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民总编 叶伟民:从记者到新媒体总编
2010年,我30岁。很奇怪的,人到了某些年龄关口,就会盘点一下过去走过的路。盘点的结果,就是发现以前认为的一些永恒不变的东西,正在慢慢动摇。这种动摇并不是理想本身产生了动摇,而是实现理想的方式和手段正在变化。
是不是把丰富的信息、精彩的文章印在纸上是我们永恒的做法?以前我觉得是的。我认为报纸是一个很神圣的东西,我的纸里包着你的火,承载着一些高尚的想法,一些先进的思想。但在手段发生变化之后,这些想法产生了极大的动摇。
举个例子,以前出差我都会随身带一些报纸,我觉得采访对象应该会喜欢我们的报纸。可是有次去农村里采访,我把一份报纸递到一位农民手里,他接过后只是客气地笑一笑,然后就放下了。当时我就想,这么好的报纸,他为什么不喜欢看?用现在的眼光看,这是一个不尊重用户的做法。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看什么呢?你问过他没有?你把一个新闻产品不加选择地、不加尊重地递到一个用户手里,这个行为是错误甚至荒谬的。
2014年,互联网浪潮愈演愈烈,传统媒体迎来寒冬,我心中的疑问也越来越强烈:我把报纸递到那位老农民手里,这种传播方式到底对不对?
强烈想走出去的想法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应该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个人以及这个行业到底还有什么样的空间和可能性。
我是带着这样的好奇走出来的,绝非“逃离”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型确实是比较困难的,甚至在某些时刻是痛苦的。这种痛苦首先来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打个比方,一个农村青年每周末步行十公里到县城,去报刊亭买一份《南方周末》,坚持了许多年,这份报纸激励着他去奋斗,跳出农门,树立理想。面对这样用心的读者,传统媒体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是这样的:你走十公里来看我的文章,那我应该把文章做得更好,达到世界水平,去帮助、去满足、去鼓励你。
但这个事情落在工程师的眼里,他的思维不一样:他为什么要走十公里?我为什么不能把路修到他家门口,给他搭一个光纤,把电脑搬到他床前,让他不用走一步路就可以看到这些内容?
之前一个朋友讲过一个挺好玩的段子:你对汪星人很好,汪星人认为你一定是神,所以要抱你大腿;喵星人则相反,你对它好,它认为它才是神,根本不理你。传统媒体人就是喵星人,你对我这么好,我肯定是神,我在神坛上给你布道;自媒体就是汪星人,你对我这么好,我要把路修到你家门口,我要把你的生活改变,更加便利、便捷。这两种思维方式是截然相反的。
从喵星人到汪星人,也就是文学家到工程师思维的转变,确实有一定难度,是挺艰难的一个转身。割裂过去,迎接未来,这本身确实需要勇气和耐心。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困难。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困难,比如身份的变化:当了管理者,要制定一些规则,管理一拨年轻人。但是我所有的困难都是围绕一个核心的,那就是思维方式。
你必须要以一个不是先入为主的、不以自己想象为前提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看待这个行业,看待一些你觉得以前已经懂的很多的领域,一切重新再来。
既然是一个痛苦的转型,那艰难过后,也就是我的收获。
试一试的感觉是很奇妙的
到了信息过载的年代,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此时,内容是否还是为王,我是这么看的:优质内容永远是稀缺,但它能否为王,还需要技术手段把它送上王位去。
我有十多年的媒体经验,对内容的发现、鉴赏、理解、挖掘、聚合是我的优势,这些多年新闻训练所沉淀下来的技能对我帮助很大。
但是在当下的新媒体语境里,新技术怎么设计,如何具备产品思维,如何优化产品,如何在同质化的竞争里做出差异化,这些问题都是我过去十多年新闻经验里没有的,这就是我的劣势。
新闻人就像独行侠,背着个包走天下,采访、构思、写稿、改稿、编辑、刊发,是一个很单线条的工作方式。但在新媒体做总编辑,要更关注整体的运作,考虑更多线条。
例如,一篇新闻到底多少人看,多少人点击,看的人是谁,男女比例怎么样,地域分布怎么样,年龄分布怎么样,一段时间内喜欢看的新闻的关键词是什么。
还有其他困难,比如管理。我和年轻的九零后编辑存在较大的年龄差距,如何顺应他们的思维方式给他们激励,这也是有困难的地方。
在新岗位,工作节奏快了很多。新单位的年轻人明显比我们大学毕业时更有朝气,更有狼性。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对未来充满期待,对互联网充满好奇心。互联网就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环境,不管年龄、身份、地位,只要努力,就拥有更多的可能性。这和我过去在报社的工作不同。
我个人也基本上没什么休息的时间,睁开眼就开始想这个事儿,虽然比较累,但还是很愉快,每天都有新的知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碰撞,这就是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乐趣。
在技术应用方面,对一个长期从事文科工作的人来说,要接触一些技术、产品、互联网的概念,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强度比较大,过程也比较艰难。
我承认,跳到一个新公司去,完全没有物质上的一些考虑是不现实的。我只能说薪水比以前要高出相当可观的部分。这一点也是我去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动力,你的价值完全可以在资本市场中量化,而且会更高。除了工资,公司也有更多的激励手段。
我敬佩继续在传统媒体留守的同行,但如果有人问我出来怎么样,我会说非常不错,我会鼓励他应该出来试一试。试一试的感觉是很奇妙的。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未来
传统媒体的转型急需解决改革动力的问题。
其实传统媒体没有错过任何一个阶段,PC时代有网站,移动互联时代有App、微信公众号,那为什么这个转型还是不够成功呢?还是因为传统媒体认为互联网只是工具,产品也只是一个宣传板,于是把内容从报纸上搬到手机、电脑上,然后就不管了。这是致命的错误。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技术型人才是非常紧缺的。但从长远来看,优质的内容肯定是一种稀缺资源,尤其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优质内容会重新被重视、被挖掘。
很多新闻系的学生对前途有点灰心,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如果你对制作内容还是有兴趣、有志向,是非常值得坚守下去的。但不要泛情怀化,要切切实实地拥抱互联网。
情怀激荡曾是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的财富,也是羁绊,某些时候甚至助长了高傲,以至于无视外面的浪奔浪流。要勇于站在“风口”处,雷军说那里猪都能飞起来,何况我们不是猪,对吧?
原标题:从记者到新媒体总编:手段变化后,想法产生极大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