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个人资料

2018-07-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目录 一.早年经历 二.演艺经历 三.徒弟信息 四.主要作品 五.人物活动 六.人物评价 七.人物争议 姜昆简介 姜昆,1950年11月1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
目录
  • 一、早年经历
  • 二、演艺经历
  • 三、徒弟信息
  • 四、主要作品
  • 五、人物活动
  • 六、人物评价
  • 七、人物争议

姜昆简介

姜昆,1950年11月1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烟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主流相声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他多才多艺频频涉足影视及书画界,还是雅典奥运会的火炬手。从....

姜昆个人资料

姜昆,1950年11月1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烟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主流相声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他多才多艺频频涉足影视及书画界,还是雅典奥运会的火炬手。从艺30余年,创作和表演了上百段相声作品。《如此照相》、《特大新闻》等大批作品,在国内及海外华人中间引起巨大反响。他创作的国内第一部大型相声剧《明春曲》,在国内外演出了近百场,并搬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他德艺双馨,对他的老搭档李文华等情深意长,也被曲艺界传为佳话。2007年被美国阿姆斯特朗大学授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该学历遭质疑,引发"姜昆学历门"事件。


姜昆照片

姜昆早年经历

​姜昆18岁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十六团生活照 知青(今宝泉岭农垦)。

1976年被调进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任相声演员,师从马季边学习边表演,不久以创作和表演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风气的讽刺力作《如此照相》而奠定了在相声舞台的地位。

1984年,姜昆的搭档李文华老师病了,已经34岁的姜昆决定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开始自学高考。朋友对他说:"你已经是那么有名的演员了,还要文凭干什么?"但姜昆不管这些,复习考试,咬紧牙关愣是用两年时间将23门电大课业一一通过,拿到了中央电视大学的大专文凭。后如今提及此事,姜昆仍认为这是他前半生的得意之举。

姜昆演艺经历

火炬手--姜昆1965年拍摄的电影《白求恩大夫》,应该是最早用影像完整描述白求恩在中国的作品。该片由海燕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联手拍摄。影片内容根据周而复同名报告文学改编。导演张骏祥毕业于耶鲁大学戏剧系,时任上海电影局局长,组建的剧组阵容自然强大,一大批演员从各地来到上海,在电影中扮演大大小小的配角。白求恩的角色被美国人谭宁邦争取到了,他的经历和他要扮演的角色十分相似。在这部全情表达中国人民对白求恩的记忆和怀念的影片中,著名笑星姜昆居然扮演了一回孩子王。拍摄这部电影时,他只有14岁。姜昆后来回忆说,拍的时候是1964年。其实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有个车突然一天把他载到了冀中平原。然后就在那边拍了五天。小姜昆当时自己拍了不少镜头,饰演一个小孩子的头头,带着他们唱歌,做了不少事。但电影最终播出时,就只剩下了一个镜头。

20世纪80至90年代,上演了相声《诗、歌与爱情》、《鼻子的故事》、《看电视》、《虎口遐想》、《特大新闻》、《电梯奇遇》、《着急》等。代表作:《如此照相》、《虎口遐想》、《电梯风波》、《精彩网络》等。2003年姜昆还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姜昆的独生女姜珊从小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其艺术才华非常过人,同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身为学生的她,却很难两全,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决定让姜珊用心读书,放弃演艺事业,并送往国外。

昔日著名童星姜珊在洛杉矶大学毕业后,在那里工作了四年,然后回到了北京,后来与初中同学结婚,成立一家影视制作公司,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子。

1985年,对姜昆来说,是特别重要和难忘的一年。这年的5月4日,在中国广播艺术团的剧场里,姜昆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姜昆说,自己多年的追求和梦想终于实现了,当时我很激动,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一种责任感,从此我把一句话深深刻在心里:我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其次才是一名艺术家。也就是在这一年,姜昆担任了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被选为中国青年联合会常委,还被选为曲艺家协会最年轻的副主席。

姜昆1995年,他辞去了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的职务,担任了由他在1990年创立的中华曲艺学会会长,潜心在相声领域里在奋斗一番。他编辑的200万字的《中国传统相声大全》,成为研究中国相声珍贵的权威性资料。他创作的《姜昆相声集》是中国相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

1998年他出版的自传体的《笑面人生》一书,第一年销售突破四十五万册大关,在中国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二。

1998年,年近五十的姜昆又有了新的安排:创办中国相声网,把世界的笑引向中国,把中国的笑洒向世界。

2004年担任中国文联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

2009年被中国名人报道中国相声小品人才库收录。

2011年1月因年龄问题卸任中国文联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仍担任中国文联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2011年2月任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12年11月,姜昆携女儿姜珊一同出席某时尚晚宴活动。或是因为有女儿在身旁陪伴,姜昆当晚显得十分开心频频举杯。

2013年4月23日相声大师姜昆接受了中国艺术网的专访,在专访的过程中,他表示:"在这里举行北京市的这样一个文明礼义,跟艺术相结合的这样话动,我觉得是我每个人都在共同为打造一个很好的欣赏文化。

