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作文500字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得到肯定的道德准则。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尊师重道作文500字,仅供参考!
前不久,我刚刚阅读了国学经典《千字文》其中的《尊师重道、终成大器》的故事,它对我启发教育特别深刻。
在古时候,有多少名人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像《尊师重道、终成大器》中的魏昭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十分孝敬老师,对学习机会十分珍惜。在童年求学时,曾拜郭林宗为师,而且派婢女侍奉老师,但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郭林宗生病了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时,郭林宗便喝斥他煮的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
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次端粥来而且对老师还那样恭恭敬敬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我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郭林宗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都传授给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有时,我在做作业时,遇到了“拦路虎”,懒得去想就到参考书上找答案,根本不理会过程如何,然后直接地把答案抄下来。还有时,连参考书也懒得去查就直接地向爸爸“请教”,当他仔细地帮我做分析时,我又觉得太唠叨,总是心不在焉的。
等到爸爸做完了分析后,我就骗爸爸说已经懂了,就直接把答案抄了进去。第2天,我的作业本上又多了“小红花”,我高兴极了。可是又觉得这朵鲜艳的“小红花”应该不属于我,望着它,我心里有些许不安,面对着这虚伪的“小红花”,我不禁惭愧了。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学好问,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后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新贡献。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光辉灿烂。从古自今,中国这片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上,产生了多少教育学家。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仪之邦”的大国,而敬师却是中华传统美德,必不可少的一点。尊师重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曾子、荀子,这些古代被人们尊敬的教育家,也成为了现代人人皆知的优秀教师,尊师重道的美德不久久限制于过去,在现代,尊师重道的美德更加得以发扬。毛泽东、李大钊、刘少奇、陈毅等等这些老革命家都是尊师重道的典范。
现在,人们尊师重道的越来越多。宋代的苏轼曾说过:“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对老师,可见是多么尊重。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早已成为传统了,并且代代相传,说点实际的吧。刚过去的一个月的教师节,你送给老师什么呢?哪怕是一张亲手做的贺卡,也让老师感到温暖和欣慰。
快临近的月考,你能考出什么成绩呢?一个好的成绩,回报予老师,那么老师会更加开心,兴奋——要知道,送什么礼物都不如一个好成绩来的好。现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更加成为了大家教育的典范。他的教育理念更加令人尊重。
在这儿,我希望大家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人,弘扬民族精神,让文明之风永远在华夏的大地上吹拂。
尊敬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得到肯定的道德准则。不尊师者,乃不爱学者,一个不尊师重道的人,如果说他爱学习,那不岂是贻笑大方!
古人有云:“人有三尊,君师父也!”可见尊师这个理念在古时有多重要。
从古至今,学业有成者,必是尊师者。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孔子七十二贤生,他们待孔子如父,见面总是行见父之礼,视师志为己志,实践和传播道义都是以孔子为范本,把行义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如颜回“安贫乐道”、“修身”、以及遵守礼仪等,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宓子贱“鸣琴而治”,以礼乐之道施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德入民心;子夏整理书籍,从事教育,善化民众。
古时帝君也是时常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尊师重道。唐太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位注重尊师重道的父亲。他命令自己的孩子对待老师就要像对待他自己一样的好,同时见老师要行跪拜之礼。有次李纲因患脚疾,行走不便,当时皇宫内制度森严,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子迎接老师。
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尊师重道的精神,被后世传为佳话,令人学习和敬仰。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尊敬师长的品德,使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和树立崇高的信仰。我相信敬师德、学师德和永铭师恩将会永远的贯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悠悠学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