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尧青岛 【青年教师工作大家谈】自强不息育人为本——周尧和院士谈“我的教师经历”
西工大新闻网5月26日电 (记者 赵媛媛)“当你认识到落后时,第一道关是你有没有勇气赶超强者。接下来要自强不息,一步一步向前走。”“教师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学生,努力培养优秀的人才,至少应培养比自己优秀的人才。”
在5月20日召开的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推进会上,周尧和先生从创建铸造专业、如何培养研究生等方面回顾了自己的教师经历,谈了认识体会,给青年教师们上了生动形象的一课。
要有勇气,更要自强不息
谈起当年建设铸造专业的创业史,周尧和语气平和、淡定,却让人感受到坚定的勇气与执着的信念。
1958年,建设铸造专业的重任落在了刚回国不久的周先生肩上。当时的铸造专业只有十来个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没有一个教授或副教授;实验室楼没盖好,办公室只有在教学中楼借的一间房子。在这种条件下,能把专业建成什么样子呢?周先生有些犹豫不决。
他在细细思考,回想起苏联读研时一位哲学老师讲的话:“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发展变化的。弱小的可以变强大,先进的也会变落后。”这段话给了周先生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虽然现在我们是全国铸造专业最弱小的,但我们可以变,变成全国最强的。
”周先生下定决心,联合教师们开始一步一步努力做起。他先到国内名牌大学调研,得到两点结论:一是当时高校的铸造专业几乎没有完备的实验室,周先生认为这样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这些高校的老师几乎不搞科研,周先生认为如果不搞科研无法培养高层次人才。于是,周先生和专业团队定下发展的第一步——建立国内最完备的铸造实验室!
他把全专业的人都发动了起来,花了两年时间(至1962年),终于把实验室建好了。这里不仅有国内其他高校已有的装备,也有从国外引进的,还有自行设计制造的仪器。此外,团队成员还到工厂废品库里去“淘宝”,搜集了各类有铸造缺陷的废品,布置成一个展览室,便于学生学习专业课时观摩,增加感性认识,提高教学质量。
1962年下半年,周先生注意到报纸上登的在西安召开全国热加工教材会议的新闻。他抓住机会,邀请会议代表们参观实验室。
与会代表们对实验室的完备感到非常惊讶。从那之后,全国铸造同行们开始了解西工大铸造实验室,并逐步认识到这个实验室的高层次高水平。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也逐步发展起来,周先生和他的团队向目标迈进了一步。
1965年,周先生撰写的文章发表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机械动力版试刊)上。西安交大的同行说,“这篇文章让搞铸造的人耳目一新”。周先生谦逊地说:“从这时开始,学界开始认识到,西工大铸造专业不仅有好的实验室,学术水平也过得去。我们向目标又迈了一步。”
1975年前后,团队决定研究保温冒口的问题,用了两年多时间,做了两百多次试验。1978年暑假,周先生整理数据,撰写了文章《保温冒口研究》,投给了全国铸造学会年会。正是这篇文章,成为代表国家的唯一一篇论文,被全国铸造学会推荐参加第二年的国际铸造学会年会。1979年9月底,周先生随代表团一起去西班牙马德里参加国际铸造学会年会,有幸被安排在中国国庆节的上午第一个作报告,
“我感到非常自豪,下决心一定要把报告讲好。”讲到这里,周先生仍难掩激动的心情。年会最后,国际铸造学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宣布,周先生的论文被评为当年的优秀论文(一共有3篇优秀论文)。这件事在国内引起了轰动,《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西北工大副教授勇攀铸造珠穆朗玛峰》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一股研究和应用保温冒口的热潮,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西工大铸造专业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在国内赢得业界和社会的赞誉。周先生和他的团队又向前迈了一步。
80年代,西工大铸造专业已形成了六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都有重要成果。1987年,国家开展的博士点评估结果显示:铸造专业8个博士点名列全国第一。周先生和团队成员没有因为喜悦停下奋斗的脚步,而是再接再厉,迈向新的目标——开始申报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1958年立下志愿到1987年,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周先生才认为自己达到了最初设定的目标。回顾创业的艰辛和专业的发展历程,周先生总结道:当你认识到落后时,第一道关是你有没有勇气赶超强者。如果你把客观情况看成铁板一块,认为不可改变了,就不会有勇气前进,而甘于继续平庸。
周先生认为“这样很可惜,实际并不一定是你没有能力。如果你能够从哲学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从弱小变到强大的勇气。”光有勇气和决心不够,接下来要自强不息。周先生特别强调要“不息”,“如果浮躁了,发现自强一阵子后,局面似乎没明显变化就放弃了,那只能继续平庸。”周先生鼓励青年教师要立壮志,有决心,不停顿的拼搏,一步一步向前走。
育人为本,培养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
1981年,周先生开始培养第一个博士生,抓得紧,管得多,定博士论文方向时,也是从该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稳妥的角度考虑。后来,周先生开始反思,认为这种培养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没有把学生的创新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自己只是担心第一个博士生如果不按时毕业,会影响到自己,也会影响到博士点。周先生很自责,下决心改变这一方式。
“培养学生的出发点是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周先生改变了培养学生的做法。他根据每个学生的经历、基础、特长、兴趣,准备了四类题目供学生选择:一类是国内新的研究方向,做的人很少;一类是国外没有报道,国内也没人做,风险性更大;一类是工程上一直没解决的老问题;一类是要求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应用问题。
周先生谈到,这些题目很有意义,但难度也很大,自己知道怎么入手去做,但不知道能做出什么结果。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风险性和挑战性都很大。“就是想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释放创新能量。导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尽可能提一些参考意见。”周先生言辞恳切。
其实,新的做法也受到学生们欢迎,学生们乐于接受挑战,也非常勤奋。“那时经常晚上十一、二点,教研室还灯火通明。”周先生认为,正是因为学生们的勤奋,后来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介万奇就“钢锭的热顶偏析”题目,自行设计模型开展实验,发现了第三对流区,撰写的论文被美国冶金会刊评为优秀论文。
魏炳波在博士期间研究的镍基合金深过冷快速凝固技术达到国际最高水平。黄卫东的博士论文相当于指导建立了一个透明模型合金凝固过程观测室,他研究的路线成为之后学生钻研的一个新方向。
学生们的成绩令周先生非常欣慰。“这些学生不仅博士论文作的好,工作以后成绩也很突出,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周先生细数了学生们攻坚克难的例子,为学生们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回顾这段培养研究生的经历,周先生特别强调:“教师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学生,应该以学生为本。”周先生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永远不能满足,“要不断提高自己,努力培养优秀的人才,至少应培养比自己优秀的人才。只有一代比一代优秀,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