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故居 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

2018-08-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4月22日我们离开杭州便来到绍兴.绍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到了浙江必游绍兴.三年前与老伴专程到绍兴自驾游,城里城外的景点基本上都游遍了.这次考虑到冀平.赵岚从大洋彼岸回来一趟不容易,于是又陪着他们游览了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沈园.东湖和兰亭,到了兰亭,我就要带冀平夫妇一起去拜谒王阳明墓.王阳明故居 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王阳明墓距离兰亭仅2公里,一边是游人如织,一边还是那么冷落.进入 墓园,踏着石阶向上墓地攀登,上次见到的记载日本人捐资修墓的石碑却不见了.大概觉得让外国人出资修中国古

    4月22日我们离开杭州便来到绍兴。绍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到了浙江必游绍兴。三年前与老伴专程到绍兴自驾游,城里城外的景点基本上都游遍了。这次考虑到冀平、赵岚从大洋彼岸回来一趟不容易,于是又陪着他们游览了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沈园、东湖和兰亭,到了兰亭,我就要带冀平夫妇一起去拜谒王阳明墓。

王阳明故居 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

王阳明墓距离兰亭仅2公里,一边是游人如织,一边还是那么冷落。

进入 墓园,踏着石阶向上墓地攀登,上次见到的记载日本人捐资修墓的石碑却不见了。大概觉得让外国人出资修中国古人的墓有些难堪,但撤掉石碑就不难堪了吗?无异于掩耳盗铃。瞻仰过王阳明墓,从上面下来,台阶上碰到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询 问,是重庆人,在兰亭打“摩的”进来的。转过身去望着他独自一人走上去的背影,心里蓦然生出了希望,王阳明点燃的“心学”之灯是不会灭熄灭的。

王阳明故居 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

离开王阳明墓园,便朝余姚市王阳明故居前进。王阳明故居位于余姚市阳明西路以北的武胜路西侧。停好车,便看见一座新建的石坊,重檐歇山式,四柱三间,五踩斗拱,雕刻还算精细。坊额刻着“新建伯”三字,下面有一行小字“特进光禄 大夫柱国新建伯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守仁”。

王阳明故居 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

牌坊后面是一片广场,广场中央立着王阳明雕像。只见王阳明头戴重冠,身着紧身长袍,腰间挂着一柄长剑,文弱儒生不失武将风度。旁边有块石碑,上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守仁故 居”。雕像背后是一道砖墙照壁,绕过照壁便是王阳明故居大门。

进门是一条长长的巷道,地上铺着古旧石板,在粉墙黛瓦的映衬下,显得古意 昂然。巷道尽头是轿厅,是王家人出门坐轿之处。走过轿厅,是一座砖雕门楼,门楼后面是庭院,院中三间高大的平房是“寿山堂”,那里是王家会客和议事处。

寿山堂檐下挂着一块横匾,上书“真三不朽”四个大字。“真三不朽”是后人对王阳明的高度评价,儒家倡导的人生三件大事:立功、立德、立言,王阳明样样做到 了,并且千年流芳,百世不朽。廊柱上挂着对联:“兴教育人千秋师表;经文纬武百代楷模”,也是对王阳明一生业绩的褒奖。

走进寿山堂,堂上高悬一块篆书匾额“吾心光明”,当代著名书画家刘江先生所书。有史料介绍,王阳明临终时,众多学生陪侍于侧,弥留之际,其鼻翼微微颤 动,有学生轻声问:“先生可有话交待?”王阳明微睁眼角缓缓说道:“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说完闭上眼睛悄然而去。寿山堂上摆着几付明式靠椅和茶几,屏风正面挂着王阳明画像,两侧配有对联“溯姚江一派斯为正印;集心学大成共仰宗师”。两侧庭柱上还有对联“时雨湿殊方,莫必予宫黔石洞;瑞云荫故里,拟之彼殿鲁灵光”。

上联说的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故事。王阳明28岁考中进士,先后授刑部主事、兵部主事。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权,借故逮捕了南京给事中戴铣等22人,王阳明上疏论救,触怒了刘瑾,被廷杖四十,远谪贵州龙场驿当驿丞。