徒弟信息

他培养的徒弟有:唐爱国、刘惠、白桦、邓小林、大山、刘全利、刘全和、赵卫国、李道南、陆鸣、许勇、夏文兰、倪明、齐立强、句号、徐文、郭丹、曹曙光、周炜、安东、原野等,其中唐爱国是大徒弟。

主要作品

作品 合作演员
《猜谜语》 马季
《醉酒》 李文华
《打针》 李文华
《琢磨》 戴志诚
《着急》 唐杰忠
《传谣》 马季,赵炎,刘伟
《照相》 唐杰忠
《看电视》 李文华
《送春联》 马季,赵炎等
《看球赛》 李文华
《哺乳诗》 李文华
《楼道曲》 唐杰忠
《严重警告》 李文华
《如此照相》 李文华
《男女有别》 李文华
《想入非非》 李文华
《我与乘客》 李文华
《如此要求》 李文华
《爱的挫折》 李文华
《虎口遐想》 唐杰忠
《电梯风波》 唐杰忠
《捕风捉影》 唐杰忠
《妙趣网生》 戴志诚
《回眸望九》 姜昆,戴志诚等
《诗歌与爱情》 李文华
《男子汉宣言》 李文华
《鼻子的故事》 李文华
《时间与青春》 李文华
《祖爷爷的烦恼》 李文华
《错走了这一步》 李文华
《我有点晕》 戴志诚
《老戏台》 戴志诚
《真真假假》 常宝华,戴志诚
《和谁说相声》 戴志诚,赵津生
《专家指导》 戴志诚,郑健,周炜,李伟健
《送礼》 师胜杰,赵炎
《乐在其中》 戴志诚
首播时间 剧名 导演 合作演员
2008 震撼世界的七日 余丁  刘国彤 催俊德 陈宝国 蒋雯丽 陈建斌
2008 低头不见抬头见 ---- 黄宏 郭达 潘长江
1987 八旗子弟 朱传光 潘长江 莫岐 李丁
上映时间 剧名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1987 超速 ---- 琪琴高娃 朱时茂 宋晓英 傅艺伟
1987 京都球侠 公孙弟 谢洪 陈佩斯 高强 张丰毅
1983 快乐的动物园 ---- 杨启天 张祖诚 孙敬修 李文华 路星奇
1965 白求恩大夫 小孩王 张骏祥 李舒田 高正 谭宁邦 村里 英若诚
出版时间 图书名称 出版社 备注
《姜昆幽默诗书集》 江苏美术出版社 姜昆把顺口溜编进相声段子,还写成了书法
2005年11月 《中国曲艺概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01月 《中国曲艺通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与倪钟之共同主编,对我国历代曲艺发展的全面梳理

《西柏坡》麻子

人物活动

姜昆与曲艺大师赵铮 1992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奖

2005年赴太行老区慰问演出

2005年5月27 日参与中国曲艺界纪念陈云诞辰一百周年活动

6月10日主持端午京剧名家名段晚会

7月8日参加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开幕式

10月9日出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五届二次理事会

10月11日出席"活力泉州"中国曲艺巨星专场晚会

10月22日出席李润杰金像奖快板新作展演

11月1日出席全国优秀曲艺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仪式人物书法

11月30日出席山东曲协实验艺术团成立

2006年主持首届全国3·15曲艺晚会

5月11日获聘山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5月22日出席纪念土登从艺60周年系列活动

5月25日在北京城市学院举办讲座

5月27日参加曲艺界与新闻界联合考察团赴天津考察

7月4日出席首届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

8月10日出席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

8月16日出席首届中国朝鲜族曲艺发展学术论坛

9月18日出席纪念赵树理诞辰100周年活动

9月29日出席北京文艺台《空中笑林》十周年庆典晚会

姜昆和朱明瑛10月9日出席关学曾遗体告别仪式

2011年5月27日 深圳卫视综艺节目《年代秀》第一季开播,姜昆和朱明瑛老师搭档作为60年代的嘉宾;黄健翔和欧阳奋强作为70年代嘉宾,瞿颖和景岗山作为80年代嘉宾,喻恩泰和舒高作为90年代嘉宾,李霄云和胡夏作为00年代嘉宾,神秘嘉宾为李宇春。

2011年7月15日,姜昆再度参加深圳卫视《年代秀》,与朱明瑛老师搭档。

2016年3月6日,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就被摄影师拍到了他头戴首钢冠军纪念帽,步出两会会场的画面。

人物评价

他多才多艺频频涉足影视及书画界,还是雅典奥运会的火炬手。从艺30余年,创作和表演了上百段相声作品。《如此照相》、《特大新闻》等大批作品,在国内及海外华人中间引起巨大反响。他创作的国内第一部大型相声剧《明春曲》,在国内外演出了近百场,并搬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他德艺双馨,对他的老搭档李文华等情深意长,也被曲艺界传为佳话。

人物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