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名家故事 李中梓治疗眩晕经典故事
古人云:"医之有案,如弈者之谱,可按而覆也。"学医之人又怎么能不读医案呢?
【案例】
新安吴文邃,眩晕者三载,战慄恶寒,居帏帐之内,数妾拥之,当五月而向火。干姜、桂枝屡投,病势日剧。千里延余。为诊其脉,浮之细小,沉之搏坚。是郁火内伏,不得宣越也。以山栀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一钱五分,柴胡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五片,乘热亟饮之。
移时而恶寒少减,再剂而辍去火炉,逾月而起。更以六味丸加知、柏,人参汤送,两月全安。所以知文邃病者,虽恶寒而喜饮热汤,虽脉细而按之搏指,灼然为内真热而外假寒,热极反兼胜己之化。以凉药热饮者,内真寒而外假热之剂也。
【解析】
从这个案例上来看,主诉是眩晕三年,战栗恶寒,五月向火。治病经过是服用了不少姜、桂温热之剂,病势日盛。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是用药没有对证。从症状的总体来看,战栗恶寒,病理性质应该属于寒,而五月间都还要烤火,病理性质也应该是寒,然而服用姜、桂等辛温散寒之品,病情反而加重,这是为何?再看其脉象,浮取细小(脉搏浮而无力,可以初步判断为表虚证),沉取搏坚(脉搏沉而有力,可以初步判断为里实证),仔细推敲,这种脉象、这种证候迷雾重重,似乎矛盾较多,但仔细理清思路,便会发现,这原本就是表虚里实,内热外寒,郁火伏于内,难以发于外。
李中梓自己对此医案有"虽恶寒而喜饮热汤,虽脉细而按之搏指,灼然为内真热而外假寒,热极反兼胜己之化"的论断,而处以黄连解毒汤去黄芩之凉药,加柴胡、生姜发散之品,寒热之中,加以甘草调和药性,乘热服用,凉药热服,对待真热假寒,可谓是恰到好处。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火郁发之"的说法。而此证若是屡投姜桂等药,不仅不能发越郁火,反而会导致内火更甚。李中梓以栀子、黄连、黄柏取黄连解毒汤之意,加柴胡、甘草、生姜,一方面清热解毒,另一方面,发散郁火。本方中,栀子清解郁火,柴胡升解透邪,生姜发散解表,此三药将成为解决此证的关键。
解决了真热假寒的证候,然后解决眩晕的问题,李中梓以六味丸加知母、黄柏,用人参汤送服,两月痊愈。六味丸滋补肝肾,加知母黄柏的用意在于黄柏之苦寒泻热补水涸燥,知母之苦寒泻肾火,补中有泻,再加上人参汤安神益智,全方对于此案眩晕必有良效。
解读到此处,仍然有人心存疑惑,这眩晕究竟是因何而起,究竟病位病性如何?似乎没有厘清。关于这方面的原因,可从案例中"居帏帐之内,数妾拥之"一语得到启发,色欲过度,损伤下元,导致肝肾亏虚,所以用六味丸滋补肝肾是有的放矢的。
【心语】
每次梳理古代名医医案时,就仿佛是在与名医对话,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并将名医经验用诸临床,如醍醐灌顶、格外亲切。
如果能从医案中能够读懂仲景所说的"病脉证治",那将在临床中一日千里,如有神助。
字士材,号念莪。明末著名医学家,本县惠南镇人。李中梓出生于书香门弟,父亲是万历己丑进土。中梓幼年擅长于文学、兵法,但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儒学医。他悉心钻研当时医学界的张、刘、朱、李四大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
中梓在医疗上注重脾肾治理,江苏金坛有一名医王宇泰,年已八十,患脾泄,根据一般医理,泄病宜补,岂知愈补病势愈重,他便求教于中梓,中梓问明病源后对他说:"你体肥多痰,愈补愈滞,病当然不会好了。应反其常规,用迅利药荡涤之。"于是用巴豆霜给老医生服用,果然泄下许多痰涏,病也就好了。
他注重实践,不墨守成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病很有研究,时人称为神医。有个叫鲁藩的人,得了一种怪病,在盛暑的大热天,虽将房门紧闭,床上悬挂帐帷,身上又盖上三重貂皮被,还不断地喊冷。李中梓观察病情后,诊为"伏热病"。
古人用‘传水灌项法"治疗,中梓变通一下,改服石膏三斛汤,他开了三帖药,第一帖服下,病人去掉貂皮被;第二帖服下,病人让去掉帐帷;第三帖服下,病人又叫将门窗打开,只见他大汗淋漓,热气蒸腾,毛病痊愈。
还有个姓鞠的人,也得了一种怪病,发病时,伴有高热,在胡言乱语中,竟能说出室外所发生的事情,屡试屡验,经李中梓观察后,诊为"离魂"病。施药后,高热消退,呓语中止,恢复了清醒的状态,不久,病症消失。
李中梓的医学著作甚丰,主要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伤寒括要》、《删补颐生微论》、《诊家正眼》、《病机沙篆》、《本草通元》等书,文章简明通俗,流传甚广。由他多次删补的《颐生微论》风行于时,尤以《医宗必读》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习学中医者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