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个人资料
- 一、基本信息
- 二、个人简介
- 三、主要作品
- 四、获得荣誉
- 五、相关信息
- 六、外界评价
- 七、
于蓝简介
于蓝,汉族,辽宁岫岩人,演员,艺术家,事业家,曾用名于佩文、韩地。1938年赴延安,曾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演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修班;1949年开始登上银幕....
于蓝个人资料
于蓝,汉族,辽宁岫岩人,演员,艺术家,事业家,曾用名于佩文、韩地。
1938年赴延安,曾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演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修班;1949年开始登上银幕;1981年组建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成为首任厂长。
于蓝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于蓝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辽宁岫岩
出生日期: 1921年6月3日
职业: 演员,事业家
主要成就: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 《翠岗红旗》 《龙须沟》 《烈火中永生》等
曾用名: 于佩文、韩地
于蓝个人简介
1938年肄业于北平辅仁女子中学高二。同年赴延安,先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女子大学学习。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工作团任演员,演出舞台剧《粮食》、《带枪的人》等。
1940年起,在一些剧团任演员,出演《日出》等舞台剧。1945年在东北文工一团演出《血泪仇》、《日出》等舞台剧。1946年加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主演影片《白衣战士》。1951年在影片《翠岗红旗》中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妇女向五儿的艺术形象。1953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4年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训练班学习,1956年毕业后任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演出舞台剧《百丑图》及高尔基的《小市民》等。 1958年回北京电影制片厂,主演的著名影片有《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等。1960年在影片《革命家庭》中饰演母亲周莲,从青年演到老年,表演细腻、深沉、含蓄,,1961年在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演员银质奖。
后来在一次下放劳动中从屋顶摔下,于蓝的面部神经受损,失去了一个演员应有的控制表情的条件,以致多年远离银幕。于蓝在1981年6月受命组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出任厂长,1987年任艺术指导。人们赞誉她“为了少年儿童,身上有一团燃不尽的火焰”。
此外,于蓝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文联第二至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和第五届副主席。是第二、三、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
《白衣战士》
《翠岗红旗》
《龙须沟》
《烈火中永生》
《革命家庭》
《侦察兵》
《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
《寻找成龙》
获得荣誉
1951年主演的影片《翠岗红旗》获得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摄影奖、文化部颁发的 1949一1955年优秀故事影片二等奖,每个主创人员为此获得一枚奖章;
1962年在《革命家庭》饰演周莲 获得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62年获得“22大影星”称号;
1989年被授予建国40周年最佳影星;
1995年在世界电影百年之际获得电影表演特别奖、中国电影世纪奖;
