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的后人 陈望道的亲笔回信九旬老党员收藏了45年

2018-07-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本报讯(记者何思涵)"振乾同志,承索拙译<共产党宣言>,知由于同志们热爱马列主义……"昨天上午,在婺城区白龙桥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专题党课上,来自金华市委党校的九旬退休老教师郑振乾,用一段深情的朗读,为现场的2000多名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郑老所念的这段文字,源于他手里拿的一封信.这封信,他珍藏了45年,写信人是<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者陈望道.为收集更多译本 45年前他给陈望道写了信出生于1929年的郑振乾,是金华市委党校一名工作了30余年的老

本报讯(记者何思涵)"振乾同志,承索拙译《共产党宣言》,知由于同志们热爱马列主义……"昨天上午,在婺城区白龙桥镇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专题党课上,来自金华市委党校的九旬退休老教师郑振乾,用一段深情的朗读,为现场的2000多名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郑老所念的这段文字,源于他手里拿的一封信。这封信,他珍藏了45年,写信人是《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者陈望道。

为收集更多译本 45年前他给陈望道写了信

出生于1929年的郑振乾,是金华市委党校一名工作了30余年的老教师,今年已经90岁高龄。说起45年前,陈望道寄给自己的这封泛黄的回信,郑老师依然记忆犹新。

45年前,也就是1973年5月8日,当时金华专门成立了"五七干校", 郑振乾时任干校教学组教师,他给陈望道写了一封长信。

说起陈望道,金华人不会陌生。这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是地地道道的义乌人,《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就是他在故乡——义乌市分水塘村的一间小柴屋里秘密翻译的。

"当时正好学校里举办了一届兼职理论辅导员读书会,学习《共产党宣言》,我希望陈望道先生能多提供几本译本,让大家能更好地学习交流。"郑振乾回忆,当时他在信中恳切表达了对陈望道先生著作的敬仰,并希望能多途径收集更多的译本,以更好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

时任复旦校长的陈望道亲笔回了信

1973年,陈望道时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巧的是,郑振乾联系到了同校的打字员——陈赛兰,她是陈望道的侄女。她给郑振乾提供了陈望道在上海的通讯方式,郑振乾写去了一封长达三页的信。

"5月8日上午,我用快信寄去了上海,结果没想到仅仅三天,陈望道先生就回了一封亲笔信。"1973年的5月11日,陈望道给郑振乾发来了回信,百忙之中他的亲笔信只有短短数百字,可是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追求。

"陈赛兰告诉我,陈望道很少亲笔回信,一般都是由秘书代写的,这次他能亲自写回信给我,速度还这么快,我真是备感荣幸。"郑振乾说,这封回信给了自己莫大的激励,45年过去,他至今还珍藏着自己当时写给陈望道的信的底稿,以及陈望道亲笔写的这封回信。

党课分享:红色精神永远不灭

"学习马列主义对于我们的党校来说意义重大,陈望道先生告诉我,还有七八本译本陈列在各个革命历史馆里,还告诉我要多多学习新著,了解更完备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

如今45年过去了,有着60余年党龄的郑振乾也早已从学校退休,可是陈望道在回信中给予他坚定理想信念的红色力量,却经久不衰。

"这次我们镇正好组织‘七一’大党课,邀请郑老师来,也正是想用这段充满意义的红色历史,激励我们的党员干部。"白龙桥镇组织委员胡卫连介绍,这次党课邀请了全镇50年党龄以上的所有党员参与。

为了更好地增强教育意义,在党教宣传岗位上兢兢业业几十年的郑老师特意做了全面的准备,他不惧90岁高龄,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红色经历,让在场党员对党建基层工作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这段跨越45年的历史中收获了凝心聚力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