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简介 于漪老师的两道“菜”

2018-10-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一次到于漪老师家拜年,她亲自掌勺的那两道"菜",我至今记忆犹新.作者(左一)与于漪老师(左三)合影元旦前夕传来喜讯,恩师于漪老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我一边收看新闻,一边回忆起自己拜入师门后三十四年来,她几近手把手教会我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间,春节又快到了.从青年时代到年近古稀,我年年像孩子般盼望这个节日,源自心底蕴藏着的一个温馨的秘密:到于老师家拜年.而第一次向她拜年,她亲自掌勺的那两道"菜",我至今记忆犹新.于漪老师简介 于漪

第一次到于漪老师家拜年,她亲自掌勺的那两道“菜”,我至今记忆犹新。

作者(左一)与于漪老师(左三)合影

元旦前夕传来喜讯,恩师于漪老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我一边收看新闻,一边回忆起自己拜入师门后三十四年来,她几近手把手教会我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间,春节又快到了。从青年时代到年近古稀,我年年像孩子般盼望这个节日,源自心底蕴藏着的一个温馨的秘密:到于老师家拜年。而第一次向她拜年,她亲自掌勺的那两道“菜”,我至今记忆犹新。

于漪老师简介 于漪老师的两道“菜”

三十四年前,我和其他四位青年教师经杨浦区教育局推荐,拜师于漪老师门下,不脱产学习一年。第一次听于老师讲课,我们就被她温婉的谈吐、缜密的思维方式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艺术所吸引、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从此,崇敬和仰慕之情牢牢地刻在了心里。一转眼,到了那年的春节,大家相约大年初一到于老师家去拜年。

于漪老师简介 于漪老师的两道“菜”

当时,于老师还住在国权路上的复旦大学第四宿舍,屋子面积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充满了文化气息。客厅的墙上挂着名人字画,茶几上摆放着各色水果,铁盒里满是包装精美的巧克力糖,一派节日祥和的气氛。于老师好像猜到了我们的心思,甫一坐定,她就抢先约法三章:“你们平时要担任两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批阅八十多本作文簿,每周还要安排两天到我这儿来上课,太辛苦了。

于漪老师简介 于漪老师的两道“菜”

今天大年初一,大家不谈工作,好好放松放松。”边说边剥掉糖纸把巧克力往我们嘴里塞。

中午,于老师坚持留大家吃饭,见我们不肯入席,她佯装生气一个一个按到椅子上坐好,还特别要我们尝尝她的拿手菜响油鳝丝,这下谁都没法“开步走”了。

响油鳝丝是盛在一只七寸白腰子盆里端上桌的。刚刚浇上的热油,在盘子里忽左忽右追得一根根鳝丝噼里啪啦响。于老师熟练地把盘中的鳝丝一分为二,拿出一个装着胡椒粉的精美小瓶,只往半边鳝丝上撒。见我们迷惑不解,她以惯用的温和语调问:“你们中有人不吃辣、有人喜欢吃辣吧?”我们点点头,报以会心一笑。

她一边将鳝丝往我们碗里搛,一边像是漫不经心地说:“其实,教书也跟做响油鳝丝一样,老师的心如同热的油,你心越热,学生才越喜欢跟你亲近;学生对各门课的兴趣和爱好不同,接受能力也有差别,教师要善于区别对待,因人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响鼓不用重锤敲,一番话,让我们醍醐灌顶。原来,于老师的响油鳝丝如此寓意深刻!以往,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只会根据教学大纲把教课内容做一番详细的讲解,哪里知道还有这么多的“窍门”!气氛一轻松,也就大快朵颐起来,满盆的响油鳝丝被一扫而光。

那天,于老师上的菜一道接一道,我们也早把肚子填得鼓鼓的。想不到最后又端来一个大砂锅,揭开锅盖,哇,云蒸霞蔚,锅里依次排列着细长的细粉、黄澄澄的蛋饺、白嫩嫩的鱼圆,还有熏鱼、鸡块、鸭块……不知谁叫了一声:好鲜的“全家福”啊。

可是,叫归叫,谁都没有动筷——胃里满啦!见我们一个个面露难色,于老师笑得前仰后合,连着说:“不吃也罢,不吃也罢。”又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你们千万别学我这个厨师,把什么东西都往‘砂锅’里塞;把学生当砂锅,人家会消化不良的……”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这道压轴大菜,原来是于老师的“教学道具”!

于老师就是这样寓教于乐,善于从生活的细微处寻找施教的切入点,让学生在不经意间享受学习的快乐,收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岁月不居,日月如梭,打这以后,我们连续34年向于老师拜年,每次都会从她那里得到新的启迪,不断收获新的感悟,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第一次于老师亲手掌勺的那两道“菜”,回味无穷,受用终身。(伦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