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对中国的危害 伊斯兰教对中国的危害 伊斯兰教壮大的原因?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埃及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居民原多信奉基督教.7世纪中叶,阿拉伯军队先征服叙利亚,继而征服埃及.639~642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派军事将领阿慕尔·本·阿斯率大军征服埃及,先后攻占阿里什.法尔马.阿因·舍姆斯.巴比伦堡.亚历山大港,拜占庭总督.主教居鲁士被迫向阿慕尔签约投降,埃及遂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开始传播.阿拉伯人迁入阿慕尔建营地弗斯塔特为首府,建造了埃及第一座清真寺--阿慕尔清真寺,一些城市的科普特人开始改奉伊斯兰教.后哈里发欧麦尔向埃及派出教法官和传教师,

埃及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居民原多信奉基督教。7世纪中叶,阿拉伯军队先征服叙利亚,继而征服埃及。639~642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派军事将领阿慕尔·本·阿斯率大军征服埃及,先后攻占阿里什、法尔马、阿因·舍姆斯、巴比伦堡、亚历山大港,拜占庭总督、主教居鲁士被迫向阿慕尔签约投降,埃及遂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开始传播。

阿拉伯人迁入

阿慕尔建营地弗斯塔特为首府,建造了埃及第一座清真寺——阿慕尔清真寺,一些城市的科普特人开始改奉伊斯兰教。后哈里发欧麦尔向埃及派出教法官和传教师,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在伍麦叶王朝时,埃及置为行省,派总督管理,推行伊斯兰化的各项政策,使大量居民改宗伊斯兰教,大批阿拉伯人迁入埃及,与科普特人融合。

埃及成为伊斯兰教向北非和西非传播的基地。阿拉伯人直接统治埃及约两个半世纪,埃及基本上实现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之一。

随着阿拔斯王朝的衰微,自9世纪中叶迄16世纪初的600余年间,在埃及先后出现5个伊斯兰教的封建王朝:图伦王朝(868~905)、伊赫什德王朝(935~969)、法蒂玛王朝(969~1171)、阿尤布王朝(1171~1250)和马穆鲁克王朝(1250~1517)。前两个王朝创始者为突厥人,版图包括叙利亚等地。

法蒂玛王朝崛起

法蒂玛王朝崛起于突尼斯,969年征服埃及后于972年迁都开罗,以埃及为统治中心,疆域东起叙利亚、巴勒斯坦、希贾兹(包括麦加、麦地那)和也门,西至马格里布。以什叶派伊斯玛仪派教义为国教,广大居民仍信奉逊尼派教义。

王朝创建爱资哈尔清真寺和开罗科学宫,社会经济和伊斯兰教文化高度发展,与巴格达阿拔斯王朝相对峙。阿尤布王朝创始人萨拉丁重新恢复逊尼派在埃及的统治,承认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宗主权,实行伊斯兰教法,大力修建清真寺和宗教学校,支持苏菲派传教师到各地游牧部落传教,设罕尼卡,伊斯兰教得到巩固和发展。他率领阿拉伯联军抗击十字军,收复耶路撒冷及其他失地,挫败第三次十字军东侵,成为阿拉伯人拥戴的民族英雄。

马穆鲁克王朝统治

马穆鲁克王朝统治时期,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被蒙古人所灭,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中心转移到埃及。王朝大力发展宗教教育和伊斯兰学术,全面推行阿拉伯化的政策,教法上确立了逊尼派四大法学派的平等地位。在王朝的支持下,苏菲主义盛行,巴达维、杜苏基、沙兹里、卡迪里、里法伊等苏菲教团在埃及广泛传播。

王朝恢复了哈里发制度,哈里发作为宗教的象征,巩固了逊尼派的统治地位。王朝初期的素丹以遏制了蒙古人的西侵和消灭十字军的残余势力而闻名。后又战胜蒙古伊儿汗国旭烈兀的军队,拔除了地中海东岸的最后几个十字军据点,捍卫了西亚伊斯兰文明。

