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是什么家 北宋司马光是什么家

2018-1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即真宗天禧三年,是陕州夏县人,被后人尊为一代贤臣.司马光一共辅佐过四任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他为北宋这一王朝呕心沥血,做出了极大地贡献.那么,司马光一生取得过什么样的称号呢?司马光是什么家 北宋司马光是什么家司马光著作<稽古录>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之所以被称为政治家,是因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北宋这一王朝,视北宋的兴亡为己任.司马光于公元1038年即仁宗宝元元年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司马光曾多次被皇帝重用,为了不辜负皇帝对他的

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即真宗天禧三年,是陕州夏县人,被后人尊为一代贤臣。司马光一共辅佐过四任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他为北宋这一王朝呕心沥血,做出了极大地贡献。那么,司马光一生取得过什么样的称号呢?

司马光是什么家 北宋司马光是什么家

司马光著作《稽古录》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之所以被称为政治家,是因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北宋这一王朝,视北宋的兴亡为己任。司马光于公元1038年即仁宗宝元元年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司马光曾多次被皇帝重用,为了不辜负皇帝对他的信任,他多次上书皇帝,提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建议。

司马光是什么家 北宋司马光是什么家

等到宋神宗时期,神宗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开始实施新法。而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于是一气之下司马光辞官回家著书。等到宋神宗逝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继位,朝政被皇太后所把持。皇太后也是新政的反对者,于是她召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司马光回朝主持大局。司马光回朝后,日以继夜的工作,不眠不休,最终因病去世。

司马光是什么家 北宋司马光是什么家

而司马光辞官在家的十五年间里,他勤勤肯肯,主持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本书对于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司马光又是一名史学家。

司马光学识渊博,一生著作繁多。较为著名的有《稽古录》、《潜虚》、《涑水记闻》等一系列文学著作。司马光文笔优美,在写作方面的造诣极高,所以他也被称为文学家。

司马光哪个朝代的

司马光这一名字,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可能在小时候我们就已经听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了,还知道司马光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那么,司马光到底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呢?

北宋司马光雕像

根据史料的记载,司马光生于公元1019年,是北宋时期的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家中世代在朝中担任要职。司马光在幼时便有神童之称,他以七岁之龄全篇背诵了《左氏春秋》一书,并且能够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公元1038年即仁宗宝元元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了仕途。

司马光在朝为官期间,一直尽心尽力辅佐皇帝,视国家兴亡为己任。公元1067年,神宗赵顼继位。年轻气盛的神宗想要振兴北宋王朝,他十分看好王安石的新政,便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同时,神宗也认为司马光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也十分重用他。但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的政见不同,经常在上朝的时候大声争吵。司马光后来更是一怒之下辞官回乡,一走便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司马光每日用心编撰《资治通鉴》。

等到公元1085年即宋神宗元丰八年,宋神宗因病去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赵煦继位,朝政被皇太后把持。皇太后本来就是反对王安石新政的,于是她启用已经六十七岁高龄的司马光为副宰相。司马光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新法,还原旧法。司马光每天呕心沥血的工作,为北宋王朝耗尽了心血,于公元1086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司马光好学的故事

南宋著名文学家朱熹曾写过一本名为《三朝名臣言行录》的书籍,里面记录了两宋时期王侯将相的相关故事。在该书中,有一篇名为《司马光好学》的文章,讲述的是关于北宋时期司马光的故事。

《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生的成就非常的高。他生于公元1019年,是陕州夏县人,共辅佐过四任皇帝,是四朝元老。而《司马光好学》讲的则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朱熹有寥寥几句就勾勒出司马光在幼时勤奋好学的形象。

司马光在幼时跟自己的兄弟们一起在书院中学习,年幼的司马光十分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如其他人。司马光的兄弟已经完成了背诵,跑出去玩耍了,整个教室里只剩下司马光一人。司马光独自一人做在窗边苦读,就像古人孔子和董仲舒那样的刻苦认真,直到自己能够流利的背诵出来为止。

由于司马光在幼时便如此认真刻苦,所以到了晚年,司马光还是记得自己曾经背诵过的文章,印象十分的深刻。司马光曾经说过:“读完一本书,就应该将它背诵下来,然后在各种时候都要想想自己背诵过的文章,想想这篇文章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这样一来,就会发现自己又有关于这篇文章的新收获。

正是司马光这种好学的态度,才让他坚持了十五年去编写一本《资治通鉴》。司马光好学的态度值得我们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