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刘锡荣 刘锡荣收藏宣德炉: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
从了解到收藏,宣德炉的收藏之所以没有走过弯路,那是因为它已是刘锡荣口中“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收藏之路上,刘锡荣早已交过学费。
“我玩瓷器的时候交过学费,那时买的是高古的瓷器,当时是二十多年前,股票市场买什么都赚钱,所以人很容易脑袋热,当时瓷器很热,大家都买,这种冲动会让你短时期被蒙蔽。”尽管现在可以戏言当时几百万的学费在收藏这条道路上“只是毛毛雨”,但这样的学费还是让刘锡荣明白了,“如果没有经验和积累,上来就买一大堆东西是绝对要交学费的,不过这都是必须经历的,回看时会发现这是一种提高。”
经过历练之后,入手宣德炉之时,刘锡荣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收藏历程,所以2003年的那场宣德炉拍卖尽管对他触动不小。但刘锡荣几乎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去了解宣德炉的历史,“我开始大量地找资料,我选一个门类绝对要是历史上有文档记载的,大家都公认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查到宣德炉有三本图谱。”
中国历史上介绍宣德炉最主要的三本图谱,分别是明代吕震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和明代吕棠撰《宣德彝器谱》。正是这三本有证可循的图册,坚定了刘锡荣进入宣德炉收藏的决心。
做过大量的功课之后,刘锡荣豁然开朗,意识到作为文房之首的宣德炉之所以能经久不衰的原因,“出身高贵,皇家文化,中国工业的文明史就是器物的发展史,历朝历代都在收藏宣德炉,大藏家都有几尊在把玩,没有宣德炉就没有文房之头,大家都以为宣德炉是宣德年间生产的,但是后朝后代造的也叫宣德炉,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沉淀的厚积薄发,对当时社会面貌的全面把控,才知道在某个年代什么最为鼎盛,再寻找那个器物,宣德炉就是这样一个载体”。
可能是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2003年嘉德的那场拍卖让刘锡荣为之一振,随后大量的收集资料和肯定了宣德炉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后,2005年左右,刘锡荣开始着手收藏宣德炉。
在那个宣德炉还是冷门品类的时期,刘锡荣开始不尽余力的有钱就买,接下来的五六年时间里,整个国内好的宣德炉都在他手上。刘锡荣后来笑言:“开始是我找人,不到一年的时间,国内外玩家、拍卖公司都找上门来了。”
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刘锡荣被外界尊称为“宣德炉收藏第一人”,在他众多的宣德炉中,各个品类都有在国内外拔尖领军的,他谦虚地笑称:“固然东西是不错的,固然我也著书立说,固然我也做了这么多努力,综合起来讲,他们的尊称可能是因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刘锡荣所言的好事,是他对宣德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2010年,刘锡荣著作的《钟鼎茗香——荣斋宣炉清赏(一)》一书问世,书中甄选了诸多铜炉中的108尊,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本宣德炉专著,除填补空白外,更主要的,这是一本宣德炉的工具书。随后,刘锡荣又专著了《钟鼎茗香——荣斋宣炉清赏(二)》,和《俪松居遗珍——王世襄旧藏铜炉清赏》,在铜炉专著中,刘锡荣甄选出自己收藏的铜炉中颇具代表性的珍品,并且从铜炉本身、用途、典故及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对宣德炉进行分析与解读。这三本宣德炉的著作被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为首的博物院系统内多家机构收藏,此外,国家图书馆、陕西、安徽、四川、江苏等各级图书馆也将这三本专著永久收藏。
除了爱炉、藏炉、颂炉外,刘锡荣还炼炉。说到此,刘锡荣起身取来他烧得最久的一个炉子,“这个炉我一烧就是七年,当时我从国外拿回来是赤铜,没皮色,现在你看,灿若黄金(1405.40, 9.60, 0.69%),金碧辉煌。”
炼炉并不是一件多么附庸风雅的事,尤其是夏天,这样一项专业难度不小的技术活,仍然得益于刘锡荣过去曾在机械加工厂做过领导,懂得机械学和冶金。所以刘锡荣在南城的一处锅炉房内亲自上阵,拿香灰捂住的炉子始终得控制在四十多度,一旦开始炼炉,只能光着膀子在二十四小时不能变的炉温面前汗流浃背。
兴趣和资本的进入盘活整个宣德炉市场
现在,除了著书立传和四处讲学,还有很多艺术品投资公司在找他,“现在许多投资公司希望我做三件事儿,第一是希望我帮他们买宣德炉,我帮他们找一些好的,他们双方衔接,我不参与现金交易,只要我开口,藏家一般都会给,没多有少。”让刘锡荣感到为难的,是后两件事,“一是艺术品投资公司和基金,甚至银行,希望我能不能把《钟鼎茗香》里的所有炉子连同书的版权一起卖给他们,因为这都不需要包装了,从藏品到著作都有,直接打包到全世界展览,两三年后卖了就行;二是许多藏家和艺术品公司,希望我为他们著书立传,有的东西确实好,有的的确是高位被套,现在经济形势开始滑坡,他们东西卖不出去,希望我给他们写书,合作利益还是很高,但是我没有精力也没兴趣。”
这些宣炉的未来,刘锡荣也不是没有想过。如果家人和学生不感兴趣,刘锡荣希望它们的归宿是被捐赠出去。爱炉、藏炉、炼炉、颂炉的这些年,刘锡荣自然和日夜相对的它们积淀了感情,就像眼前桌上这个锁耳炉,是刘锡荣从香港藏家手中追了九年的藏品,“这都是宫里面皇家的东西,这种锁耳的太少见了,要不是他有事儿,都不会给我,今年年初终于拿到了,好东西会始终惦记着。”
藏炉这些年,刘锡荣不仅与它们积淀了感情,也见证了宣德炉市场的变化。“这几年我看着市场的变化,现在只要东西好,无论多贵都会有人出手了,还有一个就是入门级别的东西一般在市场上都能看得到,你只要花几万十几万,买个老的宣德炉玩玩都没什么问题了,不至于像过去那么神神秘秘的,而且现在大家的鉴别能力都提高了,市场变得相对透明。”
还有一种能用数据说话的更显著变化,就是宣德炉的价格。2005年至2008年期间,刘锡荣说5万至15万元能买一个顶级的宣德炉,在开始玩宣德炉的前几年,刘锡荣花过最贵的价格也就是15万元,到了2009年,价格就涨至了四五十万元,“2010年开始,顶级的就看不到了,都在藏家手里。”刘锡荣翻开书,指着一个当年在纽约佳士得买的宣炉,“当时5万买的,人家4万多自己买的,还加了五六千块钱卖给我,这还是当年卖得贵的,现在至少加两个零。”
自然,行情的上涨不是刘锡荣爱炉的重点,他的藏炉,就像他为自己著作的序里所言:“吾赏宣炉,以文为鉴,以物为本,形色款质,全品为佳。宗古人之妙法,探宣炉之真谛,人物合一,修为仁德,和合而皆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