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跃跃欲试写一句话 机器人也要中国“芯” 投资从“不被问津”到“跃跃欲试”
“中兴事件卡脖子,其实卡的是芯片。为了不让别人‘卡脖子’,需要针对短板进行投资布局。”这是近日在第五届机器人峰会上,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魏义良发出的感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峰会现场,不论是产业的研究者亦或是一线的企业家、投资人,对于AI芯片和机器人的“软硬结合”都颇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5月初,AI芯片领域的第一家独角兽公司寒武纪发布云端AI芯片,称将力争在3年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作为寒武纪的投资方之一,元禾原点总经理费建江在峰会的相关论坛上坦言,“我们投资芯片有血泪史,能在15年前就开始投资芯片并且一直坚持的企业并不多,而在这个过程中走出来的企业也很少,亏损的占大多数。”
产业需掌握芯片话语权
作为高端制造行业,芯片对于机器人产业来说同样举足轻重。
通江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嘉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芯片是机器人底层的核心技术,如果把控制系统比作机器人的大脑,那么芯片则是机器人大脑的神经元。
而促使业界对于机器人和芯片结合的关注也源于目前二者匹配的问题。
猎豹移动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盛回忆称,自身在做机器人的时候用到了高通、NV(英伟达)等企业的芯片,但后来发展这些芯片都不是为机器人设计的,而是为电脑设计的。他举例称,电脑的输入有键盘、摄像头、麦克风等端口,机器人芯片则需要更多麦克风输入端口,事实上多一点音频信号进来对芯片设计并不是难题,但因为行业还处于早期,没有这样的芯片,因而只能“将就”。
在傅盛看来,短期内,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想要完全追上美国,能否追上要打一个问号,目前需要关注的核心是寻找差异化和机会点。机器人很难用一个芯片解决问题,需要通过生态系统平台驱动产业创新。
变化正在发生,在此次峰会上,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理事长甘中学则透露,相关智能终端创新中心将聚焦智能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制,通过机器人 人工智能,生产高智能化,更高性能的机器人。
张嘉诚对记者表示,中国的芯片产业毕竟起步晚,与NVIDIA、Intel、ARM等国外已经发展数十年、相对比较成熟的知名企业相比,国内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经验积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王田苗表示,中兴事件背后不仅仅反映的是芯片的事情,而是驱动产业掌握核心技术。具体到机器人产业就需要用系统的方法看问题,在战略上要有大的决心,在投入方面需要有耐心。
芯片和机器人需“软硬结合”
不仅是产业端对于机器人芯片十分关注,政策端对于人工智能芯片同样高度重视。工信部正式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着重强调要在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几个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在芯片发展前景被看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和传统芯片公司进入AI芯片领域,同时这一领域也从“不被问津”到投资人“跃跃欲试”。
真格基金合伙人、真成投资管理合伙人李剑威对此深有感触,其称,彼时进入投资圈经常听到一句话是说,不要投资半导体和芯片,这源于在过去十几年半导体和芯片赚钱周期长,而科技的投资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成熟,随着基础环境的成熟,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看好这一领域。
在此次峰会现场,元禾原点总经理费建江也回忆起投资寒武纪的心路历程,“正所谓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一次终于轮到我了。”谈起寒武纪发布第一个AI芯片,费建江难掩兴奋。提起当时投资寒武纪的原因,费建江在峰会现场称,除了看重寒武纪的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兄弟俩“软硬结合”的优势,还有我国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有长期培育芯片企业,做好“软硬结合”的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