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一个人资料

2019-06-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目录 一.生平 二.电影生涯 三.艺术风格 四.参与影片 五.从业遭遇 六.儿子的评价 七.百岁诞辰 王为一简介 王为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国电影导演.1912年生于江苏吴县.历任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理事.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珠影艺委会主任等职.他导演的影片风格自然.... 王为一个人资料 王为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国电影导演.1912年生于江苏吴县.历任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理事.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珠影艺委会主任等职.他导演的影片风格自然.流
目录
  • 一、生平
  • 二、电影生涯
  • 三、艺术风格
  • 四、参与影片
  • 五、从业遭遇
  • 六、儿子的评价
  • 七、百岁诞辰

王为一简介

王为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国电影导演。1912年生于江苏吴县。历任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理事、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珠影艺委会主任等职。他导演的影片风格自然....

王为一个人资料

王为一(1912年-2013年10月),中国电影导演。1912年生于江苏吴县。历任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第二至四届理事、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珠影艺委会主任等职。他导演的影片风格自然、流畅。执导的电影有《珠江泪》(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荣誉奖)、《火凤凰、《椰林曲》、《铁窗烈火》(1958年优秀影片奖)、《南海潮》(与蔡楚生合作)、《打铜锣》、《补锅》、 《蓝天防线》 、《一个美国飞行员》、《三家巷》、《阿混新传》(获金鸡奖特别奖)、纪录片《齐白石》、纪录片《关山月的画与话》等。

2013年10月8日下午5时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逝世,享年102岁。


王为一照片

王为一生平

王为一(1912- ),导演,江苏吴县人,生于上海。1930年入上海

(图)王为一

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并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曾任百代唱片公司演奏员和艺华影业公司场记。

1936年入新华影业公司,在<狂欢之夜> 、<夜半歌声>等影片中担任角色,同时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实验剧团的演出。1938年在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后与赵丹等人赴新疆开拓话剧工作,被军阀盛世才逮捕 ,入狱五年。抗战胜利后入昆仑影业公司,与徐韬合作导演 <关不住的春光>,1949年在香港南国影业公司独立导演粤语片<珠江泪 > 。

建国后相继在北影、上影、珠影任导演,拍摄了《山间铃响马帮来》、《铁窗烈火》等名片,并与蔡楚生联合导演影片《南海潮》。 “文革”后导演了《三家巷》、《阿混新传》等影片,后者于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

2013年10月8日下午5时,因肺功能衰竭在广州逝世,享年102岁。

王为一电影生涯

(图)《山间铃响马帮来》剧照

193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研究所学习,并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及美专剧团。因擅长拉二胡,被挑选为王人美演唱的影片插曲<渔光曲>配乐,这是其第一次接触电影。

1934年后任艺华影片公司场记,新华影片公司演员、副导演。青年时期的王为一有着广泛的艺术爱好。1932 年,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事油画创作同时领导美专剧团。这期间,他和剧团的赵丹、徐韬等成为密友。

1932年秋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积极参加剧联的演出和政治活动,因此被校方开除。他擅长拉二胡,曾为王人美演唱的《渔光曲》配乐。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电影工作。

1933年,王为一加入以聂耳为队长的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队当演奏员,与

聂耳一同参加中国左翼音乐家联盟。聂耳本想利用“百代”乐队进行民族音乐改革,灌录唱片和对外演出。但半年后,资方却要他们改学西洋乐器,灌录舞会乐曲,聂耳愤而辞职,王为一也因支持聂耳而毅然离队。王为一的父亲喜欢电影、戏剧,并且结识郑正秋、史东山等著名导演。

王为一失业之后,父亲恳请史东山对他加以培养,史东山欣然答应,介绍他加入艺华影业公司,担任场记。1934 年 10 月,由于王为一多年从事进步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将其逮捕。王为一在其妹妹举行的结婚宴会上,巧妙地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盯梢乘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到全球影片公司工作。

1935年底,王为一因感到在香港无所作为而回到上海,参加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1936 年,经史东山介绍,加入新华影业公司,在《狂欢之夜》《夜半歌声》等影片中担任角色。史东山很欣赏这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年轻人,在自己导演《青年进行曲》时提拔他为副导演。后因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抽调一批艺术骨干成立中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剧团——业余实验剧团,王为一中断了《青年进行曲》的拍摄而重返舞台,参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月亮上升》、《太平天国》等剧的演出。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为一积极参加了救亡演剧队第三队(后改为抗敌演剧队一队),辗转跋涉,经由南京和长江各埠,到达武汉。在此期间,他编导了具有电影手法的大型活报剧《为自由和平而战》,激励广大军民的抗日意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武汉失陷后,他转赴重庆,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导。

