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千字文 请问欧阳询《千字文》中风字的左撇是如何处理的?
其实没有特别的道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寻求变化。
书法中,尤其是行书和草书,同样的偏旁或者笔画不宜雷同,比如上下左右字的最后一笔往往要求变化,使得用笔更加丰富。隶书楷书当中字与字相对独立,更多的表现在字内笔画的多样处理,比如隶书的雁不双飞、楷书的两捺多为一正一反,越是发展到后期,这种规律性越强。反例也有,但是很少。
具体到“风”字,行书本来在左撇处就有正和反两种弧度的处理,比如
当然,这种求变之中也要求同,即“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如果变的太多,难免显得刻意和不协调。事实上如果你注意分析的话,这样的情况在这页中还有很多。
比如“枇杷”,同样是木字旁,两者就有粗细、藏露的区别,“枇杷晚”三个字最后一笔都是浮鹅钩,但笔笔不同。“梧桐”两个木字旁的处理,和“枇杷”就非常类似。对比来看,相邻(上下左右)的字,同样的结构和用笔的差异就比较明显,相对来说,“枇”和“桐”、“杷”和“梧”的木字旁就相近许多。“落叶”的草字头也是同理。像王羲之兰亭序中二十来个“之”各个不同,这种就属于比较变态的情况,不作常例。
用笔上的求变也很多,比如同样是宝盖头,“宇宙”在出钩处,一为“断接”,一为“顿挫”,相比之下“宿”和“宙”的差别就很小(主要是出钩的角度差别,和下一笔的位置有关)。再比如“张寒来”三个字,字字有捺舒展,为求变化采用了“反、正、反”的形式隔开。使得形式上更加丰富,同时又很和谐。
当然反例也有,比如瘦金
尽管楷书对字与字之间的相同笔画没有特别要求变化,但是一个字当中的重复笔画,比如“闰余成岁”的“余”也不避雷同,这样完全一致的“捺”过多的话,看久了其实是感觉有点“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