2005年被授予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2009年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杰出贡献奖;
2009年获第二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此外,曾先后荣获由邓颖超同志颁发的全国妇联“救死扶伤”奖旗、“全国先进工作者”、“中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广电部劳动模范”、“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第九届童牛奖孺子牛奖”等大奖;
并被推举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中国儿童少年影视中心主席、全国政协二、三、五、六、七、八届委员等。
相关信息
于蓝不仅是江姐这个角色的扮演者,而且她还是决定把小说推向银幕的发起者之一。1961年,住在医院检查身体的于蓝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小说《红岩》的连载。出院不久的于蓝就先后接到欧阳红缨和张水华的电话,三人决定将《红岩》改编成电影,可是很快欧阳红缨就被调去拍摄《小兵张嘎》。不久,编辑宋曰勋加入创作小组后,联系到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和刘德彬。因为当时所谓右倾错误,在小说署名中,并没有刘德彬的名字。刘德彬在3个作者中“更朴实敦厚,言谈很少”,但刘德彬在血泊中苏醒的记忆让于蓝很受震动。
这部电影的拍摄本改编却整整用了两年。于蓝和导演张水华到重庆逐个采访了幸存的共产党人,宋曰勋整理成20万字的记录。《红岩》穿插了大量人物,在电影改编本中很难集中一条主线叙述。于蓝南下广东,见到夏衍,用了3天才将手中的材料汇报完,当时夏衍忽然问了一句:“你们怎么不写江姐?”。于蓝当时并不能理解夏衍的意图:“不是写了江姐的两场戏吗?”夏衍说:“江姐有丈夫、孩子,丈夫牺牲了,自己又被捕了,观众会关心她的命运的。”夏衍最终决定,突出江姐和许云峰两人作为主线,不到一周就写完了剧本。当上主角的于蓝说她起初对剧本并不满意:“小说里那么多精彩的斗争都没写。”导演张水华知道她极其认真,就用半命令的口气告诉她:“于蓝,就按这个本子拍,你不许再提反对意见了。”
在剧组中,于蓝还曾担任过一段时间副导演,她向张水华推荐赵丹演许云峰,张水华有些顾虑,担心赵丹因为不是绝对主角不肯出演,于蓝就亲自给赵丹写信,结果赵丹很快答应了。在剧组里,于蓝是女主角,但是危险和辛苦的活却抢着干。有一组镜头,俯瞰嘉陵江上的军舰,需要摄影机升到江面上6米的高度。当时没有飞机航拍,只能将升降机架在船上,于蓝自告奋勇当安全组的组长,每次拍摄前都要自己布置检查,确认安全后才让导演和摄像开始指挥。拍完后,于蓝还和照明组一起扛沉重的灯具和电线。
1921年,于蓝出生在辽宁岫岩,原名于佩文,早年失去母亲,父亲曾任地方法官。“九一八”事变后迁回关内,辗转定居北平。“卢沟桥事变”后,于蓝正在北平上中学。而当时住在新街口的于蓝,经常见到日本的装甲车在城里横行无忌。那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参加抗日,于蓝在天津上学时期的同学帮助下,她们联系到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副主任黄秋萍。可是两人就在去平西抗日根据地的路上遇到了麻烦,本来准备从香山赴平西,可是联络点被破坏了,她们就折到平民小学找地下组织的同学杨英华。可是没有想到他们因为参与爆破被捕了,她们因不知实情,刚到平民小学就被逮捕了。
那时于蓝17岁,趁着去厕所的机会,她把藏在袖口的联络密码丢掉。她们被关进派出所,后来又被转进宪兵队。她和同学事先商量好,提供假姓名和地址。两人是分开关押,那个同学恰好在另一间牢房里遇到她们要找的杨英华,受杨英华的指点,“日本人会核实这些信息,越是假名反而越危险”。那同学就说出真的姓名和家庭住址,于蓝这边却一口咬定自己的口供。直到第二天,同学见面,在那同学的暗示下,于蓝才改口说自己是害怕继母责骂才用的假名字,经核实两人才被释放出来。释放后,家里得知她要去跟共产党抗日,就派大哥于亚伦看着她,这使倔强的她离家抗日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在她的不断说服下,大哥让她离家,于蓝悄悄与黄秋萍在北海旁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见面,在他的带领下,躲过日军、土匪一路到达平西。而后,杨成武将他们送往延安。从平西到延安,她走了两个月。到延安当晚就是热烈的欢迎晚会,于蓝和赵路站在最后一排凳子上,看完整场演出,兴奋不已。可是晚上回到窑洞,几个人睡大通铺,薄薄的褥子铺在地上,晚上冷得睡不着觉,有一刹那,心中有一丝失望,可是第二天早晨起来,吃着窝头喝几口热粥,就全都忘记了,又恢复了激情。在延安,于蓝先后在抗大和女大学习,因为普通话标准,参加了一些话剧表演,1940年被调进了鲁迅艺术学院的实验话剧团。
