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柱国骑兵军 [原创]抗战前国军骑兵的整编及骑兵第二军始末(第二部分)

2017-1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经过几个月的整编,1935年7月30日,何柱国向军委会汇报,骑兵军整编完毕,除军部暂时未编外,其他部队整编如下:1.骑三师,师长郭希鹏,副师长张诚德.部队为:以原骑3师编选过1团后的余部编为第七团,陈大章为团长;以原骑2师编选过1团后的余部与105师骑兵团合编为第八团,团长徐长熙;以原骑1师编为第九团,团长张甲清.2.骑四师,师长王奇峰,当时未任命副师长,后任命徐良为副师长,部队为:以原骑4师师部编为师部;以原骑3师编选的1团编为第10团,团长王照堃;以原骑4师编为第11团(团长徐明山)和第12

经过几个月的整编,1935年7月30日,何柱国向军委会汇报,骑兵军整编完毕,除军部暂时未编外,其他部队整编如下:

1.骑三师,师长郭希鹏,副师长张诚德。部队为:以原骑3师编选过1团后的余部编为第七团,陈大章为团长;以原骑2师编选过1团后的余部与105师骑兵团合编为第八团,团长徐长熙;以原骑1师编为第九团,团长张甲清。

2.骑四师,师长王奇峰,当时未任命副师长,后任命徐良为副师长,部队为:以原骑4师师部编为师部;以原骑3师编选的1团编为第10团,团长王照堃;以原骑4师编为第11团(团长徐明山)和第12团(团长向瑞林)。

3.骑六师,师长白凤翔,副师长李福和,部队为:以原骑5师师部编为师部,以原骑2师编选的1团编为第16团,团长董源彰,以原骑5师2个团编为第17团,团长李崇忠;以原骑6师编为第18团,团长刘桂五。

4.骑七师,师长门炳岳,副师长刘凤岐(原骑13旅旅长),部队为:以原骑1旅一部编为师部;以原骑11旅编为第19团,团长胡竟先(原骑11旅旅长);以原骑1旅余部编为第20团,团长张植豫;以原骑13旅编为第20团,团长张春芳。

5.骑十师,师长檀自新,当时未任命副师长,后任命汲绍岚为副师长,部队为:以原暂编骑兵第10师师部与直属队编为骑10师师部与直属队;以原暂编骑兵第10师第21旅编为第28团,团长王宇疆;以原暂编骑兵第10师第22旅编为第29团,团长张景魁;以原暂编骑兵第10师第23旅编为第30团,团长张庆弟。

这些部队虽说整编了,但由于老蒋规定是有什么武器编什么部队,所以各师仍然有很大的差异,除骑七师因为是老蒋嫡系,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基本按编制编全外,其他各师均未编轻高射炮连,装甲汽车连也被缩编为一个排,至于师属骑炮连,由于只有原骑2师和骑4师各有一个,这次为了不使整编的4个东北军骑兵师感到不平,也被调出预备成立军属骑炮营。

以下就把编制和装备最好的骑七师的编制列出,让大家了解一下抗战前国军满编的骑兵师的基本情况。这些数据力求精细,是我从好几种原始资料摘选出来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师司令部

中将师长1,中(少)将副师长1,少将参谋长1,下设参谋、副官、军需、军械、军医、军法、军需、秘书、兽医等八大处,各处处长大部分为上校(为迁就现实,也有部分高级配置,也有少将处长,各团连等也有该现象,以后不一一提出),司令部共有160余人,其中军官近60人,士兵100余人,拥有乘用汽车三辆,载重汽车3辆,马匹160余匹,枪支(手枪、驳壳枪、骑枪)约90支。

二、师直属队

1.骑炮连

骑炮连设少校连长1,上尉连附1,中尉连附1,准尉特务长1,中尉观测员1;中(下)士观测军士3,中(下)士通信军士1,通信兵5(其中上等兵2,一等兵3);军需上士1,军械中士1,文书上士1,查马中士1;传令兵4(其中上等兵2,一等兵2),司号兵2(上(一)等兵),军医兵1(上等兵),担架兵2(二(一)等兵)。

骑炮连下设3个战炮排(6门75骑炮),每排设中尉排长1,炮长2(1中士,1下士),炮兵20(上等兵2,一等兵6,二等兵12),驭手6(一等兵2,二等兵4,管挽马12匹),传令兵2(上等兵1,一等兵1).

