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弥勒佛 从弥勒佛和韦陀的故事说起
去过寺庙的人如果留心的话,就会发现一进门首先看到的,便是弥勒佛迎客的笑脸,再往后看,是面色阴沉的韦陀。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俩并不在一起,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宇。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香客甚众,但他丢三落四,不善理财,致使入不敷出。
韦陀管账是把好手,但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搞得香客越来越少,以至于香火断绝。佛祖查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看香火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两人放在同一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韦陀掌管财务。在二人的分工合作下,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故事当然纯属虚构,但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其一,对人才的长短要辩证地看。古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普通人如此,伟人也这样。《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篇中说:“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
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汤、武以放弑之谋,五伯以侵夺之事。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另外,人才的长与短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从一个角度看是长,换一个角度看可能就是短;在这个环境下是短,在另一环境中可能是长。
古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再说,人才的长与短是不断发展的,优缺点不是凝固不变的,人才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取长补短的过程。
其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需要杰出人才,也需要一般人才。既然人人都有其长和短,领导在选拔人才时,首先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然后“度才而授任,量能而施职”。“杀鸡用宰牛刀”不行,“宰牛用杀鸡刀”也不妥。
其三,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有道是“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贞观政要·公平》)只要一个人有一技之长,主流是好的,就要大胆地使用,而不能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就让人才白白流失。
容人之“短”,不仅包括容忍别人的缺点,而且要容人之“过”(即历史地看待从前的过失)、容人之怪(与常人不同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当然,容人之短决不是对所用之人的缺点视而不见,也不是纵容姑息,而是在给他舞台和机会的同时促其逐步改进。
另外,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不仅有一个容人之短的问题,而且有一个容人之长的问题,即允许别人赶上和超过自己,这样才能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毫无疑问,对人才长短的看法,也是一个人才观的问题,即认识问题,胸怀问题,从个人一己之私出发还是从人民利益出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