奥斯曼帝国占领

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埃及,设行省,派总督管理。1798~1801年法国拿破仑·波拿巴入侵埃及。1805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执政,统一全国,对封建农奴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埃及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后实际上赢得独立。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沦为殖民地。在近代史上,埃及成为伊斯兰教复兴和改革运动的中心,其中以穆罕默德·阿布笃(1849~1905)等发起的现代主义改革运动影响较大。

政府规定国教

1922年宣布独立,实行君主立宪制,政府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法为国家立法的主要依据。20世纪30年代,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发起了复兴伊斯兰的原教旨主义运动,波及西亚和北非。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国。后埃及政府对司法、教育、宗教组织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步实......余下全文>>

正确了解穆斯林为什么不吃猪肉 【古兰经】的经文提出的禁食物品中, 首先是「自死物」, 即在自然情况下而死亡的动物、 飞禽, 也就是说动物未经人们屠宰或捕猎而死亡者。 近代思潮, 有时会问到伊斯兰教对人们禁食自死动物的道理:为甚么不利用其肉食, 郄将它丢了? 我们的答复是:伊斯兰教对于禁食自死动物是有其重要哲理的。

健全的天性是嫌恶死物, 它被认为是一种污秽。 全体有理智的人们都把吃自死的动物肉看成是与人的尊严格格不兼容的卑劣行为。

所以一切天启的宗教信徒都把自死物列为禁忌品。 非经屠宰过的动物, 大家都是不愿吃的, 即使屠宰的方式不同。 穆斯林在自己的一切事务中, 都养成有目的、 有意志的良好习惯。

他所获得的任何东西, 或取得的任何成果,无不是经他本人趋向将自己的意念, 目的和努力趋及以后才甘愿享受。 那就是说, 宰牲——使动物从自死方面排除——是为要食其肉而使它死亡。 恰如真主不愿意人们吃他们所没有意图吃它, 也不想吃它的食物, 例如自死之动物。

至于屠宰过和猎捕的动物, 其肉之所以可吃, 是因为事先有了人之意图, 努力和一定之操作。 在自然情汜下而死亡的动物, 通常是出于这样的一些原因: 痼疾、 遭遇意外的灾害、 吹了有害食物而中毒、 或其它同样的事故而致命。

这些情况, 就不能保证死了的动物不会有危害, 比如十分衰弱、 年老、 自然解体等而死亡了, 全身都有毒害物质。 我们人类是高级动物, 真主禁止我们吃自死动物, 而让我们有机会去享有更多的活生生的动物和飞禽, 以便从它们取得营养, 这也是真主对这些动物的一种慈惠。

因为正如【古兰经】所描述那样, 动物也像我们一样, 是有其族类, 这在旷野和许多场合下都显而易见。

人们是希望自己能有管理动物的本领, 此禁令可鼓励畜牧者保护其动物, 不要让它们受到疾病、 虚弱的侵袭而致死亡, 从而给自己有损失。 但是自己所畜养之动物一旦有病, 就迅速给它治疗, 或者就以屠宰给它早早安息。

禁食血液 【古兰经】的明文禁食的第二种物品,就是血液, 即由动物身上流出的血。 有人问伊本?阿巴斯:「脾脏可不可以吃?」 伊本?阿巴斯说:「你们吃吧!