设弹药队1,弹药队设少(准)尉队长1,下士弹药车长6,驭手18(一等兵6,二等兵12,挽马36匹),传令兵3(上等兵1,一等兵2)。

另外,该连还设有勤杂兵及预备兵如下:鞍工兵2(上(一)等兵),靴工兵2(上(一)等兵),给养兵10(一等兵1,二等兵9),饲养兵3(一等兵1,二等兵2,并管理预备马匹6),下士预备车长1,驭手3(1等兵1,二等兵2,管理挽马6匹)。

骑炮连共计官兵180人,其中官8员,兵172名,乘马158匹,挽马78匹,装备手枪8支(军官用),驳壳枪17只(观测、通讯、炮长、车长等军士),骑枪62支(军需、军械、查马等军士,传令、司号、弹药通信等兵及驭手),75毫米骑炮6门。

2.轻高射炮连

轻高射炮连设少校连长1(乘坐汽车1),准尉特务长1,中尉观测员1;观测中士1,军需上士1,军械中士1,文书上士1;测高上(中)士3,测远上(中)士3,测速上(中)士3,测躲上(中)士3;通信中(下)士2,通信兵6(其中上等兵2,一等兵4);传令兵4(其中上等兵2,一等兵2,配二轮摩托车1),司号兵2(上(一)等兵),军医兵1(上等兵),担架兵2(二(一)等兵)。

下设3个高射炮排(装备20毫米高射炮6门),每排设中尉排长1,炮长2(1中士,1下士),炮兵12(上等兵4,一等兵4,二等兵4),传令兵2(上等兵1,一等兵1,配二轮摩托车1).

设弹药排1,弹药排设少尉排长1,弹药兵12(一等兵3,二等兵9),传令兵2(上等兵1,一等兵1)。

另有辅助人员为:驾驶中士9(9辆载重汽车,6辆载高射炮,3辆载弹药),驾驶兵9(上(一)等兵),这些兵分配各排。还有车工中士1,车工上(一)等兵2,铁工上(中)士1,铁工上(一)等兵2;驾驶中士9(装备载重汽车8辆,其中1辆为油料汽车,1辆为预备汽车),驾驶兵9(上等兵);给养兵11(一等兵1,二等兵10)。

轻高射炮连共计官兵155人,其中官7员,兵148名,有乘用汽车1辆,载重汽车17辆,二轮摩托车4辆,装备手枪7支(军官用),驳壳枪56只(观测、测远、测速、测躲、测高、通信、军需、军械、?炮长、车长等军士及传令通信司号弹药兵),20毫米高射炮6门。

3.装甲汽车连

装甲汽车连共计官兵140人,其中官6员,兵134名。装备装甲汽车13辆,载重汽车8辆,二轮摩托车5辆,武器方面有手枪6支,驳壳枪89支,37毫米轻型骑炮(平射炮)6门,重机枪6挺。

4.工兵连

工兵连共计官兵约185人,其中官5员,兵180人。装备马匹约230匹,全套工兵器材(侧重于架桥),还有部分自行车,武器方面装备各种枪支约120支。

5.通信连

通信连下设1排(电话排)1班(无线电信班),与团属通信排编制相似,分有线电话(8班)和无线电(1班)两类,共有官兵105人,其中官9员,兵96名,装备乘马110匹,驮马22匹,装备手枪9支,驳壳枪9支,骑枪53支。

6.特务连

编制同普通骑兵大连(详细编制在骑兵连中介绍),共有官兵240人,其中官8员,兵232名,乘马234匹,驮马33匹,装备手枪8支,驳壳枪32支,骑枪172支,轻机枪12挺,掷弹筒12具。

以上师部及师直属队编制约有1170人,其中官103员,兵约1070名。拥有马匹约1000匹,各种汽车32辆,二轮摩托车9辆,装甲汽车13辆,装备各种枪支约730支(手枪、驳壳枪、骑枪),轻机枪12挺,掷弹筒12具,重机枪6挺,37毫米平射炮6门,75毫米骑炮6门,20毫米高射炮6门。还有全套通信设备和工兵设备。