到了龙场的蛮荒之地,王阳明创办书院,为当地百姓送去了汉文化,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有一天,驿站来了一位吏目(掌管官府文书的小吏),带着儿子、仆人住了一宿。次日,王阳明听说吏目等三人先后死于荒野,便说服仆从,扛起锄头,动手埋葬了三位死者,并写了一篇感人的《瘗旅文》(该文被收入《古文观止》),文中有首挽歌: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

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

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

达观随寓兮,莫必予宫;

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异域殊方”指远离中原的偏僻之地。上联“时雨湿殊方”,将远谪龙场办学的王阳明比作为蛮荒之地的百姓带来福音的“及时雨”;上联后半句“莫必予宫”(歌词最后第二句),意思说“达观的人到处可寄寓,不必固守家园。

”反映王阳明远谪贵州时的人生态度。“黔石洞”是王阳明当年在龙场住过的山洞,后人为了纪念他,命名为“阳明洞”。下联“瑞云”指王阳明出生的楼,叫“瑞云楼”。王阳明去世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朝廷诏赠王阳明“新建侯”(原为新建伯),谥文成;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朝廷又下诏将王阳明附祀孔庙,正式列为我国儒学的传承人之一。

下联后半句“拟之彼殿鲁灵光”,将余姚“寿山堂”比作山东孔庙的殿堂。

  寿山堂东面是“龙山公”卧室及家塾。有介绍说:龙山公是王阳明的父亲王华。 王华(1446—1522),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又称龙山公。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历任少詹事兼侍讲学士,礼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封新建伯。

走过寿山堂,后面是个庭院,院内有五间重檐硬山式楼房。正中一间门头挂着 “瑞云楼”匾额,外侧是廊柱上的对联“立功立德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里侧是大门两边的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

外墙上镶着一块石碑,上刻一篇《瑞云楼记》。石碑是余姚市文管部门新刻的,碑文落 款:“明钱德洪撰文”。钱德洪,嘉靖十一年进士,王阳明最得意的学生和教学助手,人称“教授师”,对王阳明“心学”的传播及其民间化起了很大作用。

《瑞云楼记》记述的是王阳明诞生时的传奇故事:有一天,王阳明的祖母在睡梦中听见鼓乐齐鸣,并见一位天神绯袍玉带,怀抱婴儿从天而降。天神说,此儿送你为子。祖母说,我已有子,给我作孙子吧。

天神点头同意。这时,忽听得儿媳房中婴儿啼哭。起床看时,庭院中尚有天神离去的鼓乐之声。祖父感到奇怪,为新生儿取名“云”,并将婴儿出生的楼起名“瑞云楼”。王阳明长到5岁时还不会说话,却能默记祖父读过的书。

有一天,一位道士前来为小孩斋戒。祖父推说天机不可泄漏,遂依据《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为孙儿更名“守仁”,不久孩子就会说话了。瑞云楼本租自莫氏,王华得中状元后,在余姚龙山里择地建新居,此楼转租给了钱家。明弘治九年(1496年)碑文作者钱德洪也降生此楼,实在是一种巧合。现代人读这段碑文,相信的大概不多了。

瑞云楼底层是“王阳明生平事迹陈列”,以大量文字、古籍和画像资料介绍王 阳明曲折而传奇的一生。明成化八年(1742年)王阳明出生于余姚城内瑞云楼,在家乡接受启蒙教育,11岁时随父亲王华进京读书。少年王阳明聪慧敏达,志向高远,在读书之余,常练习骑射,15岁时登上长城,出游居庸三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王阳明对儒家经典的学习经历了“为学三变”才逐步找到方向。先“泛滥于词章”,后学朱熹“格物穷理之学”,再“出入于佛老”。后来王阳明被远贬至贵州龙场,经过生死考验,他才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王阳明“龙场悟道”是一次九死一生的艰难历程,赴龙场途中,刘瑾派锦衣卫前来追杀,王阳明得到消息,制造假象,伪装落水而亡,躲过了追杀。

到了贵州龙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仅能在岩洞内安身。如此恶劣的环境,其意志并未消沉。他常常静坐洞中,以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与宋代大儒朱熹的学术思想进行对比,渐渐觉得朱熹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并不符合人们的真实想法。

