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免费观看 小照片浓缩大时代 来“好雨时节”展看这些故事
12月11日,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博物馆主办,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正式与观众见面。展览将从百姓身边的点点滴滴出发,讲述川人40年的记忆故事。
改革开放40年,当年20岁的青年也历经沧桑,成了白发斑斑的老人。他们用大半个人生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变化。在 “好雨时节·改革开放 见证四川四十年”展览征集活动中,收到了许多老者的来信,他们用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故事,讲述了40年来中国工业所发生的变化。12月11日,这些故事也将在展览娓娓道来。
国防工业
小小晶体管的发展故事
今年74岁的刘从谦,1970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在云南一个军工厂工作,1975年调到成都715厂产品设计所工作,负责导弹电子控制部分专用晶体管的制作。
他介绍,洲际导弹东风5号和中程导弹东风3号的发射,对中国国防实力、国际地位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他个人,对于在1975到1982年参加导弹电子控制部分晶体管的制作,感到很荣幸。
回忆起当年的工作经历,刘从谦说,为了尽量缩小体积和减少重量,用在导弹上的部件要求尽量小而轻,而当时专业半导体工厂不生产这种晶体管,所以由他所在的产品设计所负责生产。由于当年工厂的材料、设备的质量不是很好,技术也比较落后,生产出来的晶体管合格率很低,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几,但他们依然坚持下来,最终制作出适合导弹用的晶体管。
“因为它的直径只有3毫米,像芝麻一样大小,所以被戏称为 ‘芝麻管’。”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看到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刘从谦觉得很开心。“我从事这项工作十多年,看到现在国家的发展,真的很开心也很自豪。”
航空工业
八旬老人讲述飞机进出口故事
王忠全是杭州人,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成飞公司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方针的号召下,航空工业也要走向世界。王忠全作为公司外贸处进出口的工作人员,为了飞机出口多次参加国际航展,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
1986年,中国航空工业代表团参加了范堡罗航展,迈出航空工业走向世界的第一步。那张黑白照片是英国记者采访中国展台时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情景,那时歼7飞机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航展。他回忆,当年,虽然带去参展的都是飞机模型,展台也相对较小,但依然受到世界的瞩目。
泰晤士报的记者在展览上拍下了这张照片,刊登于1986年9月1日第二版的报纸中,并配文:“China is planning to market”。
王忠全说,那次参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成就,为中国赢得了许多订单。此后的许多年,王忠全一直从事成飞的对外合作工作。1996年,在中国首次参加国际航展的十年后,中国在珠海举办了有实体飞机展示和飞行表演的航空航天博览会,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航展。“十年间,我们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迅速。”
虽然已82岁高龄,王忠全仍然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现在成都出的歼10、歼20等等的展出,代表着我们新一代的飞机正在推向世界市场。”王忠全家中,那些厚厚的关于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册,也记录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故事。
核工业
铀矿探测员回忆探测仪器更迭故事
李启明今年81岁,年轻时曾是一名铀矿探测员。野外工作22年中,他亲历了中国铀矿探测仪从外国进口到自主研发的变化。1981年后,虽然没有再从事铀矿探测工作,他仍然关注着探测仪器的发展,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工业的发展。
铀是一种极为稀有的放射性金属元素,铀矿石则可以提取铀用于核工业。1958年,李启明就在核工业铀矿地质系统做找矿员。他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中国铀矿探测仪的变化。
“这是前苏联制造的,用起来倒还方便,就是太不灵敏了。”李启明指着一张老照片说。这种探测仪测一个点需要好几分钟,准确性和时效性比较差,而且进口的成本很高。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苏改进了仪器,灵敏度有所提升,“但是夏天用的时候它接受太阳热量太多、太快,用起来烫肚子。”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终于自主研发了“FD-71”探测仪,因为仪器外形很像战士用的冲锋枪,业内都叫它“地质冲锋枪”。“它轻便好使,灵敏度高,防雨、防震能力都较强,而且外表美观,大家都喜欢用它。”
“现在基本都是综合性找矿,进入了攻深找盲阶段。”1981年之后,李启明没再从事铀矿探测的工作,但他依然关注着探测仪器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工业发展得很快。”李启明欣喜地看到中国已经建成独立、安全的核工业体系,也希望人类能够尽快解决能源问题。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有家长里短,有时代巨变,这些年过七旬的老者将一辈子的心血奉献给国家工业发展,他们也用自己的故事串联起中国的工业发展之路,他们的故事就是时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