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公历史上是谁 楚南公(战国时期楚国隐士)

2018-10-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战国时楚国道家隐士.楚国自郢都沦陷至最后灭亡的半个多世纪里,楚国曾三度迁都:公元前 278 年,楚失鄢郢后,楚顷襄王东迁都陈城;公元前 253年楚考烈王向东北转移,以钜阳为楚之陪都;公元前 241 年,楚考烈王迫于秦兵威再向东北转移,迁都于寿春.楚南公历史上是谁 楚南公(战国时期楚国隐士)这样楚国的都城逐渐远离原来楚文化中心而愈来愈接近齐国地域.而齐国道家思想文化甚嚣尘上,早期的道家近于刑名,而晚期道家则近于神仙.神仙家本起于燕.齐之地.至楚国于顷襄王之时东北保于陈,其地既接近于道家的发源地(郢

战国时楚国道家隐士。楚国自郢都沦陷至最后灭亡的半个多世纪里,楚国曾三度迁都:公元前 278 年,楚失鄢郢后,楚顷襄王东迁都陈城;公元前 253年楚考烈王向东北转移,以钜阳为楚之陪都;公元前 241 年,楚考烈王迫于秦兵威再向东北转移,迁都于寿春。

楚南公历史上是谁 楚南公(战国时期楚国隐士)

这样楚国的都城逐渐远离原来楚文化中心而愈来愈接近齐国地域。而齐国道家思想文化甚嚣尘上,早期的道家近于刑名,而晚期道家则近于神仙。神仙家本起于燕、齐之地。至楚国于顷襄王之时东北保于陈,其地既接近于道家的发源地(郢陈东面距老子家乡苦县百余里,东北距宋都商丘也不是很远。

楚南公历史上是谁 楚南公(战国时期楚国隐士)

)而且比以前大大地接近齐国。这种道家思想文化便开始迅速影响偏安一隅的楚国。又因为此时的楚国政治江河日下,当权者醉生梦死,寄人生理想于虚幻者渐多,所以神仙家思想得以流行。

道家虚静无为的思想和方士们求生久世的那一套东西,便结合起来开始风行,于是道家、神学家这两种思想的结合,形成了楚国末期思想领域里的一大特色。

楚南公历史上是谁 楚南公(战国时期楚国隐士)

道家开始带有神学家占验、预言的习气,在楚国末期最著名的是南公,《史记·项羽本纪》有记载:“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也给屈原以后大多楚国晚期作家的作品上蒙上一层道家色彩[1] 。

《史记·项羽本纪》:“故 楚 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 裴骃集解:“ 徐广 曰:‘ 楚 人也,善言阴阳。’ 文颖 曰:‘南方老人也。’” 宋 苏轼 《竹枝歌》:“千里逃归迷故乡, 南公 哀痛弹长铗。”

楚南公贡献编辑

南公著《南公》[2] 三十一篇,可谓为阴阳家学派中之大家。(详见词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