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龙琉球 陈文龙信仰与琉球国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易位至今下杭路东端的“万寿尚书庙”,俗称“坞尾尚书庙”,正名是“宋陈忠肃公神祠”。这里宋代称“新美坊”,是南宋末年莆田籍乡贤、抗元英烈陈文龙任参政知事和闽广宣抚使时的官邸所在地,元代被毁。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嘉公伟烈,特予褒封崇祀”,建神祠于“南台泗水之域”,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陈文龙信仰和万寿尚书庙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碑载:此前,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后,曾命中书省官员到各地访求应祀的神祇,朱元璋特别重视宋末抗元的忠臣,如义士文天祥、陈文龙、陆秀夫、陈瓒等。封陈文龙为“福州府城皇庙的主神”。这是陈文龙“生为名臣,死为明神”的开始。
据《明太祖实录》载:中国与琉球国建立藩属关系始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派杨载为使者持诏前往琉球,宣告建国“大明”,建元“洪武”后,明确指出遣使此行的目的是“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远处海外,未及报知,兹遣使往,谕以其知之。”对此,琉球方面恩宠有加,作出积极的回应。中山王察度于同年底派其弟秦期随杨载入明朝贡。
琉球乃弹丸小国,这时处于中山、山南、山北三国鼎立的局面。“林木稀疏不茂密、厥田沙砾不肥饶”,“地无货殖,商贾不通”。琉球要发展,必须仰赖强大的邻国明王朝政治上的庇护、经济上的扶持、文化上的影响,但两国相距遥远,又隔着大海,“浪大如山,波迅如矢,风涛汹涌,极目连天”。琉球航海技术的薄弱,制约了这种联系。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作出决策,“赐闽人36姓,谙水性、善操舟、能航海者移居琉球,令往来朝贡”。继中山王之后,山南、山北王也向明王朝朝贡称臣。必须指出:“赐闽人36姓入琉”,非全是福州“河口人”。据茅元仪《武备志》载:“乃闽之福、兴、漳、泉四府襟山带海、田不足耕之滨海河口地区之居民。”福州闽江河口地区的居民入琉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第一次派行人时中为正使入琉,册封世子武宁王,此后“著为例”。直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为止的数百年间,册封琉球共23次、正副册封使43名,其中明朝15次、清朝8次,仅康熙帝在位期间就有3次。
琉球与中国形成藩属关系的特点之一,就是建立了册封制度。这一制度初备于明,至清朝更加完备和明确。琉球王仙逝后,王嗣必须向中国政府提出“请封”的要求,中国政府选派博学多才的翰林院官员为册封使组成使团前往,由册封使主持隆重而盛大的谕祭礼和册封礼后,宣布新国王登基。册封使团并对琉球进行考察和访问活动,同时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册封使不仅是外交使节,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明清两朝派遣使团赴琉球,是琉球国人民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大事,朝野重视并以此为荣。
二成化十年(1474年),因“市舶提举司”从泉州移址福州,福州成为册封使团前往琉球的始发地。此前,册封使团为祈保平安往返中琉之间,在“溟洋浩荡中,无神司之,人力曷能主张”的思想支配下,最初只有妈祖神像随册封使团同行。
此后,册封使认为多一个神祇就多一种保护,将福州的“水神”拿公神像和陈文龙神像与妈祖神像随册封使团同行。史载,“明时显灵,救护封舟”。万寿尚书庙内的陈文龙小型木雕软身造像,连椅座高2尺,戴冠着袍,铁面长须,双目炯炯有神,即为其中之一。
康熙帝为褒扬陈文龙在发展中琉两国友好关系的贡献,在明初3次“敕封水部尚书”的基础上,“加封镇海王”。陈文龙由内河保护神升格为海上保护神。此造像计有15次与妈祖神像、拿公神像随册封使团同往琉球,有数百年的历史,至今犹存,弥足珍贵。“文革”期间破“四旧”,被坞尾街林姓居民收存,流落民间。