王为一和赵丹、徐韬、朱今明等深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的影响向往着到莫斯科艺术剧院去学习。1939年夏,他们赴新疆开拓话剧工作,准备从新疆前往苏联学习,以期在抗战后回到上海建立中国戏剧表演体系。不料,他们在新疆竟遭到军阀盛世才逮捕,过了五年铁窗生活。在中共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营救下,直到抗战胜利前夕他们才被释放,回到重庆,继续从事进步电影和戏剧活动。

抗战胜利后,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于1946年初回到上海,建立了党所领导的进步电影基地——联华影艺社(后合并为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初,王为一作为副导演,协助史东山完成了该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为了表彰王为一的劳绩,史东山特意在片头字幕中将王为一的名字与自己的名字一起用同一号字并列在同一画面上。影片以抗战开始到抗战胜利初期为背景,歌颂了以女大学生江玲玉、青年音乐家高礼彬为代表的救亡演剧队员为祖国抗战而出生入死的崇高精神,表现了他们在抗战胜利后所经受的痛苦遭遇,揭露了以“接收大员”周家荣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利用抗战大发“国难财”、“劫收财”的丑恶面目,及时提出了战后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八年的苦白吃了吗?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尖锐的现实性而轰动了当时的中国影坛,受到观众和舆论界的热烈赞扬,为战后进步电影的创作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和徐韬合作,导演了反映知识妇女反抗束缚,渴望自由——寓意人民要求解放的《关不住的春光》(欧阳予倩编剧)。评论界对影片的两位新导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整部影片的拍摄达到了“相当程度的浑成自然”。

1948年冬,解放战争迅速发展,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昆仑影业公司的主要创作领导者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撤离上海,南下香港,筹建“南国”等影业公司,以便为“昆仑”准备后撤之路。不久,王为一也离开上海前往南国影业公司工作。

1949年夏,王为一独立导演了“南国”公司的第一部粤语片——反映华南农民血泪生活及其觉醒和抗争的《珠江泪》(蔡楚生监制、陈残云编剧)。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广东珠江岸边的农村为背景,通过恶霸地主官仔贵的胡作非为,及大牛一家的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封建势力残害农民的滔天罪行,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在当时处于一片混乱的香港电影界,特别是在粤语片创作相当落后的情况下,《珠江泪》以其严肃的创作态度、鲜明的思想性和可贵的艺术成就而博得香港和内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被誉为“现实主义的粤语片的一个正确的、坚实的、全新的起点”,是“粤语片里面的一个革命性的代表作”,“已替粤语电影的创作铺开一条道路”。

在 1949—1955年全国优秀影片评奖大会上,该片获得了荣誉奖。南国影业公司停办后,王为一参加了司马文森、洪遒、齐闻韶等人主持的、以合作社形式组成的五十年代影业公司。1950年他导演了这个公司的第一部影片——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火凤凰》。影片借凤凰经过火的锻炼,变成羽毛丰满、光彩夺目的再生凤凰的含义,表达了进步电影工作者迎接翻天覆地的新时代的喜悦心情。全国解放后不久,五十年代影业公司中的人员纷纷北上,留港的部分电影工作者改组机构,即成立了以此取名的凤凰影业公司。

1951年,王为一回广州参加珠江电影制片厂的筹建领导工作,兼任华南文艺学院戏剧部主任。1952年,珠影因故停止筹建,他先后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导演了《山间铃响马帮来》、《椰林曲》、《铁窗烈火》等影片。《铁窗烈火》取材于解放前上海工人革命斗争的真实史料,根据王孝和烈士的事迹,塑造了年轻的工人领袖——共产党员张少华的英雄形象。影片真实地再现了1947年的时代气氛,歌颂了以张少华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人民而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揭露了以敌伪社会局长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崩溃前疯狂镇压人民的丑恶面目。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获得了1958年颁发的全国优秀影片奖。

1958年,他回到再次进行筹建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次年,投入了与蔡楚生联合导演《南海潮》的工作。他和蔡楚生一起,满腔热情地到富有斗争历史的渔港去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到海南岛走访,选择外景。按照创作计划,这部影片分为《渔乡儿女斗争史》和《天涯海角恩仇记》两集。1963年,影片上集完成上映,它通过金喜、阿彩等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沿海渔民的苦难、觉醒和斗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