三、各骑兵团(共3个)

1.骑兵团团部

上校团长1,中校团附1,少校团附1;上尉副官1,中尉副官1,少尉司号长1;少校军需主任1,上尉军需1,中尉军需2;少校军医主任1,上尉军医1,中尉军医1;少校兽医主任1,上尉兽医1,中尉兽医1;中尉司药1,少尉司药1(为军医司药1,兽医司药1);中尉查马长1,上尉书记1,中尉书记1,准(少)尉司书2。

文书上士2;军需中士1,军需下士1;军械中士1,查马中士1,看护中士1,看护兵3(上等兵);兽医中士1,上(一)等兵兽医兵1;传令兵12(上等兵4,一等兵8);掌工兵3(上(一)等兵),鞍工兵1(上(一)等兵),靴工兵1(上(一)等兵);饲养兵、给养兵21.

合计骑兵团团部有官兵75人,其中官23员,兵52名,马匹75匹。装备手枪19支,骑枪17支。

2.骑兵团直属队

(1)迫击炮连,共有官兵约140人,其中官7员,兵约130余名,马匹180余匹,装备枪支约100余支,82迫击炮8门。

(2)重机枪连,编制有少校连长1,上尉连附1,中尉连附1,准尉特务长1;文书上士1,军需上士1,军械中士1,观测中士1,查马中士1;司号兵3(上(一)等兵),测量兵4(上等兵),军医上等兵1,传令兵4(上等兵2,一等兵2),担架兵4(二(一)等兵)。

下辖4排,每排2个重机枪班,1个弹药班。每排设中(少)尉排长1,上士排附1,中(下)士机枪班长2,上等兵4,一等兵8,二等兵8(除乘马外,每排配驮机枪马8匹),弹药班长1(下士),驭手6(一等兵2,二等兵4),除乘马外,每排配驮弹药马6匹。每排还有传令兵2(一等兵1,二等兵1)。

重机枪连还有枪工中士1,枪工上等兵2;掌工中士1,掌工兵3(上(一)等兵),鞍工兵2(上(一)等兵),靴工兵2(上(一)等兵);饲养兵3,给养兵10(一等兵1,二等兵9).

团属重机枪连,共计官兵185人,其中官8员,兵177名,马匹249匹,其中乘马193匹,驮马56匹。装备手枪8支,驳壳枪17支,骑枪126支,重机枪8挺。

(3)骑兵团属装甲汽车排,编制有中尉排长1,上士排附1,司号兵1(上(一)等兵),传令兵2(上等兵1,一等兵1)。下属装甲汽车班2,每班中士班长1,上等兵2,一等兵3,装备装甲汽车1辆,上装备重机枪1挺。第三班有中士班长1,上等兵4,一等兵4,装备二轮摩托车4辆。

另外,该排还有车工兵1(上(一)等兵),枪工兵1(上(一)等兵),驾驶中士2(驾驶载重汽车2辆,装载油料、弹药及人员),驾驶兵2(上(一)等兵),给养兵3(二(一)等兵)。

骑兵团属装甲汽车排共有官兵35人,其中官1员,兵34名。装备手枪1,驳壳枪25支,装甲汽车2辆(带重机枪2挺),载重汽车2辆,二轮摩托车4辆。

(4)骑兵团属通信排,编有中尉排长1,准(少)尉排附1;特务上士1,文书上士1,器材中士1,查马下士1;传令兵4(上等兵2,一等兵2)。

下辖:无线电信班1,有少(中)尉班长1,准(少)尉通信员5,通信兵4(上(一)等兵).

