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楚丘 齐桓公率领诸侯兴兵伐楚后订立召陵之盟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大诸侯纷纷挑战周天子权威。先是郑国郑庄公玩了个“周郑交质”,一度成为“春秋小霸”,后来就是春秋五霸。齐桓公就是这春秋五霸之首,他曾经率领诸侯攻打楚国而后订立盟约。齐国为什么兴师动众讨伐楚国呢?
其时,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已在事实上确立,而其所依赖的武器,一是齐国改革之后的经济实力,二是“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在此前大部分时间里,中原诸侯都沉陷在相互搏杀之中,将所谓的亲情戚谊抛诸脑后;而在“南夷北狄”的夹攻之下,诸侯们出于共同利益的需求,才空前地团结在霸主旗下,一致对外。这是大的时代背景。当然,诸侯伐楚,还有切近的原因,就是楚国一心北上争霸。
齐桓公
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前后,楚国战车出现在中原大地上,目标是四战之地的郑国,彼时整个中原一片混乱:齐国、宋国、曹国忙于抗狄救邢、卫,晋国陷入新一轮内乱,虢国与犬戎相斗……从这一年开始,楚国乘中原混乱之机,三年之中连续三次攻打郑国,而郑国三次皆败。
虽然郑国几次打算向楚国屈膝求和,但齐桓公始终没有放弃郑国。楚国三次伐郑,姜小白即三次召集诸侯会盟,谋救郑国。第一次是柽(宋地,在今河南省淮阳西北)之盟,第二次是贯(宋地,在今山东省曹县南)之盟,第三次是阳谷(齐地,在今山东省阳谷县北)之盟。
第一次会盟没什么好说的,参加者都是中原诸侯,诸如齐、宋、郑、曹、邾之类,但后两次会盟时,却出现了两个稍显陌生的国家,江国(嬴姓,在今河南省息县西南)与黄国(嬴姓,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
江、黄作为淮河流域的小国,此前很长时间内都是楚国的附庸,如今它们赫然出现在齐国主持的盟会上,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成就已经越过中原,在淮河流域发生了重大影响,以至江、黄倒向齐国的怀抱;其二,在平定了北方的戎狄之难后,以救郑为契机,齐桓公即将发起对楚国的攻势了。
于是有了周惠王二十年(前657年)阳谷之盟后的“蔡姬荡舟”事件。齐桓公以蔡姬荡舟惊吓到自己为由,命人把她送回了蔡国。这个听上去十分牵强的理由让蔡穆侯姬肸大为光火,所以妹妹回来不久,他就自作主张把她嫁给了别人。
在那个时代,所谓“贞节”的观念并不明显,改嫁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可问题在于姜小白虽然把蔡姬送回了蔡国,并没有声明解除婚姻关系,名义上蔡姬仍然是齐桓公的夫人,这惹怒了齐桓公。以及由此顺理成章出现的齐、鲁、宋、陈、卫、郑、许、曹联军伐蔡。
讨伐蔡这样的小国,动用八国联合显然是太奢侈了。蔡国毫无还手之力,迅即崩溃。照理说,大败蔡国,教训蔡肸一顿也就够了,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联合军离了蔡国,并没有北返,他们继续向南,一路进军到了楚国的陉地。
召陵故城遗址
至此,看似事出偶然的“蔡姬荡舟”一事,似乎可以赋予一种全新的解释,说起来,简直就是一套连环计:齐桓公与蔡姬泛舟,是为了找茬把她送回蔡国,以激怒蔡穆侯姬肸做出不理智的反应,然后以伐蔡为借口,顺势南下伐楚。伐蔡是掩护,伐楚才是齐桓公的根本目的。
显然,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因为它太过“理想化”,任何一个步骤出错都会导致全盘计划落空,比如,姬肸不让其妹改嫁怎么办?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自从“息妫过蔡”事件之后,蔡国很长时间内都是楚的属国,蔡肸也是唯楚国马首是瞻,齐桓公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若要讨伐蔡国,并不需要绞尽脑汁找什么借口。
无论如何,“蔡姬荡舟”一事恰好发生在齐桓公伐楚前的敏感时刻,就很难说它与伐楚没有联系。或许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如下:“蔡姬荡舟”的确事出偶然,但齐桓公利用了这件事,以伐蔡做借口,乘机伐楚。也正是因为这样,八国联合军的行动一开始并未引起楚国的注意,故而能够长驱直入楚国境内。
最终,中原联军的这次大规模南征结束于召陵之盟,这是齐桓公一生中最重要的会盟之一。虽然这次会盟的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但显然是达成了和平协议,八国联合军撤军回国,楚国也不再北上攻伐。
当然,这个协议并未发生太大作用,楚国不久又挥师北上,置盟誓于脑后。但对于齐桓公来说,召陵之盟却意义重大,因为在他的领导下,中原诸侯完成了对南方楚国的胜利,尽管这只是一次象征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