1963年,王为一还导演了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珠江电影制片厂与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影片以一座破旧大楼中的七十二家房客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的种种不公,讽刺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歌颂了下层人民之间的互相同情和互相帮助。影片不乏喜剧笑料,同时也具有比较严肃的写实风格。1965年,他又导演了两部喜剧——根据湖南花鼓戏拍摄的《打铜锣》和《补锅》。

1966年,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王为一和其他正直的艺术家一样横遭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王为一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创作,导演了故事影片《蓝天防线》和《一个美国飞行员》。前者以七十年代初尖锐复杂的国内外阶级斗争为背景,描写东南沿海某城市军民在国庆前夕粉碎敌人派遣军用飞机低空潜入进行搔扰破坏的阴谋,歌颂了以指导员杨平为首的解放军指战员、民兵英勇抢救台湾渔民的崇高行为。后者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来华助战的美国飞行员不幸机毁人落,受到日寇和伪军的追捕,新四军游击战士和群众舍生忘死救出飞行员;飞行员的思想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分辨了真假朋友,同新四军战士和群众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影片情节曲折惊险而又富于生活的情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1981年,王为一导演了根据欧阳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家巷》。

艺术风格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王为一形成了自己影片的风格——自然、朴素、流畅。1949年在香港南国公司导演《珠江泪》时,他就主张不矜才,力求做到“导演看不见导演,演员看不见演员,摄影看不见摄影,美工看不见美工”。即:创作人员都应集中力量去表现影片中所反映的生活,而不应离开情节的需要,离开生活的真实去炫耀自己的技巧。他认为,这样创作出来的影片,才能自然、流畅、真实,没有人为的痕迹;观众在看影片时,才能入戏,进到影片所反映的生活当中去,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他一直坚持这一艺术主张。《珠江泪》中,从主要人物的性格、气质到每一个场面的环境、气氛,都使人感到十分真切。那稻田、陋屋、横街、窄巷、沿街卖唱的盲女、珠江江面的渡船,都自然、真实地展现了四十年代末中国南方城乡的生活环境。影片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就是在这真实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的。

导演对其塑造的主要人物大牛和牛嫂充满同情,但却没有脱离当时的现实生活去对人物进行拔高、美化。他一方面歌颂了大牛的勤劳、憨厚、耿直,另一方面又表现了这个四十年代末典型的中国南方农民的大男子主义等缺点;一方面赞扬了牛嫂对于黑暗势力的反抗精神,另方面又表现了这个孤苦伶仃的农村妇女终究抵挡不住黑暗势力的逼迫而受尽委屈的悲惨命运。《铁窗烈火》同样具有从平实中见功力的特点。萧条的市场,抢购粮食的惨景,纱厂工人的流血罢工,青年学生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斗争,警车到处捕人,进步工会不断被捣毁一系列的镜头,都如史料一样地表现了当时上海所沉陷的白色恐怖和血腥统治,而主人公张少华正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影片没有追求惊险的情节,而是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着力表现张少华的阶级感情,表现他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受尽酷刑之后,以法庭、监狱为战场,无情地揭露敌人阴谋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无限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品质,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

王为一注重从真实的生活中表现真实的人物,刻画真实的人物性格,即使是在拍摄《七十二家房客》这样的喜剧影片时,他也着力于从生活的矛盾和人物性格的冲突中引出喜剧效果,而不是依靠过份的夸张或演员的滑稽表演来制造

笑料。

王为一导演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和蔡楚生共同导演的《南海潮》,选取具有独特风情的南海渔民的生活作为题材,许多情节和细节的描写都充满着浓烈的生活情趣,好象一幅幅真实感人的南方渔民生活的风俗画。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不会忘记影片开始对于主人公阿彩、金喜幼年时所玩的“娶新娘”游戏的描绘。当时的金喜和阿彩,两小无猜,常在一起玩耍;但小金喜因刚刚受过阿彩父亲的责骂,还在呕气,表示不愿娶阿彩,阿彩却天真地说:“娶吧,娶吧,我做你老婆。”然后,孩子们就忙开了,“迎亲”的吹打声大作,一个小家伙提着一个半旧的红灯笼引路,跟着是八个孩子组成的吹鼓手(短竹竿当笛子,芭蕉叶卷作喇叭),吹吹打打,把“新娘”的“花轿”(两根竹棒抬着一张旧竹椅子)送到“新郎”家,煞有介事地行起“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家公家婆”的礼仪来,生动而有趣地描绘了南方渔村的结婚风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同时,这些细节描写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地下党员张伯哈哈大笑地对孩子们说:“水上人跟岸上人配亲家了?嗨,这才真是大喜事呢!”渔霸之子高子端却大骂:“想娶岸上人做老婆?别做梦!”揭示了隐藏在水陆两家隔阂背后的深刻的阶级矛盾。这个情节和后来渔霸逼迫阿彩当侍妾,阿彩勇敢跳海游向金喜的描写互相呼应,别具一格地表现了被压迫阶级对于压迫阶级的强烈反抗。王为一注重生活真实这一特点贯穿于他的许多作品。<一个美国飞行员>虽然具有曲折的情节和传奇色彩,但他在导演处理上仍然坚持从生活出发,“奇”而不脱离生活,因而真实可信,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