电信班8,每班班长1(中(下)士),通信兵4(上(一)等兵)(8个通信班为总机班1个,7个架设班)。

另有驭手24(一等兵2,二等兵22,除乘马外备驮马24匹)。给养兵6(一等兵1,二等兵5),饲养兵5(一等兵1,二等兵4,另备预备马匹5)。

骑兵团属通信排总计有官兵95人,其中官8员,兵87名,有马124匹(乘马100匹,驮马24匹),装备手枪8支,驳壳枪9支,骑枪66支。

3.各骑兵连编制(每团4连)

骑兵连编有少校连长1,上尉连附1,中尉连附1,准尉特务长1;文书上士1,军需上士1,军械中士1,查马中士1;司号兵2(上(一)等兵),传令兵4(上等兵2,一等兵2);军医上等兵1,担架兵4(二(一)等兵)。

骑兵连下辖4个排,每排设中(少)尉排长1,上士排附1,手马下士1,驭手3(二(一)等兵),传令兵2(上等兵1,一等兵1),每排除乘马外另有3匹马驮弹药。每排3班,每班班长1(中(下)士),上等兵3,一等兵5,二等兵5.每班装备驳壳枪2支,骑枪11支,轻机枪1挺,掷弹筒一具。

骑兵连还编有掌工中士1,掌工兵3(上(一)等兵),鞍工兵2(上(一)等兵),靴工兵2(一(上)等兵);饲养兵3(二(一)等兵),给养兵10(一等兵1,二等兵9).

骑兵连总计有官兵240人,其中官8员,兵232名;马267匹,其中乘马234匹,驮马33匹;装备手枪8支,驳壳枪32支(排附手马轻机枪手掷弹筒手),骑枪173支(军需、军械查马班长等士官司号传令驭手和列兵),轻机枪12挺,掷弹筒12具。

骑兵团共有官兵1525人,其中官79员,兵1446名;有马匹约1700匹,,装甲汽车2辆,载重汽车2辆,二轮摩托车4辆。各种枪支(手枪、驳壳枪、骑枪)1250支,轻机枪48挺,掷弹筒48具,重机枪10挺,82迫击炮8门。

整个骑兵师编制有官兵约5750人,其中官340员,兵约5400余名。编制马匹6100余匹,装甲汽车19辆,各种汽车38辆,二轮摩托车21辆,装备各种枪支约4500支(手枪、驳壳枪、骑枪),轻机枪156挺,掷弹筒156具,重机枪36挺,82迫击炮24门,37毫米平射炮6门,75毫米骑炮6门,20毫米高射炮6门。

这是平时编制,如果在战时,师一级还需增编卫生队、辎重队、修械所和病马院等机构,各团也会增编担架排,故其战时编制为6000余人。

蒋介石对骑兵第七师的补充是很认真的,经过陆续补充(也没有一开始就满编,至少要面对其他几个骑兵师,不能过于悬殊),到抗战前其部队基本满编,步枪均为全新捷克式和中正式步马枪,轻机枪也换为捷克式,重机枪都是马克沁,迫击炮全是全新的82迫击炮。骑炮、平射炮和高射炮也配备到位。更重要的是购买了德国的骑兵装具,每人都有钢盔一顶,因为这个特征被老百姓形象的称为“铁帽子师”。

至于骑兵军的其他部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如前所述基本上是有什么编什么,最后何柱国又组织了骑兵军的军部,自任军长,副军长为原骑二师师长黄显声,参谋长是安俊才,下设参谋、副官、军需、军械、军医、军法、军需、秘书、兽医等八大处,直属队为原骑五师步兵营和原骑2师和骑4师的骑炮连以及编余人员挑选而成的特务营、通信营和骑炮营等3个营。

骑兵军编成之后,大部被调到西北剿共,35年11月7日骑七师21团在吴起镇附近的青石嘴被红军击溃。10月中旬骑六师的17团、18团几乎被红军全歼。此后,骑兵军各部均小心翼翼,不敢与红军有大的战斗。

骑7师在青石嘴被击溃后,门炳岳痛下决心,改造部队,先后将副师长和三个团长都撤换,之后就对该师进行整训,他身体力行,亲自给下级军官讲骑兵战术,还经常亲自夜间查岗,下到马号查看马匹饲养情况,并要求部队公买公卖,不得乱拿老百姓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使军队风气一变,战术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门炳岳对东北军部队的腐败深恶痛绝,根本不听何柱国的命令,36年10月,门炳岳以支援傅作义绥远抗日的名义,奉调开往绥远,自此,脱离了骑兵军序列。七七事变之后,骑七师在傅作义撤出绥远回援山西之后,一时间成为绥远抗日的中坚,其与鬼子和伪蒙古军多次作战,有胜有负,最后,率军退入河套地区。