成为演员后的生活仍然是艰苦的,好多年甚至穿不到袜子。调进鲁艺后,经熊塞声介绍,于蓝结识了田方,两人结婚的时候,韩冰送给她一双袜子做礼物。兴奋的于蓝刚把脚伸进去就破了一个洞。袜子是他从家里带来的,都放糟了。夏天我都是光着脚丫穿草鞋,到了冬天,他们就用旧布裤子改成布袜子,里边蓄上棉花,穿棉袜子穿草鞋。大生产以后,他们开始纺线,再织成布,这样才又穿上了棉鞋。
解放前夕,于蓝从话剧表演转向电影。可是第一部电影《白衣战士》却让于蓝不满意。导演和她都是新手,拍摄的时候,摄像不断抱怨她眼睛睁得太大了、肩膀太薄。整部电影,于蓝都在运用话剧的表演方式,“从头到尾的表演都很紧张”。在工作中,无论面对什么压力,于蓝丝毫不妥协。她的第二部影片《翠岗红旗》,导演是当时上海知名的张骏祥,于蓝扮演一名在低潮期等待革命胜利的红军家属,这种叙事策略,为当时的革命电影注入了更多人性内容。但也招致当时一些非议,有人指责这个角色只是消极地等待革命胜利。第六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本来要给《翠岗红旗》最佳影片奖,在这些观念影响下,一名国内干部极力反对,才改为最佳摄影奖。迫于这种压力,编剧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电影文学组的座谈会上,不得不称自己写了“一个硬骨头与软骨头之间的人物”。于蓝当时还不知道上层这些背景,却敢于直言,在会上发言毫不让步:我认为向五儿反映了苏区广大人民群众所受的苦难,也反映了他们心中珍藏着革命的火种,他们等待着,也斗争着。……她不是软骨头和硬骨头之间的人物,而是一位充满信心坚定不移的母亲。这次拍摄让她找到了电影的感觉,于蓝和摄制组在苏区整整体验了一个月生活。这部电影的成功,让于蓝当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的时候,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刚结束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刚颁布,周恩来点名让于蓝参加这次会议,还要她在大会上发言。
于蓝另一部代表作《革命家庭》,这时她“开始感到一丝政治斗争的意味”。于蓝扮演的主人公周莲是一个东方式革命母亲,影片取材于陶承的《我的一家》,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受到康生指责,认为这是歌颂“错误路线”。夏衍反驳说,即使在错误路线下,我党的好同志也要歌颂。他坚持把电影拍完。1961年影片公映后,周恩来在香山接见中国电影工作者,握着于蓝的手笑着说“你演了一个好妈妈”。这张相片就挂在老人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革命家庭》成功后,于蓝被评为“22大影星”之一,又意外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还是以籍贯划分,祖籍辽宁的于蓝就成为辽宁省代表。“政协是各方面人士提建议的,人大是很多领导和代表讨论国家大事的。”坐在辽宁省长身旁的于蓝最初得到这样朴素的结论,这也让她兴奋,至今她仍然能够准确回忆出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文革”刚刚开始,她和田方就一同被打倒,两人都被下放劳动,却不许见面。于蓝厌恶那些空洞的会议,只有参加劳动是最积极的。一次,他们小组负责修理屋顶,身为排长的于蓝爬上屋脊,“我是排长,当然得照顾其他人,就自己去最危险的地方”。那天太阳很毒,身体虚弱的于蓝忽然晕倒,从屋顶跌落。腰椎滑脱的于蓝两个月后才能下床走动,但她立刻回到农场,被分配到猪场当饲养员,腰部的伤还没有完全恢复,不能长时间弯腰,她只能跪着一点一点清扫。因为这次事故,于蓝的面部摔伤,嘴唇下缝了五针,右侧的脸部肌肉受伤恢复后神经受到损害,会有不自觉的抽搐,1974年拍摄《侦察兵》后,她不得不忍痛告别自己的演艺生涯。告别银幕的于蓝并不愿意离开电影,开始学导演,命运却再次给她的复出设置了一道障碍。“文革”结束后,北京电影制片厂准备将话剧《陈毅出山》改编成电影,武兆堤找到于蓝,两人又找到丁一山,组成最初的创作小组,可是刚复出的于蓝被查出乳腺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
当于蓝再次复出的时候,已是60岁高龄。1981年,已经60岁的于蓝受命组建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成为首任厂长。儿童电影制片厂刚成立时,在北影厂的传达室后边,一排杨树后建了几间平房,形成一条小胡同,被称为“穷街”,最初的设备都是于蓝向厂家赊购的。直到80岁,于蓝才从儿童电影制片厂正式退休。但是,只要有儿童电影的活动和回忆,于蓝几乎从来不落。在担任第五届到第八届全国政协代表期间,关于儿童电影的提案是她仅存的记忆,其他政治经历却大多被她淡忘,不再提及。
于蓝和田方在延安时期结婚,他们的第三个儿子田壮壮是著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