参与影片

(图)王为一

《五福临门》 (1999)

<三女休夫> (1994)

<不亦乐乎> (1992)

<男人的世界> MAN’S DILEMMA(1987)

<异想天开> THE DAYDREAM(1986)

《阿混新传》 THE NEW STORIES OF DU XIAOXI(1984)

《三家巷》(上下集) THE THREE FAMILIES ALLEY(1982)

<一个美国飞行员> AN AMERICAN PILOT(1980)

《蓝天防线》 DEFENCE IN THE SKY(1978年)

《歌舞》 (1973)

《打铜锣、补锅》(湖南花鼓戏)——打铜锣 (1965)

<打铜锣,补锅> (湖南花鼓戏)——补锅 (1965)

《七十二家房客》 (1963)

《南海潮》 (1962)

<英雄诗篇> (1960)

《铁窗烈火》 (1958)

<椰林曲> (1957)

(图)王为一

<青春的园地>(1955)

《山间铃响马帮来》 (1954)

<八一运动大会> (1953)

<火凤凰> (1951)

<希望在人间> (1949)

《珠江泪》(1949)

《关不住的春光》 (1948)

<狂欢之夜> (1936)

从业遭遇

拍过多部广东题材影片的王为一,生于上海,是江苏吴县人。

(图)王为一

为电影《三家巷》中的相邻关系做出模型解 1934年,为了躲避特务通缉,他奉命从上海逃到香港,到一家电影公司当场记。恰遇一位广州籍的摄影师,找了8000英尺胶片,第一次请他当导演和编剧,来广州拍一部故事片。

当他来到荔湾的一间旧式的房子的底层,才知这儿就是"电影厂"了。没有摄影棚,就凭那块空地,每天等阳光露面就开拍。投资人带他们去荔湾溪水上坐过小艇,碧波中感受到南国的灼热的风韵;他真佩服广州人的吃劲儿。但最重要的是,与广州人接触后,他感到有一股豪气,爽朗、直率、诚恳。

第二次再到广州,已是1948年了。在此14年中,他走南闯北,也有了性格。香港成立了南国影业公司后,为配合解放,特地让他和蔡楚生联合执导陈残云的<珠江泪> 。到了1949年底,广州刚解放,因为蔡楚生要进京负责全国电影局等工作,把到广州拍摄外景的任务全留给他。经过深思,到一家照相馆,把一张广告照片买来,用作影片字幕的背景。

一解放,广州要建立电影制片厂,王为一被任命为厂长。那段时间,他为新厂买设备、建厂房而忙碌,筹来经费12亿元(旧币,由广东文联、军区、财委合出的)。可是,当工作准备得差不多时,上头命令来了:停办!原因是中央电影局准备在北京搞一个电影城,地方的制片厂都停办。

1956年,建电影城的计划被否定,各地电影厂包括珠影又要重新筹建。此时,蔡楚生从北京来珠影,带来一个他在香港时孕育的剧本——— <南海风云> ,经陈残云改编名为<南海潮> 。王为一扎入此片之中。

1963年,香港电影制片人廖一源上广州,对王为一表示,想搞一部电影,到海外给华侨上演,请他出出主意,王为一提起了广东话剧团用粤语版的<七十二家房客>。写广州话有人推荐了黄谷柳。王为一到了芳村,进了黄谷柳的家。被划为"右派"的作家。

儿子的评价

他的儿子觉得王为一是从小在文艺这个圈子里,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又能演戏又能演奏乐器,又学过画画。没跟他沟通过,有一种感觉就是他自己还没有进入的艺术领域,他可能希望他的儿女能够代替他完成。

百岁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