」 大家问:「那是血啊!」伊本?阿巴斯说:「真主只禁止你们吃血液。」 禁食血液的原因, 是因为血液是污秽物质, 清洁的人性所嫌弃, 而且像自死的动物一样, 是令人怀疑危害健康。 蒙昧时期, 阿拉伯人中不论谁, 当其饥饿时, 他就找来一块锋利的骨头或其它利器, 刺其骆驼或其它动物, 把被刺而流出的血液汇集起来,一饮而尽。

对此, 诗人艾阿史劝道: 你当谨防自死动物, 不要接近它。 你不要拿锋利的骨头, 使动物流血。

放动物的血, 既伤害了动物, 又削弱了它。 禁食猪肉 (3) 猪肉是【古兰经】所禁戒的第三种忌物。 因为健全的天性, 视猪为极污秽之动物, 而十分嫌恶。 因为众所周知, 一切垃圾、 废物和肮脏的东西,郄成了猪的最可口、 最贪求的食物。

所以现代医学确已证实, 吃了猪肉,在许多地区, 特别在热带地区, 危害性很大, 而且科学的实验已经肯定吃猪肉, 是引起许多致命的寄生虫病的原因之一。

谁也不知道, 科学将要在明天给我们揭示出比我们在今天对这些禁戒食物, 认识得更多的奥秘。 因为真主派其使者来表明他的以下论断是十分可信的: 「衪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古兰经】七章一五七节) 有的专家还说:「长期坚持吃猪肉, 必然会削弱人们冒犯猥亵言行和其它非法行为的羞耻感。......余下全文>>

可以肯定的是,策划9·11事件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就是固守逊尼派中世纪模式的宗教狂热分子。这种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教义的现代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阿拉伯半岛掀起的瓦哈比派运动。这次运动是以伊斯兰学者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Muhammad ibn Abd-al-Wahhab)的教义为依据的。

他的教义旨在恢复伊斯兰教的“正道”,严格奉行认主独一的教义。瓦哈比的教义最终获得沙特家族的支持,后来沙特阿拉伯一直奉行这套教义。

近年来沙特阿拉伯的领导者们宣布不再坚守瓦哈比教义,这一举动激怒了本·拉登。 20世纪中叶,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在埃及兴起,壮大了伊斯兰教中的保守派。

兄弟会拒绝任何违背伊斯兰教原则的现代化,主张回归传统的伊斯兰教义。兄弟会在埃及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埃及政府的敌视,政府将兄弟会列为违法组织,监禁并处决了其领导人。尽管如此,兄弟会及其教义在伊斯兰世界赢得了许多信徒,尤其是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对伊斯兰激进和保守分子开展恐怖活动起到催化作用。阿富汗是一个落后但非常虔诚的伊斯兰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阿富汗被本土与苏联保持密切联系的某些人所控制。

由于各种原因,越来越多的阿富汗人表示出对这种领导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定出兵阿富汗,支持那里的左翼分子。这一决定引发了游击队的叛乱。 后来,越来越多虔诚的穆斯林聚集到阿富汗,帮助当地人民驱逐异教徒,推翻傀儡政府。

这些参加圣战的穆斯林游击队员大多是阿拉伯人,虽然阿富汗没有一个部落是由阿拉伯人组成的,但沙特阿拉伯向阿富汗提供了大量圣战者,其中包括本·拉登。和越战如出一辙,由许许多多普通民众组成的游击队重创强大的苏联红军,造成苏军大量人员伤亡。

苏联不仅损兵折将,而且为镇压叛乱耗费了大量资金,却最终以失败告终。美国在这次战争中扮演了苏联在越战中的角色,向圣战者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包括向本·拉登的武装力量提供援助。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半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居民主要是以游牧为生的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分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据一方,彼此之间经常为争夺牧场、水源、土地而发生战争,血亲复仇盛行。

连年战争使社会动荡,生产停滞,氏族内部阶级分化加剧,部落贵族应运而生,他们占有大量绿洲和草地,拥有许多奴隶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濒于破产。

半岛沿红海海岸的希贾兹(汉志)地区,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业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麦加,因受过境贸易之利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城镇。

