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剑阁神昏末劫于吉 人物 | “女神院士”于吉红
她带领研究团队针对已有方法难以实现功能导向特定孔道结构设计以及定向合成的难题,提出了限定禁区设计特定孔道结构分子筛的新理论方法;开发了基于“晶体基因”高通量预测与筛选新型分子筛催化材料的计算机方法;发现并提出了判断分子筛结构可行性的局域原子间距规则;提出了基于模板导向、杂原子取代以及数据挖掘为指导的定向合成的新途径,成功合成出JU(吉林大学)系列50余种在不对称催化和大分子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手性孔道和超大孔道等新型多孔晶体材料。
于吉红及其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沸石分子筛材料的晶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不仅使人们对沸石分子筛的生成机理有了新认识,而且为工业上具有重要需求的沸石分子筛材料的高效、节能和绿色合成开辟了新的途径。
润物无声
执教以来,于吉红共培养博士40余人,其中已有20人晋升为教授或副教授。于吉红老师一直秉承“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一教育原则,注重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引导式教育。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把科学精神熏陶、专业技术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传递知识火种的同时,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注入学生的血脉。
于吉红言传身教,以其乐观豁达和细致体贴带给学生母亲和朋友般的关怀。面对学生进入瓶颈期而垂头丧气时,她会耐心地开导和鼓励,使学生重新得到前行的动力,重拾面对挑战的信心。
入选2014年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目前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姜久兴教授对于恩师有着一份由衷的感恩情怀:“于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时刻感染着我,在我为难的时候,于老师总是全力以赴的帮助我。每每想起这些,我都会热泪盈眶。”
履职尽责
20多年来,于吉红始终带着对母校和恩师的感恩之心去奋斗和拼搏,不仅是在学术上的积累与前进,更是坚持着纵向的坚守、传承与发扬。在高质量完成自己教学和科研各项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改革发展相关工作,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源源不断地播撒在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
作为学校党委委员,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于吉红始终保持着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注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教学科研一线汲取大众营养,在树立自身忠诚、干净,担当良好形象的同时,为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和改进吉林大学党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努力,为师生员工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美好回忆。
在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上,于吉红代表学校全体教师致辞。她用“不畏浮云遮望眼”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与同学们共勉,希望同学们修身立德、嘉言懿行,将吉大精神薪火相传,无论经受成功还是失败,都始终保持严谨的学风、探索的勇气、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精神。
任吉林省科协副主席、长春市院士专家联合会副会长、我校科学主席期间,于吉红运筹帷幄、披挂上阵,为校内外科技工作会议的组织筹备呕心沥血,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沟通交流作出不懈努力。
于吉红常说:“千磨万仞,水滴石穿。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要想有所收获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对她而言,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看似朴实无华,却已成为她一路前行的不竭动力,并将继续激励她在科学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