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委书记陈晖简历 安康白河县委书记陈晖:实施精准搬迁助力脱贫攻坚

2017-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安康白河县委书记陈晖:实施精准搬迁,助力脱贫攻坚[说在前面的话]白河是国家级贫困县,"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成为先天性制约.好在白河人民在以县委书记陈晖为班长的县委带领下,改造恶劣生存环境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出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移民(脱贫)搬迁业绩灼灼.成就瞩目,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十三五"期间,全县还需搬迁10720户,其中贫困户9827户,占比近92%.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安康

安康白河县委书记陈晖:实施精准搬迁,助力脱贫攻坚

【说在前面的话】白河是国家级贫困县,“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成为先天性制约。好在白河人民在以县委书记陈晖为班长的县委带领下,改造恶劣生存环境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出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移民(脱贫)搬迁业绩灼灼、成就瞩目,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十三五”期间,全县还需搬迁10720户,其中贫困户9827户,占比近92%。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安康发展》期刊刊登了白河县委书记陈晖的署名文章《实施精准搬迁,助力脱贫攻坚》,这或是法宝之一。( 记者 王开成)

白河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自然条件最差的县。境内1455平方公里25度以上的土石山区占95%以上,没有一块百亩以上的自然平地。全县21万人中有近10万人居住在洪涝地质灾害高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中高山区,且一半以上都是贫困群众。

“十年九灾、因灾致贫”是长期困扰当地安全与发展的一大难题。实施移民搬迁不仅是解决群众安全居住的治本之策,更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现实途径。为此,白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移民(脱贫)搬迁的重大政策机遇,坚持把移民搬迁作为推进“三农”统筹和“四化”同步的动力引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系统谋划相关配套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县完成搬迁14113户、44168人,城镇化率提升10.2个百分点。2012年、2013年、2015年三次获得全省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荣誉。

一、坚持规划引领,构建城乡一体的搬迁安置体系

为有效破解土地、空间资源受限和推进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坚持全域规划理念,编制完成了《白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从总体上对全县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配置进行整体谋划。依据这一规划,按照“脱贫、避灾、安居、发展”的总体要求,选择具备一定基础的镇村作为移民搬迁主要安置区,制定了移民搬迁安置“11135”专项规划。

即:建设1个宜居县城、11个重点集镇、35个新型农村社区。争取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使县城、集镇和农村社区人口各占三分之一,构建起符合山区实际的搬迁安置体系,奠定新型城镇化的坚实基础。

坚持把集中安置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引导搬迁人口向集中安置区迁移、基础设施向集中安置区配套、公共资源向集中安置区配置、产业建设向集中安置区聚集,最大限度地释放搬迁效应。

同时,实行差别化奖补政策。对进入集中安置区统规统建多层单元房安置的,在省市补助的基础上给予一次性奖励,激励集中安置、上楼安置。

全县集中安置率达91.6%,楼房化安置率达到80%,节约用地近千亩,有效破解了用地难题。为增强安置社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坚持以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五到户”和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居住社区化、农民市民化“六化”为目标,加快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真正把集中安置区建成安全宜居的新区,使之成为搬迁户居家的首选之地,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二、实行兜底保障,力保贫困群众实现搬迁脱贫

坚持把实施移民搬迁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把解决安全住房作为贫困家庭脱贫的先决条件,优先保障每一个困难家庭都拥有安全住房。把居住在后高山和交通不便、受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威胁、自身无法实现搬迁的困难群众作为搬迁安置的重点对象,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建设50-70平方米的房屋,实施“交钥匙”工程,分配给特困户免费居住,确保困难群众“居者有其屋”。