麦加古莱什部落的商业贵族执掌着多神崇拜的中心克尔白神殿的管理大权,每年从克尔白祭祀庙会的集市贸易中,谋取巨额收入,垄断了麦加的商业贸易。城镇中的商业贵族伙同游牧部落的贵族,通过经营商队、贩卖奴隶、放高利贷等手段,牟取暴利,对城镇贫民和农牧民进行高利贷盘剥,大批中小商人破产,沦为商业贵族的债务人,造成阶级对立加剧,社会经济危机四起。

外来的侵略和传统商道的改变,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

拜占庭帝国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对半岛进行了长期的掠夺战争。525年,埃塞俄比亚人在拜占庭的支持下派兵侵占也门。570年埃塞俄比亚驻也门总督亚布拉哈率兵进犯麦加;途中因遭瘟疫而退兵,但战乱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生活。

575年,波斯出兵逐走埃塞俄比亚人,在也门确立了统治。频繁的战争和掠夺,使阿拉伯南部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灌溉工程被毁,道路淹没,商旅不前,人口锐减,使富庶的也门地区迅速衰落。

同时,波斯为了垄断东西方贸易,废止原由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到达叙利亚的商路,另辟一条经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造成了半岛南部和西部经济的衰退,麦加、麦地那等城镇的过境贸易急剧衰败,商业贵族收入骤减,许多靠商队谋生的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断绝,从而加深了社会危机。

伊斯兰教兴起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

阿拉伯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外族的不断入侵,促进了阿拉伯民族的觉醒,社会各阶级都在寻求出路。阿拉伯贵族为维护其统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垒,夺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广大的下层人民和奴隶要求和平与安宁,渴望摆脱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改善自己的贫困地位。

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改变社会经济状况和实现政治统一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接受真主的启示,复兴了伊斯兰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帜下,领导了阿拉伯的社会变革运动,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早期向世界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向外征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自10世纪后,伊斯兰教在非洲、亚洲和东南亚的广泛传播,以及伊斯兰化的过程,通常是通过商人的贸易活动、文化交流和传教师的传教活动而实现的。

在东非,通过阿拉伯移民和商人,伊斯兰教沿苏丹和尼罗河渐渐向东传入内地,迄13世纪,索马里及东非沿海地区和海上许多岛屿的居民接受了伊斯兰教。

在西非和中非,穆斯林商人、学者和苏菲传教师穿越撒哈拉沙漠,把伊斯兰教传入内地部族。13世纪末,定居中亚的蒙古人后裔改奉了伊斯兰教。14世纪后,苏菲派传教师将伊斯兰教传播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等地区。7世纪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商人及学者,通过海陆的“丝绸之路”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13世纪末,西印......余下全文>>

伊斯兰教在还没有成为一个宗教的时候,其教义就已经在阿拉伯稜岛上流传了---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有很多人被这种教义影响,他们自称“穆斯林(顺服者---顺服在至高至大的 神的的宝座下)”,这些人参杂在多神信仰的阿拉伯游牧民族中。

直到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的默罕默德花大力气整理改编修订了并整合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的教义。编写了“古兰经”。伊斯兰教才成立。阿拉伯人也由多神崇拜改成了一神崇拜(在各个游牧部族被统一的同时,也接受了统治者的信仰)。在阿拉伯人征服拜占庭后,伊斯兰教传播开来。

所以,伊斯兰教诞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犹太教和基督教流传下的阿拉伯半岛被穆罕默德统一,默罕默德需要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来联合阿拉伯民族。

因为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

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6世纪末至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正处在原始氏族部落解体、阶级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半岛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居民主要是以游牧为生的贝都因人,逐水草而居,分成许多氏族部落,各氏族部落各据一方,彼此之间经常为争夺牧场、水源、土地而发生战争,血亲复仇盛行。

连年战争使社会动荡,生产停滞,氏族内部阶级分化加剧,部落贵族应运而生,他们占有大量绿洲和草地,拥有许多奴隶和牲畜,而大批游牧民濒于破产。

半岛沿红海海岸的希贾兹(汉志)地区,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业要道。坐落在古商道南北交通中心的麦加,因受过境贸易之利发展为繁荣的商业城镇。

