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宁光的老婆 上海瑞金医院 宁光:中国垂体瘤诊治现状及未来
2013年8月22日--24日,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CSE2013)在西安隆重召开。在8月22日上午的大会报告及朱宪彝冠名讲座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宁光教授报告了《中国垂体瘤诊治现状及未来》。宁光教授回顾了我国老一辈内分泌学家在下丘脑和垂体领域研究及临床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指出目前中国垂体瘤诊治面临着多项挑战,同时希望我国在未来的研究中能更加努力。
图1 宁光教授 垂体是生命中枢,通过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激素(Gn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催乳素(PRL)等在人体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及生殖中起重要作用。
垂体瘤并不是一种“少见疾病”,尸体解剖垂体肿瘤发生率达22.5%。随着CT及MRI广泛应用使得垂体瘤发现率明显增加,文献报道垂体意外瘤发生率1.5%~26.7%。
目前中国垂体瘤诊治面临着多项挑战:
对垂体意外瘤认识不足,缺乏规范诊疗常规,限制垂体瘤合理诊治的开展;
垂体瘤诊断过程中容易忽略内分泌激素评估而更依赖于影像学,从而造成误诊误治率增加;
因经验不足或治疗不规范,在手术或放射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残余垂体功能保护意识等。
以ACTH瘤为例,没有单一试验或影像学检查能独立诊断库欣病。与单一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诊断符合率79.3%)和垂体MRI相比(诊断符合率66.1%),即便采用金标准双侧岩下窦插管静脉采血检查作为病因诊断其诊断符合率(85.
1%)也未能达到100%。单一垂体动态MRI 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只有66.4% 和62.5%,若以影像学作为诊断标准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提示了功能诊断与影像学检查在垂体瘤诊断中地位是并重的。
图2 重视垂体功能重建
垂体手术后往往伴随腺垂体功能减退,注重垂体功能恢复和保护是未来治疗所趋。有必要建立中国垂体意外瘤诊疗流程,通过严格掌握垂体肿瘤手术指征、减少手术本身和放射治疗对残留垂体损伤。
随着药物在垂体肿瘤治疗地位提升,术前及术后药物治疗对有效控制异常增高激素水平、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垂体PRL瘤首选药物治疗已成共识,GH瘤患者术前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用药可减少肿瘤体积以利手术治疗及术后控制肿瘤复发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除传统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外,近年来发现ACTH瘤患者应用新型生长抑素类似物帕瑞肽能使20~25%患者尿皮质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甚至对ACTH大腺瘤肿瘤体积有一定缩小作用(体积缩小19%~43.8%)。
腺垂体功能减退患病率为45.5/10万,垂体术后出现腺垂体功能减退与外科医者经验有关。除了常规糖皮质激素替代、甲状腺激素替代外,垂体激素脉冲泵对垂体功能重建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图3 未来的研究方向——下丘脑垂体解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