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钱基博故居
该建筑名朴园,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校园内,建于1936年,系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内木板铺地,总建面630平方米。2002年维修,内改石板铺地,内外墙装饰更新。
朴园,一栋有历史的小洋楼,坐落在湖北美术学院,与学院的行政楼毗邻,是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朴园也是钱基博的故居,钱基博是谁?他是钱钟书的父亲。历史上,许多文化名人都在武汉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朴园在美院,放对了位置,它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建筑之美。
武汉钱基博故居沿革编辑
该建筑原系武昌私立华中大学教授公寓,1952年院校合并后属华中师大,现产权属湖北美术学院,为该院环境艺术雕塑研究所。
武汉钱基博故居影响编辑
该建筑是文化名人钱基博1946年至1957年居住的地方。钱基博(1887--1957)江苏无锡人,古文学家兼教育家,历任无锡师范、清华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上海光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兰田师范、武昌私立华中大学、华中师大等校教授,著作达20余种,并将5万册藏书和1000余种方志,200余种珍贵文物等,分别捐赠给华中师大和江苏泰伯文献馆。
武汉钱基博故居钱基博与华中师大编辑
钱基博(右)与钱钟书居住在昙华林及云架桥一带的老街坊,常会提起湖北美术学院内有座“钱钟书故居”。笔者经过探访,认为这种说法欠妥,较确切的称谓应该是“钱基博故居”。所说的这座青砖清水墙的两层楼故居,系折衷主义风格的美国花园别墅建筑,它是私立华中大学1936年在武昌城墙拆除后的地基上,扩建的新公寓之一。
1946年至1957年,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老先生,就居住在这幢公寓的楼上,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岁月。钱老先生生前,钱钟书夫妇及其女儿,常抽空到此看望老人,有时在寒暑假还陪老人小住数日。
由于时间久远,许多街坊已说不清这些往事了。2013的10月8日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百年校庆,在这次活动提到的该校名师中,就有治学严谨的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
钱基博,字子泉,江苏无锡人,是我国著名的国学教育家。他天资聪颖,家学渊源,16岁那年就撰写了洋洋4万余言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发表在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上。他早年曾受业于古文学家黎庶昌门下,夯实了古文功底。
1906年,时任江西提督的陶大均看到他的文章后,惊叹他是“龚自珍再生”。还有一次,著名实业家、曾中过状元的南通张謇,在读了钱基博的文章后,击案赞叹说:“大江以北,没有见过能与他相比的人!
”辛亥革命爆发后,钱基博积极响应,先后出任援淮军司令部少校参谋,陆军第十六师副官中校参谋,为革命延治军书。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直隶都督赵秉钧和江苏都督冯国璋,知道钱基博写得一手好文章,都要聘请他当秘书。
钱基博认为自己已投身革命军,毅然拒绝为北洋军阀效劳。从此,他立志献身教育,先后出任过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清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光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钱基博受聘到武昌昙华林的私立华中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
解放后,钱基博看到新中国欣欣向荣,人民当家作主人,他十分高兴,1950年初,他将自己一生购买的5万多册藏书全部捐给了华中大学。1952年,华中大学与中华大学以及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成为华中师范学院(即华中师范大学),学校的规模扩大了,并且还成立了历史博物馆。
当时为支持新馆建设,钱基博把自己一生所收藏的铜器、玉器、古钱币、名人字画等500多件珍贵文物,全部捐给了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
在这之后,他还将自己一生所收集到的碑帖字画1000余件和方志古籍1000余种,全部捐给了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其所属的文献馆。在上述捐赠过程中,钱基博一心奉献为国家,他没有向受赠单位提任何要求。1957年11月30日,学识宏富、德高望重的一代国学教育家钱基博先生,因患胃癌不幸病逝,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