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古尸出土 景区删“妲己纣王景区代言”文章 网友仍热议不断

2018-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段魅惑舞蹈,一幕幕奇景变换,用商周故事.封神奇幻将这个景区再次捧红,点击瞬间突破千万,评论区简直炸开了锅."文章引发网友热议的同时也引来了相关媒体的关注.有媒体撰写<让妲己代言周原,历史岂容如此轻慢>的评论文章,表示"历史文化景点,岂容如此轻薄和轻慢?怎么对得起周原长眠的祖先,怎么对得起田野工作的几代考古工作者?他们用小毛刷慢慢刷出的浩然历史,就这么被肆意糟改,让人心寒",引发网友热转.妲己古尸出土 景区删"妲己纣王景区代言"文章 网友仍热

,一段魅惑舞蹈,一幕幕奇景变换,用商周故事、封神奇幻将这个景区再次捧红,点击瞬间突破千万,评论区简直炸开了锅。”

文章引发网友热议的同时也引来了相关媒体的关注。有媒体撰写《让妲己代言周原,历史岂容如此轻慢》的评论文章,表示“历史文化景点,岂容如此轻薄和轻慢?怎么对得起周原长眠的祖先,怎么对得起田野工作的几代考古工作者?他们用小毛刷慢慢刷出的浩然历史,就这么被肆意糟改,让人心寒”,引发网友热转。

妲己古尸出土 景区删“妲己纣王景区代言”文章 网友仍热议不断

景区声明:

8月2日,陕旅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对此事声明,称此事暴露出景区在营销策划、信息发布、媒体沟通等方面存在疏漏,给网民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解。目前已删除了相关抖音视频和推文。

声明中称,“今后网络传播工作和内容输出会更加谨慎,后续的武王伐纣、姜太公斩将封神、大战妲己纣王等相关文化短视频正在抓紧制作,陆续推出”。

妲己古尸出土 景区删“妲己纣王景区代言”文章 网友仍热议不断

不过,官方声明的发表虽然解除了网友们对“纣王妲己成景区代言人”的误解,却并没有平息网友们对于景区用“噱头”宣传,吸引观众的质疑。

网友们纷纷表示,历史不应成为景区博关注热点的“噱头”。

乱用历史文化做景区宣传“噱头”,

网友争议不断

事实上,此前,景区拿名人或者跟历史文化有关的内容作为“噱头”的例子并不少见。

杭州一景区现“泼水打鬼子”,为纪念抗战胜利

2015年7月,杭州宋城景区现泼水打鬼子活动。据悉这场泼水打鬼子活动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然而,不少网友看到现场图片后都表示,这种所谓的纪念早已变了味。现场大人假扮皇军鬼子,小孩拿着水枪相互喷水,嘻哈玩闹成一团,严肃的抗战纪念成了景区活动噱头。先辈们的浴血奋斗和牺牲娱乐味浓重,早已失去了应有的纪念意义。

景区内现“怡红院”招牌,称名字取自《红楼梦》

2014年,一张来自镇江某景区的照片引发网友热议。照片中,一个仿古门楼上挂着“怡红院”的红字招牌,而门前还有十名着轻纱古装的女子站成一排。

据了解,这是该景区某酒吧推出的古装主题派对活动。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酒吧门口的宣传广告牌上,还配有出自《红楼梦》中的诗句“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意指招牌名字取意于此。

不过网友们的争议却一直未曾停止,有人质疑是否是故借《红楼梦》为噱头作为宣传卖点。而专家也直指,即使酒吧挂牌时就在宣传语中注明和《红楼梦》的关系也不合适,因为这个名称不是只有一个来源,总会产生歧义。

山寨“兵马俑”“长城”……网友:为了攀关系也是拼了

2017年,安徽省安庆市太湖一个文博园内,出现上千个兵马俑,场面震撼。这些兵马俑完全是按照西安临潼兵马俑一号坑1比1复制而成。不过,其建设并没有获得秦陵博物院授权,甚至还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给予谴责时回应:“我们不侵权,没必要沟通”。

而最令人辣眼睛的则是这些“兵马俑”的做工实在令人难以恭维。网友们纷纷表示:为了能够攀上兵马俑的亲,也是够拼的了。”

而这样的类似山寨作品全国还有很多处,包括山寨长城、山寨天安门、山寨八大奇迹等等。这些景区为了发展旅游产业,结果最后却只是多了一张山寨版的“标志性名片”。

低级“噱头”景区背后:

为了利益,却丢了名声

景区利用“噱头”来进行宣传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除了打着历史文化旗号,还有些景区更是使用一些媚俗、恶俗手段以此来吸引游客。

2015年,河南一景区套用“吃喝嫖赌”的谐音,打出“吃喝漂睹”的广告语,进行景区营销;

2014年,湖南张家界溪布街景区推出“嫩模泥战”,冠以“糊仓”之名,引发网友质疑;

2015年,江西萍乡旅游局为宣传旅游,于当年年6月在武汉发放“凉民证”恩引发热议。网友表示“凉民证”谐音“良民证”,伤害民族感情。

这些庸俗、低俗、恶俗的景区营销,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赚人眼球、增加流量的目的,然而,长期以往却会对景区形象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甚至引发游客抵制,害人而不利己。

并且根据《广告法》:“广告内容不能够违背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不能够引发人们对公共秩序的质疑。”的要求,这些打着法律“擦边球”的行为必然会受到严惩。

景区依靠“噱头”宣传的背后是经济利益的驱使。然而,正如那些以“一座叫春的城市”等为噱头的地方景区,尽管出了名,却是恶名,并未带来任何长远的正面效应。

这种以挑战人们底线,假借历史文化外套变相宣传的行为只能为景区带来短期的效益,得不偿失。在如今推崇、弘扬中华文化的时代,只有真正只有尊重历史,免于商业化的腐蚀,才能使景区散发出深厚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