我曾感叹为什么这样一个好男人碰不到一个好女人呢?可当方晴出现后,我才明白,原来真的有前世今生,若不是方晴前世欠了小生的,小生前世欠了英姿的,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那曾经象征小生与英姿间爱情的金哨子,在方晴失声痛哭时,早已经黯淡了颜色。
那一晚,我知道方晴的眼泪是真实的,不是为了她撒谎溶了的金哨子,而是她知道她终于没能拥有小生,拥有爱情,拥有幸福。
我近乎神经质地厌恶着最后那几分钟“九个月后”的情节,什么小生去了LA找方晴,什么大家谈过不是彼此可以一生一世的人,什么等待奇迹,编剧似乎在为自己编造出来的这个差强人意的结局找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可是徒劳地让人更添厌恶。如果小生真的去LA找方晴,我知道方晴是舍不得第二次离开他的,她曾经那样用尽全力地想与他到老,怎么能舍得第二次离开他?记得看到方晴体检时,医生那句未说完的话“恭喜你”,让我有了第二种猜想,会不会她真的怀了他的孩子,却不愿用这个来逼他?于是我宁愿他们之间结束于九个月前,她离开,他放心地接受她为他做的抉择,选择前世他亏欠过的那个女人自私地幸福着;而方晴,在遥远的某个地方,静静地孕育着那个他从来不知道的生命。
是的,我承认,我有悲剧情节,如果不能给她更完美的,我宁愿她悲呛如此,尽管残忍,可我觉得那是她爱他的痕迹。
SAMMI在唱,“无谓烦恼,宁愿自保,当没有跟你遇到。”有时候我真的宁愿小生未曾接受过方晴,如果他狠狠地推开她那该有多好?惶惑不安地开始,她对他“非常爱”,而他对她“不太爱”,这样的一段感情,破坏了小生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搭上了方晴的幸福。
我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同时看了“陀IV”和“法证”,朋友笑着说“你也不怕看混了。”没错,几乎相同的演员班底,类似的取材,忽略情节和风格,真是容易弄混。当我看到梁小柔和高彦博在街头的那个热吻时,忧惚间我以为我看到了属于方晴与小生的那个晚上,可是很快的,我便知道不是,不是,梁小柔不是方晴,高彦博也不是小生,他们的圆满弥补不了方晴与小生之间的遗憾,弥补不了方晴失去的幸福,他们只是他们,各自不相干的人,在各自不相干的情节里,演绎着各不相同的故事。
“方晴走了,我哭了。”我抑制不住的把MSN的名字,加上这一句,来平复自己的情绪,我知道很快我便可以好起来,只是偶然会在哪个燥热的下午,或是雨后的黄昏,想起这样一个女子,她微笑的样子,孩子的神情,以及那一滴淌落在脸上尚有余温的泪水……
《陀枪师姐》的系列注定了在这部戏中
无论方晴再怎么优秀
都不能和小生在一起
一点点遗憾
反而更让人在惋惜中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