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股灾报告 吴晓灵18万字“股灾”报告 超级金融监管变局冷思考

2017-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发生在今年六七月间的股市异常波动有没有"阴谋"?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牵头的课题组报告认为,股市异常波动反映了人们对转型.改革的过高预期与短期经济波动表现未达预期的矛盾,由此,报告将焦点指向了资本市场自身的制度建设.与此前市场和投资者中流行的种种"阴谋论"相比,这份长达18万字的报告体现出了不一样的系统性和专业精神.在政府.机构和投资者均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发生在今年六七月间的股市异常波动有没有“阴谋”?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牵头的课题组报告认为,股市异常波动反映了人们对转型、改革的过高预期与短期经济波动表现未达预期的矛盾,由此,报告将焦点指向了资本市场自身的制度建设。

与此前市场和投资者中流行的种种“阴谋论”相比,这份长达18万字的报告体现出了不一样的系统性和专业精神。

在政府、机构和投资者均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如果没有这种实事求是的深刻反思,我们恐怕很难确切地知道问题所在,并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反思不仅适用于股市,也适用于整个金融监管体系。

这份报告公布之时,恰逢决策层明确表示,将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一时间,有关一行三会合并利弊,怎样的顶层设计更有效且具有针对性,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这些讨论暗含的前提是相似的,各方人士都看到了现行监管框架的弊病。

在金融混业的大趋势下,分业监管格局损及市场主体的创新努力,有可能出现监管重叠,却又无法避免监管盲区和空白;一方面监管者难免“地盘意识”,一旦出现问题,诿过推脱的情形也屡屡存在。

而且,不同机构的监管标准和风险偏好,也可能诱发种种监管套利。因此,改革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已是顺应金融混业大势,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所在。 不过这并不会必然得出结论,以为只要机构合并或者设立新的监管机构,就可以规避大部分风险。

就拿股市异常波动来说,问题的发生的确与当前的监管格局有关,入市资金渠道多样化,信息沟通却并不顺畅,既然无法做到有效监测,风险预警和协同应对就很难实现。不过正如吴晓灵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所指,股市异常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比如交易机制的设计缺陷放大了股市异动的幅度,散户为主、价值投资理念偏弱的投资者很容易导致羊群效应,还包括新股发行制度和上市公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漏洞,等等。

凡此种种均指向了不同市场主体和机制的缺陷,问题产生的缘由不同,解决路径自然各异,机构整合很难对此产生直接影响。银行、保险等领域面临的一些现实难题,大致也是如此。 监管改革需要在鼓励金融创新和防范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前提依然是厘清监管者和市场参与方的关系,一个互联互通的统一大市场,客观上需要统一的监管框架,金融业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大势不可逆转,这样一个阶段,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本身也可能积累脆弱性,风险防范具有现实紧迫性。

这需要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市场的逻辑,从革新监管理念开始,推动一场大级别的监管革命。 我们需要始终秉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这意味着保持监管逻辑的一致性,而非受到其他目标的扰动。

比如在稳增长的语境下,支持实体经济和风险防范之间的权衡,会否影响到监管者的判断和行事风格?比如出于对风险的考虑而不能接受刚性兑付的打破,又比如股市发展史中不时闪现的“父爱主义”,在不同的时期,为这些做法辩护的声音始终存在,但无可否认,这些做法无益于树立一以贯之的监管理念和标准,不仅会模糊向市场传递的信号,对于监管权威和市场信心的伤害也是无可避免的。

也正因如此,我们乐见对监管架构的种种讨论,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基于科学态度和专业精神的深刻反思,以及建构于这种反思之上的理性讨论和决策,我们正在开放格局下,在移动互联的大背景下塑造全新的金融体系,这一进程本身也是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金融的一部分。

一套新的监管体制影响深远,尽管刻不容缓,但也不必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