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森牌子 李灿森自立品牌 称北京“潮人”少了点(图)
玩久了,找几个理念相投的朋友建立自己的厂牌似乎是必然的去向。有了自己的牌子,设计就要肩负起一种责任,不能再是玩票。到了这个阶段,明星的个人影响力在品牌推广方面的优势就显现得更多了。国外的几位时尚猛女纷纷注册了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品牌,如GwenStefeni的L.
A.M.B和维多利亚的dVb,而在华人娱乐圈,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明星往往难以分身兼顾设计和经营,倒是玩街头的香港明星自有一套,创出的街牌既“正”又兼顾本土。
李灿森在各种风格迥异的电影里扮演配角,俨然一副“配角专业户”的姿态出现在香港电影界。他的外形决定了他成不了大红大紫的明星,但他独特的街头范儿却能代表香港街头的年轻人。李灿森的自家品牌Subcrew从起步开始就以质地好和相对便宜的价格取胜,它不像同类香港品牌那样疯狂地交叉合作,而是一心地在设计和开发服装种类上下工夫,显得十分低调踏实。
■设计阐述
北京的“潮人”还是少了点
新京报:先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自家品牌,它的设计理念和销售方式是怎样的?
李灿森:Subcrew的意思是“来自潜水艇的一群人”。因为我们一般都是在相对地下的情况下工作,工作的时候一般人是看不到也不知道的。我希望把东西呈现出来的时候再给大家看,就像潜水艇有时候也是会到地面的。
Subcrew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店,销售方式主要是放在各地朋友那里卖,内地方面,在北京、上海都有店在卖。因为我想把重心放在设计和生产方面,开店的话还是要迟一点。
新京报:Subcrew以用料好和价格便宜为卖点,这是不是意味着在设计方面的竞争力会减少?
李灿森:我并不这么觉得。因为我的牌子主要是卖给年轻人的,目标受众是15、16岁到35岁的人群。价格便宜是因为不想太多人买不起,因为香港有一些学生非常喜欢街头打扮,但是没有太多钱。而且我希望自己的商品更具实用性,而不是让人买来收藏或炒价格的。
新京报:你认为你的明星身份给你的品牌带来的影响大吗?
李灿森:会有一些影响吧。因为我也算是公众人物,有的时候会在公共场合出现穿着自家品牌的衣服,当一当免费模特。这样的话,就会让我的牌子少一点刻意的宣传和广告。至于买我东西的人是不是都是喜欢我本人,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考察。
新京报:作为一个设计者,会不会希望大家忽略你的明星身份,而专注于注意你的设计?
李灿森:这是当然了,作为一个设计者,我非常希望大家专注于我的设计。至于我的明星身份和设计者身份,我一直都希望两者能够平衡。
新京报:前段时间你为宣传《夜。上海》来到了北京,对北京街头潮流界有什么看法?
李灿森:我在北京的时候喜欢去东四逛,那里有几个挺不错的小店。对西单的印象不大好,因为假货太多,只要是能红起来的品牌,立刻就会有假货。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有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了。对于假货我挺头疼的,不过想想什么样的人都要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嘛。
我还去过工体北门的MIX和VICS玩,觉得那里的年轻人都很“潮”,但是比起香港来说,这种人还是少了点,呵呵。
新京报:在演员身份外,你的“潮人”身份被传播得更多,你更认可自己的哪个身份?
李灿森:做演员是我的本份,但有的时候我会把兴趣带入我的工作,我是一个喜欢打扮的人,会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去宣传或者做其他的工作。这样的话我才会感觉自己是自己生活的导演。
其实艺人的生活真的让人觉得没有什么安全感,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让别人挑,太被动。在演戏之外,我时常会觉得无聊。这时候只好利用自己的爱好来充实自己,尽量让自己变成一个不那么懒惰的人,所以我通过设计和自创品牌的方式来让自己保持一种有冲劲的状态,算是追求自己理想的方式吧。
■专家发言
不限量就没卖点
●叶琪峥 FTD观潮网主编
我不知道李灿森卖的东西价格到底有多便宜,看起来他的品牌比起那些炒限量的牌子更符合街头文化一些。不过这样很有可能卖不动和赚不到钱,因为不是限量版就没有卖点,那产品本身就不突出了,香港这样的牌子太多了。
毕竟生产数量有限,跑不了量就没钱可赚,然后就没办法推新产品。不过他们如果纯粹是玩,从设计服装和经营品牌中获得乐趣,那我也没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