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雪的歌 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的赤胆忠诚 大家眼中的王飞雪
新华网长沙6月25日电题: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的赤胆忠诚——大家眼中的王飞雪
王楠楠、王经国、张术华
在北斗问天的征程上,每一个耀眼的年轮、每一座矗立的丰碑,都镌刻着一个名字:王飞雪。自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定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飞雪投身北斗事业已经20年。
1984年10月1日,13岁的王飞雪被天安门广场阅兵式中科技方队的“银河”彩车吸引了。从此,科技梦、“银河梦”在他心中深深扎根。1988年,成绩优异的王飞雪放弃被推荐上北京大学的机会,选择了向往已久的国防科技大学。20年来,王飞雪始终胸怀强军兴国梦想,长期奋战在我国卫星导航事业的最前沿,和团队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5年,王飞雪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他把项目经费交由团队统一管理使用。王飞雪不仅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也同样激励了别人。此后,不论团队如何发展壮大,项目如何增加,成员换了多少茬,大家都坚持经费集体统一管理,保证都花到“刀刃”上。2012年,北斗团队潜心10年后首次报奖,王飞雪和团队研究决定,报奖时每名领导只报一项,其他的全部让给年轻人。
在王飞雪办公室的角落里,常年放着一个行军床。这张行军床见证了他攻关克难的日日夜夜。一次项目申报,大家连续十几天加班至凌晨。看到大家疲惫的样子,王飞雪劝大家回去休息。凌晨4时,团队成员李鹏鹏起床上厕所,发现王飞雪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原来,他把大家劝回去,自己却留下来彻夜工作。就这样,王飞雪在10天内修改了10多个项目的3000多页文档。
王飞雪的旅行箱就放在他的办公室里,他一年平均有200天是在出差。有一次技术攻关,王飞雪奔波在试验场地中连续3天没有睡觉,最后晕倒在途中。
“王飞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他一以贯之的品德是分不开的。”王飞雪的中学老师杨闽说。有一年,王飞雪抽出3天时间回家乡探亲,来回路上就花掉1天时间,他硬挤出了1天时间去探望自己的小学和中学老师。
在同事和学生心中,王飞雪是一个标准“暖男”:对家人温柔呵护、对同事关心帮助、对学生悉心指导。一次出差,王飞雪答应要给儿子带一份礼物,可是几天几夜的繁忙工作让他完全忘记了这件事。在同事的提醒下,王飞雪终于在返程的火车上记起了对儿子的承诺。惭愧的王飞雪立即给妻子打电话,请妻子帮忙准备一份礼物来“冒充”自己买的礼物。
一次,中心新来了一批硕士生,不巧王飞雪正在开会。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导师,新生们都很紧张,在会议室门外不停张望。王飞雪向与会人员解释了一下,暂停了会议,走出会议室与学生们打招呼。会议结束后,同学们的微信上都弹出了一个好友申请,原来,王飞雪通过中心教学办要来了同学们的电话号码并一一添加微信好友。熟悉王飞雪的性格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王博”“王师兄”。
王飞雪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感召着一茬茬年轻人逐梦北斗。2013年,北斗团队荣获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特别奖”。
当王飞雪成为卫星导航领域的知名专家后,许多大企业纷纷发出邀请函,许以配备个人实验室、研发队伍和百万高薪等优厚待遇,王飞雪都婉言谢绝。
“我的知识是在部队院校学的,我的奋斗方向是卫星导航事业。我的青春属于军旅,我的人生属于国家。”王飞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