麦加古莱什部落的商业贵族执掌着多神崇拜的中心克尔白神殿的管理大权,每年从克尔白祭祀庙会的集市贸易中,谋取巨额收入,垄断了麦加的商业贸易。城镇中的商业贵族伙同游牧部落的贵族,通过经营商队、贩卖奴隶、放高利贷等手段,牟取暴利,对城镇贫民和农牧民进行高利贷盘剥,大批中小商人破产,沦为商业贵族的债务人,造成阶级对立加剧,社会经济危机四起。

外来的侵略和传统商道的改变,加剧了半岛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为争夺和控制阿拉伯商道,对半岛进行子长期的掠夺战争。525年,埃塞俄比亚人在拜占庭的支持下派兵侵占也门。570年埃塞俄比亚驻也门总督亚布拉哈率兵进犯麦加;途中因遭瘟疫而退兵,但战乱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生活。

575年,波斯出兵逐走埃塞俄比亚人,在也门确立了统治。频繁的战争和掠夺,使阿拉伯南部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灌溉工程被毁,道路淹没,商旅不前,人口锐减,使富庶的也门地区迅速衰落。

同时,波斯为了垄断东西方贸易,废止原由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到达叙利亚的商路,另辟一条经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造成了半岛南部和西部经济的衰退,麦加、麦地那等城镇的过境贸易急剧衰败,商业贵族收入骤减,许多靠商队谋生的贝都因人和城市居民生路断绝,从而加深了社会危机。

伊斯兰教兴起前,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盛行对大自然、动植物、祖先、精灵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阳神)、乌扎(即万能神)和默那(即命运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

麦加城中心的克尔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祷、献牲。信奉一神的犹太教和基督教早已传入半岛,在也门地区及一些城镇和农业区流行,其一神观念、经典、传说、礼俗对伊斯兰教有显著影响。

因犹太教和基督教不适应阿拉伯社会变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广泛传播。在阿拉伯社会变革和一神教观念的影响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过渡,产生了一神倾向的哈尼夫派。他们承认独一神,反对偶像崇拜,相信天命、复活、惩罚和报应,注重个人隐居修炼,过着禁欲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为伊斯兰教思想的先驱和中介。

阿拉伯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外族的不断入侵,促进了阿拉伯民族的觉醒,社会各阶级都在寻求出路。阿拉伯贵族为维护其统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垒,夺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广大的下层人民和奴隶要求和平与安宁,渴望摆脱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改善自己的贫困地位。

伊斯兰教的兴起,正是阿拉伯半岛各部落要求改变社会经济状况和实现政治统十的愿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创传子伊斯兰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帜下,领导了阿拉伯的社会变革运动,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教的创传人穆罕默德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历史人物。生于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幼父母双亡,由祖......余下全文>>

伊斯兰教在大陆,在中国,并没有多大的反响。佛教,才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一般在中国大陆只有回民,还有新疆人信奉伊斯兰教。当然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在各地城市里,都能看见清真寺。但进去的人都很少。因为汉人是主要民族。人口众多,信奉佛教道教。

宗教是一种教育 引导世人往高层次 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

同时可以解决每个人的诉求和烦恼 所以会广泛传播的

既然你都知道中世纪的欧洲和东方封建社会也那样,就说明你承认大家在古代一样愚昧。伊斯兰地区并不是步入愚昧,而是在别人走出愚昧的时候自己没有走出来。

原因我猜是文化传统没有被打破过。没有经历过特别大的苦难,就不会动摇对旧文化的信心。此外他们不需要改革就可以有石油,有钱,因此也缺少改革的动力。被殖民过的伊斯兰地区或者没有石油的地区(巴基斯坦、埃及)这种情况就少很多。

另外说下,除了恐怖主义以外,其他事情在印度比伊斯兰地区严重得多。只不过印度不出去招惹别人,所以大家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