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夫人 民国元老戴季陶为何管夫人叫“姐姐”(图)
民国名人的婚恋故事非常有趣,“老南京”版之前刊登了汪精卫惧怕老婆陈璧君的故事。在民国时期的南京政坛,著名的政要夫人还有多位,比如曾经出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他一直管夫人叫“姐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早年曾经跟随秋瑾
戴季陶的原配夫人钮有恒,原名钮浩,1887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从小饱受生活艰辛世态炎凉,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17岁时,她决定出家修行,到南浔依塔院当尼姑,与佛结缘。后经母兄苦劝才还俗到南浔浔溪女校读书。钮浩与秋瑾关系密切,跟随秋瑾做了一些早期的革命宣传工作。秋瑾被捕后,她受牵连被迫离开浔溪女校,将本名钮浩改为钮有恒,进入吴兴女校继续读书。钮有恒聪慧过人,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1909年到上海的吴兴旅沪女校任教师。
1910年,戴季陶从日本留学归来,在上海《天铎报》任主笔,崭露头角,经人介绍认识了钮有恒。两人一见倾心,志同道合,不久订婚。1912年春,两人在上海成婚。新婚伊始,戴季陶主笔的《天铎报》因反清立场而被清政府查封。戴季陶对前来探望的钮有恒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我不成佛,己身不净,不证菩提”。钮有恒勉励道:“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革命豪情一时传为佳话。
戴季陶只身逃往日本,后秘密潜回国直奔湖州与妻子相聚。岂料清廷捕快就在钮有恒借住的潜园守先阁外埋伏,守株待兔。幸亏钮家在当地颇有人脉,戴季陶刚下轮船就有人通风报信,才得以幸免。戴季陶有点神经质,得了神经衰弱后又大病一场,身体很差,幸亏有钮有恒精心照料,并请来名医,找私方,寻名药,才使得戴季陶得以康复。
像姐姐一样约束戴季陶
钮有恒的性格,与戴季陶的容易感情用事恰恰相反,她十分理智,遇事冷静,做事有恒心。戴称赞曰:“其为人也,名如其人。”很多时候,她就像姐姐,或像母亲一样爱护、约束、帮助戴季陶,以己之长,补戴之短。
戴季陶生性好色,时有风流韵事,如果没有“姐姐”管着,不知道还能多出多少红颜知己。钮有恒潜心修佛,精心理财,料理田亩、家产,冷淡了浪漫成性的戴季陶。
钮有恒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有胆有识,敢说敢干,比戴季陶大4岁,戴季陶对她敬畏有加,私下里叫“莲姐”。戴季陶担任孙中山机要秘书后,钮有恒常去孙中山身边照顾起居饮食。据戴季陶笔记:“民国二年后,莲姐常为总理理杂物。因传贤素以姐称之,总理也以姐称之”。看来,连孙中山都跟着戴季陶叫“莲姐”。
戴季陶生性活泼好动,又缺乏自制力,在日本与一女子同居生子,因为“惧内”,只好恳请同在上海做证券交易生意的义兄蒋介石帮忙。最后蒋介石收留了这个男孩,取名蒋纬国,交由姚冶诚扶养照顾。这个“私生子”成为蒋、戴两人默契的“感情纽带”。
相传戴季陶为国民党起草《党员守则》时,苦思冥想写了“仁政为接物之本”、“信义为立业之本”等十一条后,绞尽脑汁再也想不出第十二条了。正愁眉不展之时,夫人送来了新沏的莫干黄芽茶,戴季陶灵台一亮,提笔写道:“十二,有恒为成功之本。”这十二条后来成了国民党大会小议必背诵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