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坤被重要领导看中 "九姐"杨丽坤的悲喜人生 曾出演《五朵金花》《阿诗玛》
编者按:上个月,我们收到一封很特殊的来信,来信者叫杨克伟,大多数人可能并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另一个名字云南人应该都很熟悉:杨丽坤。而杨克伟就是杨丽坤最小的胞弟。杨克伟在信中说,很多人想去探访参观姐姐的故居纪念馆,但不清楚在什么地方,所以他想通过媒体做个介绍。以此为契机,我们对杨丽坤的"传奇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 实习生赵泉鉴)"电影中的人物和她现实中的人生,奇妙而无奈地重叠在了一起。她容貌美,心灵也美,成名后很低调,不趋名利,一生大喜大悲。"
距离电影《五朵金花》上映,已经近60年。女主角"金花"的扮演者杨丽坤,也已经离开17年。
昆明,白龙路。杨丽坤最小的胞弟杨克伟的家就在这里。他有着一双与杨丽坤像极了的眼睛,杏仁眼,双眼皮,眼珠乌黑。电视机前放着一张彩色阿诗玛剧照,隔着玻璃框,穿着撒尼人装束的阿诗玛背着小竹筐,灿烂地笑着,望向远方。当年在云南省歌舞团门口擦着玻璃的时候,大概也是凭借着这样一双清澈的眼睛,杨丽坤获得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王家乙的垂青,获得"副社长"金花一角。
杨丽坤,是云南最美的"女儿"。
轶事 曾想拒演《五朵金花》女主
尽管杨丽坤一生只出演过《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两部电影,却在中国亿万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至今,谈起云南,"阿诗玛""金花"仍旧是热度很高的词汇。
但在杨丽坤的弟弟杨克伟看来,《五朵金花》是喜剧,是姐姐辉煌的一面,《阿诗玛》是悲剧,是姐姐低落的一面。一喜一悲,恰恰是姐姐的一生写照。
杨克伟回忆,杨丽坤自小就爱跳爱唱,展露出良好的文艺天赋,12岁时,杨丽坤就被当时的歌舞团长一眼看中,系着红领巾进入了云南省歌舞团,并逐步成长为团里的台柱子。"杨丽坤醉心文艺,而且又有天赋,练歌练舞都很快,当时团里为她安排了不少独舞曲目。"杨克伟言谈间不无自豪之意。
1959年,国家开始筹备拍摄十部反映人民生活的影片,其中便包括广为人知的《五朵金花》。导演到歌舞团选角时,清新秀丽的杨丽坤抓住了导演的眼球。"杨丽坤不做作,特别有镜头感。"凭借这种天然的气质,歌舞团出身的杨丽坤击败众多话剧团出身的演员,一跃而成为《五朵金花》的主演。
"但当杨丽坤得知自己获得公社副社长金花这一角色时,她曾经推辞过。当时她是五朵金花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又没有任何电影演出经验,她很担心无法胜任这一角色。但导演非常坚持,认为她的纯真不造作非常符合角色气质。"
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交口称赞,杨丽坤也成了云南本土出身的著名演员,获得了诸多领导人的接见,并且参与了第二部反映云南风情的电影《阿诗玛》的拍摄。
姐弟情 补贴都为家人买东西
尽管杨丽坤已经离开17年,但作为最小的弟弟,杨克伟总是记得姐姐爱着家人的每一个细节。杨克伟回忆:"姐姐一直是一个顾家、重感情的人。在困难的岁月,姐姐坚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抽出为数不小的数额,寄回家中补贴家用。"杨丽坤参加工作早,对于一个年岁尚小的孩子来说,时时刻刻念及家人实属不易。杨丽坤的二姐就曾经说,自己的九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 当时歌舞团到越南表演,杨丽坤用自己的补贴买了三件东西:一个热水袋--给有胃病的二姐暖胃用,一块当时国内少有的塑料桌布,一罐奶粉--给家人补充营养。"稍顿,杨克伟补充,"别的演员呢,全是化妆品!"
上世纪60年代,杨克伟生了重病,急需用血。"在医院血库缺血的情况下,是姐姐为我输了血。这是一个姐姐对弟弟的深深关切。"提到此事,杨克伟显得颇为动容,"我的身体里流淌着姐姐的血液。"
铭记 "想拍一部关于姐姐的电视剧"
在《阿诗玛》上映之后,杨丽坤的命运从银幕明星开始急转直下。对于那段岁月,杨克伟不忍谈得太多。
2000年,杨丽坤在上海家中去世,她的离去引发了云南人的深切怀念。"人们对她最多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可惜。"杨克伟说。杨丽坤的骨灰被分作两部分,一部分葬于上海,一部分归于故里。"在迎回杨丽坤骨灰仪式上,很多人眼含热泪。"这是人民对于一个艺术家最高的献礼。
尽管杨丽坤去世了,家中后辈子弟却仍然怀念着这位亲人。杨克伟的女儿就曾经撰文怀念自己的姑姑,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我始终未能见姑妈一面,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我为有这样的姑妈自豪。"
曾经的"云南女儿"已逝,但她的印迹难以磨灭。杨克伟说,自己余生的心愿,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曾经有过这么一位杰出而善良的人物,"有机会的话,我想拍一部电视剧,介绍家姐的一生,讲述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