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吉他谱 罗大佑北大开讲 分享30年离家感悟感动学子
12月22日,音乐职人罗大佑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Art Insight大师课的邀请,在阿里巴巴报告厅举办了“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罗大佑-北京大学大师讲座,详细诠释对家的解读,以长者姿态与学子探讨离家故事尽显大师风范!现场同学们更是热情高涨,深受讲座内容吸引。
大师阐述离家概念,展现万千游子离家心绪
北大光华艺术与管理研究中心举办的Art Insight大师课曾邀请世界顶级艺术家及学者分享思想,此次特邀罗大佑分享人生经历中对音乐梦想的追求和坚持,为北大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大师课。
此次讲座特别邀请到著名乐评人、北京青年广播总监伍洲彤与罗大佑老师进行对谈,罗大佑也特地请来多年好友陈章良教授作为引言人。
在讲堂上罗大佑分享了对家的感悟:我们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家里,但却很少会去提及。可能是太过亲切的事物反而会容易被忽略掉吧,虽然如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但和家的距离也从步行变成了飞行。远离家乡的游子们,除了要克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要克服的是地域上的差异。
罗大佑分享离家感悟 《鹿港小镇》尽显思家之情
离家的话题总能在不经意间引起大家的共鸣。现场的同学们大多也是第一次独自离家在外求学,这其中成长的适应过程通常是年轻人不愿吐露的心声。谈及离家,罗大佑可谓深有感触。在许多城市间辗转的生活体验让他的创作更加贴近时下心境。
罗大佑的歌声陪伴着这些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成为他们前进拼搏道路上的动力和慰藉,同时也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提起“家”,现场同学们最先想到的便是《鹿港小镇》。谈及创作历程,罗大佑笑言:“在写这首歌的时候还没有到过鹿港。”爱是矛盾,但也是自我挑战,家是最小单位能找到最多爱的地方,“当年在台中念大学,刚开始回家是坐火车,父亲送到火车站在月台上面送别,才意识到父母在一天天老去,家里的电视机、木板床也变得陈旧。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但我们没办法左右时间与时代的变化,能做的就是保护好我们内心的“鹿港小镇”。
乡愁是大家平时不会讲出来 但却太重要的一件事
大家熟知的诗人余光中先生在2012年被北大聘为驻校诗人。余光中先生上承中国文学传统,旁采西洋艺术,一生执着于艺术创新,罗大佑的另一音乐作品《乡愁四韵》便是由余光中先生的诗作谱曲而成。余光中说:罗大佑谱曲的《乡愁四韵》是一首游子不敢轻易打开的“楚歌”。
现场提及余光中先生,罗大佑的思绪仿佛也飘回到了当年初读《乡愁四韵》的时刻。罗大佑在大二的时候看到这首诗深受感触,所以便谱了曲:“乡愁是大家平时不会讲出来,但却是太重要的一件事。”当我们离开家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自己已经离开家了,也许以后很少或者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了。但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家”一定不是牵绊的代名词,而是坚实的后盾——一个无论你何时回头,都默默守护在身后的地方。
学生争睹大师风范,献歌、合影“老少”互敬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上也挤满了同学们。每当罗大佑与同学们互动时,同学们都纷纷热情回应。讲座中罗大佑有向同学们发问“幸福和快乐的定义是什么?”时,有一位同学的回答颇为有趣:“幸福就是每天能听到大佑哥的歌,快乐就是刚才大佑哥进门时我的那声尖叫吧。”引得现场笑声连连,而罗大佑对于幸福和快乐的定义则是:“幸福往往是不需要笑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快乐则是随时随地的开怀大笑。”
现场北大的同学们也带来了彩蛋送给罗大佑——北大吉他社将罗大佑六首经典歌曲《闪亮的日子》、《滚滚红尘》、《光阴的故事》、《恋曲1980》、《野百合也有春天》和《家Ⅲ》编成歌曲串烧现场演唱,用歌声向音乐前辈罗大佑致敬。讲座的最后,罗大佑还特别邀请现场全部同学一起大合影,并主动起身组织同学们拍照时记得笑起来,现场更是圈粉无数。
长江后浪推前浪,尽管时代瞬息万变,但对音乐的执着与信仰却始终延续。希望当代的年轻人保持年轻时对音乐的初心,不惧压力勇敢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