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尖兵陈德明 反导试验专家陈德明:科技强军尖兵
为攻克某任务难题,陈德明正在翻阅大量相关技术文献
一年仲夏,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出现故障后解体,远远飞离预定目标区。找不到弹头,就无法分析故障原因,也会给保密工作带来极大隐患。
当时,相关单位先后给出几十个残骸落点坐标,分布范围达上万平方公里。西北某基地每天组织拉网式搜索。七八月份的戈壁滩,白天地表最高温达60多摄氏度。一天搜索下来,战士们嘴上、脚上都打满了泡,有的还中暑差点牺牲在戈壁滩上。两个半月的搜索毫无收获。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前面的计算可能存在方向性问题!”这时,基地一位研究员语出惊人。
“不可能吧?”“怎么可能?”面对质疑,他一字一顿地说:“给我一周时间,保证拿出结果。”回到技术室,他迅速抽调4名人员组成攻关小组,经过7天7夜的反复建模验证,终于把落点定位在东西5公里、南北3公里的区域内,将搜索范围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很快,搜索一线传来消息:陆航直升机在该区域发现弹头残骸,实际落点距离给出的区域中心点东西仅1.3公里、南北仅0.1公里。“算得太准啦!”众人击掌相庆。他却平静地说:“我做过无数次研究,心里有底。”
这位自信的研究员叫陈德明,湖南常德人,现任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长期从事导弹航天试验总体技术工作,是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全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入伍26年,陈德明始终把为国砺剑铸盾作为人生最大追求,眼睛盯着未来战场,心中装着打赢使命,以忧思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参与执行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完成“反导靶场试验技术”等10多个重大研究项目,为加快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提升新质作战能力作出突出贡献。
反导靶场试验奠基人
上世纪50年代,国际局势密布阴霾,核讹诈甚嚣尘上。中南海勤政殿里,毛泽东同志捏起小指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一个东西,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于是,一支神秘部队从浴血奋战的抗美援朝战场悄然回国、挺进大漠,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面对一穷二白的技术条件,他们硬是凭着“死在戈壁滩,埋在导弹旁”的凌云壮志,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核导弹。
这支神秘部队便是西北某基地的前身,而陈德明,正是神秘部队薪火传人的代表之一。
进入21世纪,反导技术迅猛发展。当我国正式启动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时,基地历史性地肩负起靶场试验任务,陈德明受聘成为专家组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
“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要在世界军事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中国人必须拥有自己的反导系统!”陈德明大声地说。
当时,中央军委明确要求,首次试验要在2010年“务期必成”。肩扛如山重任,陈德明奔波于靶场和各科研院所之间,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只要有时间,哪怕是10分钟,他也能进入深度思考状态,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每次遭遇难关,他总会憋出一身汗,甚至湿透全身;每当攻克难关,他又会像个孩子般手舞足蹈……终于,陈德明带领团队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三项核心关键技术,硬是闯出了一条中国反导靶场建设之路。
进入21世纪,我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如期进行。当试验进入决战决胜关头,拦截弹指令系统突然出现不连续接收目标指示信息的问题,靶场原本就很紧张的气氛骤然加剧。
参试各方协同攻关,故障很快排除,但大家心里仍不踏实。这时,又是陈德明,没有丝毫犹豫地郑重表态:“依据前期大量分析验证数据,我敢保证,绝对没问题!”发射试验如期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中段反导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事后,中央军委为陈德明记一等功。面对厚褒重奖,他依然保持最初的姿态: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反复缜密地计算分析、锲而不舍地推演论证……“反导试验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大国都在加速发展。如果我们的技术稍有停滞,国家就会没有地位,就没有打赢的本钱。”陈德明异常严肃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创新助推导弹试验鉴定发展
站在大漠望大洋,身在靶场观战场。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试验鉴定工作,陈德明虽然身在大漠靶场,目光却始终瞄准着未来战场。“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战争爆发前,为国家铸造好‘撒手锏’武器。”他说。
上世纪90年代,某型地地常规战术弹道导弹,是专门针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撒手锏”,尽快试验定型、装备部队成为当务之急。当时时间紧迫、试验经费有限,必须用4发试验弹完成原来9次才能成功的试验。