万寿尚书庙大殿左右两旁原有两尊木雕“番将”造像,一身琉球侍者装饰,信众不明来历,称之为红、白“舍人”,福建师大历史系谢必震教授提供的图像,可以印证这两尊造像不是徐天胎、王铁藩所说的“押送陈文龙而自尽的蒙古兵”,而是琉球国护送陈文龙回福州的侍者形象,信众为了珍惜中琉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特造像作永久纪念。“文革”期间连同陈文龙大型造像一起被烧毁。
陈文龙作为福州三“海神”之一,见于史料的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册封使汪楫所撰的《使琉球杂录》中,详述了在天后、拿公、陈文龙的庇佑下,册封舟如“凌空飞行”,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姑米山、乌齿山海域。
迎接册封使的琉球国大夫郑永安叹为奇迹,说“如突入其境”。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册封使、福州人齐鲲在册封琉球尚灏王回国后所著的《续琉球国志略》和另一册封使周煌的《琉球国志略》中,都记载了“国朝册封琉球,向例请天后、拿公神像供奉头号舯,请尚书神像供奉二号船”的史实。
万寿尚书庙移建于三通路2号之前,虽多次重修,仍保持明清时代的建筑程式和艺术风格。构架古朴,蔚为壮观。正门牌楼式门墙,青砖叠砌,门口大石狮一对,憨态可掬,栩栩如生,庙门额嵌两方青石鎏金匾额,上直书宋体“旨奉重修”,下横出楷体“敕封水部尚书”,左右旁门额刻“履仁”、“蹈义”;进入大门依次为前廊、藻井戏台、两厢酒楼、天井、回廊、大殿、后天井、后殿等。
正殿进深6柱,面阔5间,高6.5米,30根方、圆石柱布局。穿斗式木构架,垂莲、雀替雕刻精美,双波顶、鞍式山墙,鹄尾翘脊,屋顶脊塑双龙抢珠。正殿中祀陈文龙塑像,两旁排放陈文龙历任官职的执事牌。
据严瑜的《宋陈忠肃公传》记载:万寿尚书庙原有3块册封使海宝、徐葆光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到琉球册封尚敬王回国复旨时奏请御赐的“朝宗利济”匾;嘉庆十三年(1808年)册封使齐鲲、费锡章册封尚灏王回国后奏请御赐的“效顺报功”匾;道光八年(1828年),册封使林鸿年、高人鉴册封琉球尚育王回国后,奏请御赐的“海澨昭灵”匾。
皇帝赐陈文龙御匾后,福建地方官吏皆纷纷仿效,上至封疆大吏,下至福州知府,共10块褒扬陈文龙的匾额,如雍正十二年(1734年)闽浙总督郝玉麟题的“神灵赫濯”匾;乾隆二年(1737年)督抚李卫的“御实捍急”匾和巡抚卢焯“救民水火”匾等。
正殿中原有石楹联六副。尚书庙辟为商场后,状元、册封使林鸿年,船政之父、两江总督沈葆桢和太子太傅、宣统帝师陈宝琛的石楹联均被磨光毁坏;所幸在仓山阳岐“尚书祖庙”还存有林鸿年的“神风吹久米;阴曜耀维桑”和陈宝琛的“惟公节义文章,是宋季第一流,不负科题垂史册;为神聪明正直,愿海滨百万户,永消灾患奉馨香”联文。
尚书庙内现存三副名宦石楹联,即嘉庆十年(1805年)福建巡抚索殿图的“睨绕冬青,当年成仕取义无愧科名,一代同心文信国(文天祥);音沉蟋蟀,此日御患除灾著灵桑梓,九原疾首贾平章”(贾似道)。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云贵总督、兵部尚书林则徐的“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伏神庥”。光绪三年(1877年),钦赐二品花翎、闽安协副将杨廷辉的“信国媲科名,取义成仁,一阕采薇仲正气;天妃同里閈,报功崇德,千秋刺竹仰英灵”。
三万寿尚书庙有14方碑刻,其中乾隆碑3方、嘉庆碑6方、道光碑3方、光绪和民国各1方。迁建后,有10方长1丈、宽3尺的碑刻,对半分立在后天井靠墙的两旁;另道光碑2方嵌在正殿右墙角,光绪和民国碑各1方移址时不知所终。
碑刻是历史记录的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这14方碑刻最早的1方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碑,最迟的1方是1926年的碑,从中可以准确地知道:抗元英烈陈文龙的生平事迹及由人到神演化的过程;前为尚书庙,后为天后宫和大士楼同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陈文龙塑像随册封使团前往琉球,及琉球国贡船和商船到达福州后,官员、兵弁、水手和商人等到庙祭拜陈文龙并捐资修建的史实;福建巡抚崔应阶拨祭银并主持陈文龙春秋二祭的活动;地方政府官员、册封琉球正副使林鸿年、高人鉴及各地商号、行栈和民众捐资修庙的芳名和金额;尚书庙和天后宫曾一度由鼓山涌泉寺派僧人管理;以及尚书庙所在地台江汛的地理变迁和商贸繁荣的盛况等,可起证史、补史的作用。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深入系统地研究陈文龙信仰与琉球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