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神农 女娲燧人氏伏羲神农的历史顺序
华胥氏——女娲——燧人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
女娲
《世本》:“女娲作笙簧”。距今8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发现了已具备七声、八声音阶的骨笛,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发现了大量的陶埙,印证了文献中的有关记载。
华胥氏到女娲时代是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出现以后,特别是既得利益阶级社会出现后,抹杀歪曲篡改了女娲的记载,编造女娲伏羲是兄妹。黄帝族炎帝族还受到母系社会影响,上古八大姓是炎黄族群的姓氏,姬、姜、姒、嬴、妘、妫、姚、姞或姬、姜、姒、嬴、妘、妫、姚、妊。颛顼时代前后出现了一些大范围的战乱,女性出来收拾烂摊子,这些事迹被后来别有用心的与女娲在上古事迹混为一谈。
燧人氏
燧人氏是风姓,只能来自华胥氏。把燧人氏的时空顺序混乱的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与歪曲女娲伏羲顺序同样的原因,编造燧人氏在女娲之前,与华胥氏同时期。一个是,后来的人们把燧人氏年代理解为几十万年前就开始的人类用火的时代。
远古人类的用火来自于天然火灾的火种,火的看管是部落不可或缺的大事。直到女娲时期,部落篝火的位置是部落中心,也是首领所在之处。
现在的人们发现,钻木取火是非常的不容易的。而且很明显,就气候条件分析,钻木取火更有可能是河西走廊到新疆一带发明和使用,这些地方应该有《王子年拾遗记》中的燧明国。
中华文字把凿石所挖的山洞称之为隧道,燧的字义应该是燧石的燧。
《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可以发现,这些食物所在地不是气候干燥之处,保留火种困难所以生食为主。钻燧取火应该是大块燧石上有凹窝,放入一点干燥的草絮,然后用小的燧石击打凹窝取火。
河南省商丘市是燧人氏传说所在之处,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有燧皇陵,商丘至今流传“燧人击石取火”的神话。商丘的上古先民在这里最早发明了燧石取火。击燧石取火的方法从远古到六七十年代,商丘农村一直沿用,只不过先前的以石击燧石,改成了以铁击燧石。叫“火镰子”。
商丘到尧时期,一直作为火神的祭祀之地。《左传》:“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阏伯就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先祖契。
有了燧石取火,就像现代发明手机,用火极大的方便,人类活动能力出现飞跃。伏羲时代就是在燧人氏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以后的金属冶炼,炎帝族的兴起,都是燧人氏时代建立的基础。
《尸子》云:“燧人上观辰星(即心宿),下察五木,以为火也。”《左传·昭公十七年》:“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墟也;陈,太皞之墟也;郑,祝融之墟也。皆火房也。”
燧人氏是女娲时代以后开始出现的。燧人氏是开拓精神、科学研究精神,客观世界的探索精神。燧人氏时代对客观世界做了大量考察研究,开始了天文和季节的观察研究,人类生产水平文明水平出现大发展。燧人氏时代人类有组织的进行大范围观测星象,合黎山、拉脊山、六盘山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
伏羲
伏羲族源自天水,向东发展来到中原成为太昊。这个时期的先进生产技术受到各地的欢迎,成为各地共同的首领。
太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春秋战国前期的《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也。”西周的陈国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地处黄河以南,颍水中游,淮水之北,是为淮阳之地。六千多年前,朱襄氏建都、安葬于柘城。朱襄氏应该是太昊伏羲而不是炎帝。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晋代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及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
伏羲时代完全进入父系社会,开始出现宗教迷信,出现束缚人的秩序理念。
神农氏
先秦时期的文献中,炎帝自为炎帝,神农自为神农,彼此不相涉,神农氏始见于《周易》。《周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的时间段也比伏羲短。神农氏时代已经出现商业市场。炎帝族与神农氏结盟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