这时候河套地区的地方部队见到其军威很盛,还是响当当的中央军。好多都来投靠,门炳岳将石玉山部收编为骑兵第六师,安华亭为独立步兵第五旅,国民党中央因之也将门炳岳任命为骑兵第六军军长。

当上军长以后,门炳岳开始想当绥远省主席,并大肆活动,但随着时任绥远省主席的傅作义从山西回军绥远,门炳岳的主席梦破灭,而其收编的杂牌部队看到傅作义势力大,就又纷纷转换门庭,门炳岳也认为这些杂牌部队军纪差,不堪造就,就乐得他们拉走,于是骑六军就变成了独头蒜部队(仅有一个骑七师)。

但门炳岳和傅作义关系一直很差,39年冬,傅作义反攻包头,门炳岳被派去打援。

最后,战斗失败,双方互相埋怨,傅作义说门炳岳没有顶住鬼子援军,致使功败垂成。门炳岳说没有接到命令(当时电台出现故障),并且让骑兵打防御战是乱指挥。双方将官司打到老蒋那里,老蒋因为要依靠傅作义守绥远,只好将门炳岳撤职,将其调回中央,任骑兵监,掌管全国的骑兵训练工作。提升原副师长陈钜林为师长,同时取消了骑6军的番号。

门炳岳走后,骑7师的风气开始变坏,军官又恢复吃喝嫖赌,吃空饷的恶习,青红帮再度流行。官兵们合伙护送走私货物,从敌占区倒腾大烟。有了钱以后大家都胡吃海喝,甚至用金钱和大烟引诱当地妇女“打伙计”。战斗力直线下降,到后期,甚至一个多团的骑兵,打不过伪蒙古奇子祥的几百蒙古族武装警察。

到44年,胡宗南将该部调走,改造成胡宗南系统的部队。抗战胜利后骑7师利用鬼子留下的马匹、车辆和枪炮,扩充为编制官兵1.1万余人,240余辆车辆,7000余匹马、大量火炮的甲种骑兵师,但由于编制不合理,头重脚轻,另外,各种装备也被其他部队抢先接收。

事实上并没有编成。后来该部被缩编为骑兵第一旅,投入内战并在淮海战场上全军覆没。

骑兵军的其余4个师的下场是:

1.在西安事变中檀自新的骑10师,叛离东北军,被国民政府扩编为骑4军(其实只有一个师),该师在抗战初与鬼子一触即溃,檀自新因不听命令被国军捕杀,残部被汤恩伯改编进新成立的110师,该师在台儿庄战役中立下功勋,后成为汤恩伯主力,110师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淮海战役由时任师长的地下党员廖运周带领起义。

2.骑兵军其他部队,在西安事变中支持张学良,事变后东开整编,番号改为骑兵第二军,原骑3师师长郭希鹏,因为是张学良的嫡系,被解除兵权,调任副军长(师长由徐良接任)。骑六师师长白凤翔和17团团长刘桂五在西安事变中被张学良看中其当土匪时候的“砸窑”(攻下防守严密的地主庄园,抢劫或绑票)经验,被派去临潼捉蒋,成功后,白凤翔解职(预备新成立1个骑兵军,由其当军长),刘桂五提升骑六师师长。

但西安事变后,新骑兵军没成立,白凤翔和李福和都被调任参议,刘桂五实任骑六师师长。骑4师未有大的变动。

抗战开始后,骑兵军开入晋绥抗战,骑六师师长刘桂五协同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在固阳与日军激战,在战斗中阵亡。38年初,骑兵第4师两个团因为马匹损失后无法补充被改编为步兵师,骑4师番号撤销。骑兵第3师第9团在团长张甲清(张诚德之子)带领哗变为匪,以骑4师所余的骑10团补进骑3师,番号改为骑9团。

39年秋,由于大量马匹损失,将骑3师和骑6师无马士兵编为1个步兵旅(2个团)。39年冬,骑二军调防皖北。40年归汤恩伯指挥,何柱国被升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徐良提升为骑二军军长,但骑3师和骑6师编并为骑3师,由王照堃为师长,另外又拨了一个中央军的骑兵第14师归骑二军指挥,但其步兵旅被改编为暂编56师,拨归92军,被汤恩伯吃掉。