只有30岁的陈德明毅然担起这项超常任务的评估工作。连续几个月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经过不断改进不同射程间射击偏差的折算方法,利用特殊的射击偏差折算方法和命中精度评估方法,准确评定了射程范围内的导弹命中精度指标。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你们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了不起!”导弹使用方的一位老专家感叹道。
“作为军人,必须要有一颗忧患的心脏。”陈德明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很多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不甩开膀子搞创新是不行的。除了要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和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敢于创新,更要在琐碎和重复中、在司空见惯的问题或现象面前保持创新和探索的激情。
“搞试验很多时候都是一样的活,变的就是那么几个参数。把原来的东西拿过来,换个时间和型号,也可以用。但是,我觉得那不行!”陈德明说,创新的过程就像跑步,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从他的同事们口中,本刊记者得知,陈德明之所以能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靠的绝不仅是“拼命三郎”的精神,更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国防科技事业的热爱。
一本59万字的《伟大的长征》,陈德明从头到尾读了许多遍。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令他振奋,那段路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让他热血沸腾。
“我党早期革命先烈们那种抛弃一切干革命、一心为穷苦人打天下谋幸福的伟大历史担当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让我清楚地知道,每一天为了谁而努力工作。”陈德明感言道。
一位与陈德明共事多年的老高工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没有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就不会有他今天的成果。这种坚持的‘源代码’,是信仰,是一名科技战士对党、国家和军队事业的朴素且真挚的情感。”
淡泊如菊的境界
导弹武器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只能是默默奉献。就像当年搞“两弹一星”的前辈们一样,陈德明毅然选择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让自己的脉搏始终与导弹一起跳动。
随着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各种诱惑纷之沓来。国内某知名大学邀请他去当教授,北京也有6家军内外科研院所多次邀请他去任职,陈德明一一谢绝。
“为了孩子为了家,我也曾想过离开,但我的价值在大漠、在靶场,这里有我施展才华的舞台。”陈德明说。
由于长期与试验数据打交道,还系统研究过统计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陈德明对数据曲线非常敏感。朋友劝他拿出点时间来研究股票,不想被他断然拒绝:“做研究必须专心致志,穿着军装就只能研究军队的事!”
陈德明一直认为,作为科技人员,盯着权力,科研大门早晚会对你关闭;瞄着利益,不可能取得大成果。搞科研的人只有心无杂念,远离功名,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坐上几十年“冷板凳”,才可能有所成就。
2002年,陈德明被提拔为技术室主任,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带领全室人员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技术室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正当事业发展一帆风顺时,他却突然申请“退位让贤”,卸下了主任职务。
事后人们才得知,这是他再三请辞的结果。“我不是不想担这个责任,只是想多点时间做研究。”陈德明说。他要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潜心技术研究,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清静与寂寞。
但事实证明,对于与技术研究相关的“额外工作”,陈德明十分热衷,比如建设创新团队,培养接力人才。
2002年,上级把一项落点预报系统的研制任务交给了陈德明所在技术室。为了培养锻炼年轻人,他点名让当时还是工程师的赵海龙牵头负责这项工作。
领受任务后,赵海龙压力颇大,几次提出请陈德明担任课题组负责人,自己做一些辅助性的编程工作。陈德明却鼓励他说:“你尽管去做,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帮你解决。”
在陈德明手把手帮带下,几个月后,软件编程和调试工作顺利完成。最后申报成果时,课题组的同志一致推选陈德明为项目第一完成人,但他坚决不同意,当场划掉了自己的名字。
2011年,陈德明又领衔成立了“导弹突防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为争取更多的研究项目,他甚至提出,只要有项目,哪怕不要专利技术,也要抓住机会锻炼队伍。
这些年,他积极探索开放式团队建设新路子,加强与知名科研院所的联合协作,举办和参加各类研讨会,悉心指导团队成员成长成才。如今,成立不到6年的创新团队已经完成20多个科研课题,获得19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授权专利,涌现出多名在导弹武器试验领域堪当重任的领军人才。
“导弹事业‘万人一杆枪、千人一支箭’,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离不开一支过硬的团队。靶场创新靠大家,攥指成拳有力量。”陈德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