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原文 赵孟頫《陋室铭》赏析

2018-09-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 孟頫行书<陋室铭>卷共19行,计86字.像是原由册装裱成卷.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该卷录书唐刘禹锡<陋室 铭>全文.通篇字形扁方,结体方阔,间架疏朗,方整平正,用笔方圆并举,以方笔居多,转折处见棱见角.陋室铭原文 赵孟頫<陋室铭>赏析法度谨严,字势宽博开张,气度平和雍容,雄浑大气. 笔力厚重,笔画丰肥,笔法坚实,稳重遒劲,意态古朴生拙.书写时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加了

赵 孟頫行书《陋室铭》卷共19行,计86字。像是原由册装裱成卷。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该卷录书唐刘禹锡《陋室 铭》全文。通篇字形扁方,结体方阔,间架疏朗,方整平正,用笔方圆并举,以方笔居多,转折处见棱见角。

陋室铭原文 赵孟頫《陋室铭》赏析

法度谨严,字势宽博开张,气度平和雍容,雄浑大气。 笔力厚重,笔画丰肥,笔法坚实,稳重遒劲,意态古朴生拙。书写时楷中兼有行意,在严整中增加了几分灵动。王连起先生看后认为这是赵氏较早年的作品。

陋室铭原文 赵孟頫《陋室铭》赏析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原文 赵孟頫《陋室铭》赏析

赵孟頫(1254-1322年)是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书画大家。无论在创作还是对于后世的影响方面,均堪称一个里程碑式的领军人物。他是一个多产的书法 家,并且长寿,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师承对象和创作理念。在书法史上,也许没有谁比赵孟頫的书法更具有阶段性特点,而且这种特点非常明显,有着非常清晰的 轨迹,这是和他的师承、艺术天赋、阅历及其创作的不断更新密切相关的。

关于他的书风的分期,广为人知的莫过于明代宋濂在跋赵孟頫《浮山远公传》时所谓的“三段论”:“赵魏公之书凡三变,初临思陵,中学钟繇及羲、献,晚乃学李北 海”,其中“思陵”指宋高宗赵构。宋濂的这种论断被后来的很多鉴藏家和评论家所认同。现以广东省博物馆所藏行书《陋室铭》为例,解读其早年书风。

行 书《陋室铭》卷本原为纸本挂轴,后来经蓑衣裱,改为纵49厘米、横131厘米的手卷,作者署穷款“子昂”,钤朱文方印“赵氏子昂”,引首钤朱文长方印“松 雪斋”。另有白文收藏印“竹隐王氏从龙子云章”。赵孟頫常用印中,有一方铜质的朱文方印“赵氏子昂”,即此卷中所钤印。

该印在赵孟頫三十三岁时有所缺损, 因此成为判断赵氏书画创作时间的一个重要标志。书画鉴定家刘九庵认为此印在未损以前四周边际乃是横平竖直,该卷中此印尚与此一致,据此则该卷当为其早年所 书。在赵孟頫传世的署有年款的作品中,一些创作于三十岁左右的行书作品与此《陋室铭》卷风格较为接近,其间架结构、运笔及笔势均多有相似之处。因此,虽然 此卷并无纪年,从印章、署款和书风看,应该是赵氏三十岁左右的代表作品。

从 书风看,该卷与宋高宗书法在笔道、结体上有很多继承之处。在《陋室铭》中,不难看出,赵孟頫早年与古为徒,结字扁平,气势端秀,在宋高宗的基础上融入己 意,但这种“己意”是非常有限的,有些笔划、结体还显得有些稚嫩,以至于其艺术性与中晚年的作品相比要大打折扣。

当然,在后来的临习古人中,他博采多家, 兼收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走出古人的阴影,成为一代大家。从这件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早年在艺术上的探索,从这点而论,其意义及其在赵氏艺术史上 的地位,是非同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