这时候何柱国、徐良、王照堃三人只能守着三代单传的一个骑3师。到44年徐良被升为15集团军副总司令,骑二军军长由骑14师师长廖运泽升任,王照堃被提升为副军长,骑3师师长徐长熙升任,骑二军被改造为中央军。解放战争时期,骑二军改为第96军,由廖运泽任军长,骑三师改为暂编15师,至此这支骑兵部队完全完结。

骑兵军的主要将领除前述战死沙场的刘桂五将军和被枪毙的檀自新外的归宿是:

1.抗战末期何柱国被提升为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临泉指挥所主任。日寇投降后,被内定为东北行辕参谋长,但这时其学生陈诚强烈反对,曾对蒋介石说,何柱国去东北很可能又出现一个新的张学良,不久,何柱国在一次招待美军的宴会上因喝酒眼睛不明不白的失明,以后退出了政治舞台。

2.门炳岳到重庆后被搁置,在44年一次开会途中,突发疾病,因为其从来是徒步行走,不带随从,错过了抢救时间,在山中默默的死去。

3.白凤翔抗战初百无聊赖,跟着马占山在河套一带游击,后来其向国民政府要求去敌占区搞策反,得到同意后,率数百人投敌。鬼子任命其为东亚同盟军上将总司令,但实际上并不信任他,他也不过拉拢了一些股匪,组成了不足3000人的3个骑兵师。

41年,当他策划率部反正的时候,被鬼子毒死(一说其勤务兵将其吗啡针换掉自己扎,使其感染而亡),他死后,其部下带着他的尸体反正,被鬼子截击,只有不足一个师的人逃回,在混乱中这个连睡觉都带着7支枪(2支驳壳枪,5支勃朗宁)的大枭雄的尸体被丢弃,死无葬身之地。

4.郭希鹏在抗战开始后,不甘赋闲,率领几十人深入敌后,在混乱中收容败兵5000余人,经过整训成为可以作战的部队,38年,他又率部进入绥远、察哈尔敌后,部队不断扩大,并得到绥东骑兵司令的官衔,他不断深入敌后给鬼子以打击,一时之间给日寇很大威胁。

1940年奉命改归胡宗南指挥,被调到陕西整训,部队被改为骑兵第三军,下辖骑9师、骑10师。其被任命为中将军长,但部下大部分军官被调换。军队被中央化。43年郭希鹏被调为有名无实的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部队完全被吞并。

5.李福和在抗战开始后搜罗旧部、散兵游勇和流亡学生,组成了新的军队,被国民政府授予被授予第一战区第三游击纵队番号,38年3月其率部近万人在河南林县公开投敌,任皇协第一路军军长,成为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军队现役高级军官公开投敌变节的第一人。因而一度被鬼子称为“东方佛朗哥”。但不久即被起义的部下(黄宇宙等)击毙,部队分散,一部分投靠八路(黄宇宙率领),大部分投靠国军第一战区,但随即被分割建制而消灭。

6.整编后张诚德觉得大权旁落,就脱离奉军,又重新拉起了土匪队伍,抗战开始后,其旧部骑兵第9团也在其子张甲清的率领下哗变,拉了回来,并拉拢周边土匪,组成了3个官多兵少的骑兵团。还在阎锡山处搞到了一个长城游击队的番号,以后就在晋北和察北一带过着亦官亦匪的生活,1944年在与八路军的冲突当中被击毙。其后,张甲清重组长城防共自卫军,与共军对抗,1946年夏被解放军击毙。

7.黄显声在西安事变时任53军副军长兼129师师长,西安事变后整编时,由于其是张学良的亲信被撤职,129师也被撤销番号(抗战开始后这个番号被授予共军刘伯承部)。抗战开始后他曾一度拉旧部与日寇对抗,失败后来到武汉,为张学良的获释而奔走呼号,38年春,被军统秘密逮捕,先后关押在武汉稽查处、湖南益阳、贵州息烽,最后被押送到重庆中美合作所白公馆看守所监禁,小说红岩中教小萝卜头读书的就是这个黄显声将军,他的命运也和小萝卜头一样悲惨,1949年11月27日下午,在重庆即将解放之际,黄显声在白公馆附近被特务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