王阳明说,圣人之道是什么?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事物。

他的众多弟子对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时说:“南山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道:“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于是,他写下了《训龙场诸生》,向弟子讲述他悟道的心路历程。七年之后他回忆到“龙场悟道”经历时说:“守仁早岁业举,溺于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音聂,意为疲倦),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

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江河而放诸海也。

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我手头有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家三郎编著的《唯心有道:王阳明正传》,书中描述了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心变”历程:“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什么‘识在所行之先,原本是在一起的东西,为何要分开来说?知先行后,知易行难,大错特错!它们是不可分开的,应该叫‘知行合一’。另外,圣人千万言,难道真的是只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吗?如果是这样,那吏目应该在家里待着才对,为何为了五斗米而去上任?欲,是他心里的最真实想法。

就好像我身在龙场心念家乡一样,身子能被世俗左右,心却不能。‘存天理灭人欲’错了,朱熹他错了!人之欲望是压不住的,禁锢不了的,天理就是人欲……还有,人能‘为善去恶’,这就是境界,这就是功夫,这就是所谓的‘格物’。

先‘格物’而后‘致知’,心是‘知’的本体。利用‘知行合一’的格物功夫,最好达到心的本体,这个过程就是‘致良知’……”读着这段文字,对王阳明“知良知”的理念似乎有了一些蒙胧的理解。

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阳明在贵州谪守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八月,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永设计除去。王阳明被召入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当时,赣闽粤等地官僚施政粗暴,民乱不断。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阳明担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代表朝廷巡抚南赣汀漳(现江西、福建等地),兼有平乱抚剿之责。

仅化三年时间,王阳明采用文武相济,恩威并信的策略,就先后平定了赣、粤、闽及湖广边境的山民暴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赴福建平定兵变的途中,获悉南昌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他一边火速向朝廷报告,一边就地聚集义兵,运用覆险攻坚,“围魏救赵”等战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一个多月就平定了一场藩王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受到朝廷的嘉奖。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被任命总督两广防务,在任上,他不折一矢,不戮一人,以招抚手段平定了广西思恩田州瑶、壮族土司叛乱。次年,王阳明又采取“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战术,平定了广西八寨、断藤峡之乱。

王阳明成了明王朝不折不扣的救火队员。王阳明在平息民乱的同时,着力关心民众疾苦。他为官清正,恪尽职守,勤政爱民,每平定一处叛乱,便致力于“昌明政教”,通过兴教办学,减轻赋税,赈济灾区,安置流民,发展生产等举措,着力抒解民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融合民族关系,受到百姓的爱戴。

王阳明晚年将其学说归纳为著名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明嘉靖六年(1527年)五月,王 阳明春旨出征广西思田。出发前,设宴于天桥与学生饮酒论学,其弟子就“四句教”展开了一场对话。

王畿说:“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钱德洪则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有善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

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听了两位学生的议论,王阳明说:“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

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按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跟前便有失人,便有道体各有未尽。”这段对话在我国哲学史上被称为“天桥证道”。

广西平乱后,王阳明肺病日渐加重,遂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嘉靖七年(1529年)十一月,王阳明坐船行至大庾(今江西大余县)青龙港,病逝于舟中。丧船沿赣江北上,沿途军民穿着麻衣在岸边哭送,景象十分感人。

王阳明集事功、道德、文章于一身,其影响早已超越了时代与国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明清时期,王阳明的众多弟子、再传弟子和地方士大夫对王阳明及其学说无比尊崇,纷纷在各地举办“阳明讲会”,建立“阳明书院”和祀祠。

据不完全统计,自明嘉靖中期至清代,全国各地共建阳明书院75处,阳明祠堂420余处,刊刻阳明文集数十种,历代文人墨客在王阳明遗迹游览之余,刻石铭记,尽抒仰慕之情。明中期以来的五百年间,王阳明始终是学界一盏不灭的“心灯”。

梁启超曾说:“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阳明是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说:“修文的龙场是王阳明大彻大悟,并形成思想体系的圣地……。

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不分种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

”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更是说:“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至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王阳明一直被人们(中国大陆)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人其实并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