在搬迁对象审定上,通过搬迁群众个人申请、村组签署意见、镇办实地查看、县上严格审核的方式进行,保证搬迁对象精准。

对申请搬迁的特困户,由村民大会评定并张榜公示,无异议的纳入搬迁计划。目前,全县已建和在建的特困户安置点74个,已安置特困户1973户,在建的特困户安置房还将安置1500多户。同时,启动实施移民搬迁“一户一宅、占新腾旧”试点工作,已搬迁的危居户对原有住宅自行拆除恢复成耕地的,按标准再增加补助,增强群众的搬迁意愿,增加搬迁群众收入。

三、强化产业支撑,拓宽搬迁群众就业增收门路

按照“建设一个社区,发展一户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兴办一个规模养殖小区”的模式,推进“一区一策”,落实“一户一法”,实现搬迁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有业安置、就业增收。一是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大规模农业人口转移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工农融合互动创造了条件,我们顺势而为,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村组干部、返乡能人进入农村创业兴业,全县流转土地、山林5万余亩,兴办了3个省级、12个市级、30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00多个,探索出“集中安置建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模式,解决搬迁户就近就业2000余人。

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利用城镇人口迅速增加的有利时机,依托城镇和移民社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园,建设的“两河”工业园区入园企业65户,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

初步建立起汽车装配、新型建材、医药化工、木瓜制品、服饰加工五大主导产业,有力支撑了移民搬迁。

三是强化创业技能培训。5年来开展培训2万余人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1.89亿元,扶持创业2000人,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住在山下,就业增收在山上;住在城镇,就业增收在企业;住在社区,就业增收在工厂”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创新管理服务,引导搬迁群众向新型市民转变

解决移民搬迁“人走地不走、人地分离”的管理服务难题,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社区服务房和人”的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服务模式,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物业服务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管理服务机制,为搬迁群众提供养老、医疗、就业、培训、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服务。

推行居住薄制度,实行分类管理,搬迁入住社区负责农村低保、新农合、养老保险、民政救助、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管理服务,原户籍所在村负责退耕还林、种粮补贴、土地林地确权登记和承包流转及征用、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等管理服务。

同时,整合县内各种培训资源和力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推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家规家训为载体,以文艺走进新农村为平台,深入开展“新农民、新社区、新技能、新风尚”大培训,举办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切实解决进城入镇群众生活生产方面的困难问题,着力营造健康乐群、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真正使搬迁群众融入城镇新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转变。

五、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统筹协调的搬迁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县委、县政府整合归并了统筹城乡发展、农民进城、移民搬迁三块资源和职责,成立移民搬迁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长任责任组长,设立办公室,分管副县长任办公室主任,设置正科级专职副主任,成立独立的工作机构,抽调一批得力干部,为搬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有效整合资源。坚持政府主导、项目支持、群众自愿、市场运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移民搬迁领域,探索出了“工商企业下乡建设、外出老板返乡建设、村组干部带头建设”三种建设模式。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危房改造、道路交通、绿化造林、土地整理、灾后重建等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向贫困村和集中安置社区倾斜。三是坚持规范管理。

落实项目法人、招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终结审计“五制”管理,把按规划设计、按程序报批、按设计施工、按要求验收贯穿搬迁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行政、中介、业主三方作用,确保移民搬迁工程建设质量合格。

实施移民搬迁带来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三大可喜变化:一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县城—集镇—移民社区“三位一体”的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35个新型移民社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二是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发展要素和产业走向深度融合。

大规模的农业人口转移和城镇人口的聚集,加速了发展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重组,促进了城乡、工农融合互动,激发了大众创业内在活力,催生了大批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2012年获得“争先进位”奖,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获得工业增长速度前十名奖项,2015年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三是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

坚持把移民搬迁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举措,把贫困户、特困户搬迁作为重点,优先实施搬迁,不仅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43元,比上年净增727元,其中搬迁家庭人均收入净增1200元,超平均水平473元。通过搬迁,使广大贫困群众吃上了挪穷窝、移穷业、断穷根的“扶贫套餐”。“十二五”期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4.14万人,其中通过搬迁减贫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