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怎么读 潮瓷:筚路蓝缕开瓷路 后人至今识龙窑
上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依淡佳丽登集团卫生洁具生产场面。
《马来亚潮侨通监》载马来西亚吉隆坡吴万发广告页。
潮瓷在南洋(上)
大约4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潮州窑研究者李炳炎来到了马来西亚的槟城,此后他转至新山、亚依淡,尔后再到新加坡。这是2011年9月,李炳炎第一次下南洋寻访潮瓷在东南亚的印记。他隐约预感到,作为民间学者的他将揭开“海上瓷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较于潮人先辈,他以飞行的方式跨越国境和汪洋大海显得轻松很多。在近代,潮人先辈因生活所迫,像被“卖猪仔”似的过番下海,顺着季风,乘帆船前往南洋诸国。彼时,从樟林和柘林等港起航,他们要在海上漂一个月左右,才能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登陆。
一个世纪前的登陆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潮州与东南亚的历史。这些潮人上岸之时不会料到,他们及几代后人将成为潮瓷与东南亚的纽带,为南洋诸国带去陶瓷业的兴起和繁荣,也带去潮人的传统文化。
从第一次始,李炳炎不断来往于潮州与东南亚之间。至今年4月,他于七年间八下南洋,自掏腰包遍寻潮瓷的海外之路。他将对东南亚潮人陶瓷从业者的口述历史、现场寻访等写入《潮瓷下南洋》《近当代新马泰潮人陶瓷业研究》等专著里,也将历代陶瓷实物见诸于在潮州、广州、香港等地举办的“南国瓷珍——潮州窑瓷器”等展览中。
从潮州连接到东南亚、欧洲等地,李炳炎看到了潮瓷外销、潮窑外设、潮匠外输,看到了潮人的艰苦创业,看到了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努力追寻着潮州的“海上瓷路”。
风潮 潮人开创东南亚陶瓷业
牌坊街是潮州著名旅游景点,是游客到潮州必去之处。2009年,年近五旬的李炳炎已“弃商从儒”约十年。从收藏古陶瓷到研究古陶瓷,李炳炎已成潮州窑研究专家。他在牌坊街北段开了一间潮州窑博物馆,取名“颐陶轩”,希望在此“颐享天年,陶冶性情”。
然而,他从此更为奔波。
开馆不久,博物馆橱窗上展示的龙窑模型吸引了不少华侨游客的注意。来自新加坡陶光工艺有限公司的陈德育总经理告诉李炳炎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还有龙窑,“爷爷辈就是从潮州来的”。
这引起了李炳炎的巨大兴趣,据他当年所知,在潮州烧制陶瓷的龙窑几乎没有了。他决定去东南亚实地考察一番。
潮汕地区依山临海,民众自古就有冒险下南洋谋生的传统。清代以降,数以百万计的潮人先民移居海外,以南洋为最,尔后又迁徙到欧美澳各国。如俗语所云:“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
2011年9月,在潮州做了很多功课的李炳炎终于踏上南洋寻访潮瓷之路。陈德育陪着李炳炎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此行非虚,李炳炎看到了很多潮瓷、潮人的印记。
从1998年开始研究潮州窑,李炳炎对潮州窑的本土历史颇为熟悉。
潮州窑是唐代以来潮州辖区内所有窑场的总称。唐代的水车窑、北关窑,北宋的笔架山窑,明清至近代的九村窑、高陂窑、惠来窑和枫溪窑,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潮州窑的主要代表。其中笔架山窑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人熟悉的是,潮州是“中国瓷都”,这是2004年4月由中国轻工联合会和陶瓷工业协会授予的。事实上,在宋代潮州便已是瓷都。作为“海丝重镇”的潮州,早在宋代便已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潮人下南洋是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影响下发生的,并且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愈演愈烈,直至近代出现高峰期。
从上世纪初开始,在又一波潮人下南洋的风潮中,会烧制陶瓷的潮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讨生活,陶瓷业成为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除了从家乡带去陶瓷产品之外,东南亚的潮人很多实现了“在地化生产”。
李炳炎在实地访问考察中发现,新马泰等国家的陶瓷业起源大多与潮人直接相关。在当地潮人陶瓷从业者的口述历史中,故事通常都是这样的:先辈们在劳作中发现了瓷土,于是当地的陶瓷业便开始了。
这样的例子,在泰国南邦尤为典型。南邦府是泰国北部的一座古城,现今被称为“瓷器工业城”,陶瓷工业是其主要产业。然而,其陶瓷业的发展却是从上世纪50年代潮人偶然发现当地有优质瓷土才开始的。
1974年7月14日的泰国中文报纸《新中原报》以《最先在南邦府发现瓷土的——郭修钦、陈心如其人其事》为题记载了当年的历史:
1950年,在偶然的机会下,在南邦的潮人陈心如发现当地村民使用的磨刀石中含有瓷土,这一发现引起他对南邦瓷土的探究。他立即与友人郭修钦、郭汉等骑着脚踏车到处寻找瓷土。经过一年多的寻找、试验、烧炼,经历多少尘埃飞扬、泥泞及膝、日晒雨淋,最终证明此地瓷土是优质瓷土。
二人想创建陶瓷厂,却没资本投入,只能先经营菜园种菜售卖。七年后,二人终于获得数位朋友投资,得以合资建厂。他们不曾想,这里蕴藏着全泰国最多的瓷土矿,约占全泰国总产值的65%,优质黏土更是占全泰国的93%。郭修钦和陈心如也因此得到泰国工业部的嘉奖。
南邦就此成为全泰出产瓷土最多、质地最优良的地方,加之这里还有一帮刻苦耐劳并充满活力的潮人,南邦的陶瓷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南邦的陶瓷工厂有两百多家,其中九成与潮人有关,年总产值达三十亿泰铢以上。
兴盛 潮瓷在南洋异军突起
“陈叔叔,您穿得这么朴素啊?”2011年9月26日,在马来西亚柔佛亚依淡陶业公司,时年83岁的佳丽登集团前总裁陈宗正穿着运动裤,脚上一双白色布鞋。李炳炎对于眼前的亿万富翁有些惊讶。
亚依淡是马来西亚的陶瓷之乡,此地不少陶瓷企业是潮人所创办。佳丽登集团如今已是世界知名陶瓷企业。但其前身在1920年只是一个简陋的陶作坊。
1919年,从潮州枫溪下南洋的陈顺兴当锡矿工时,无意中发现吉隆坡鹅麦锡矿中挖出的泥土是可以制陶的陶土。从此,对瓷土敏感的陈顺兴开始异乡制陶之路。从吉隆坡到马六甲再到亚依淡,陈顺兴及其后代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步步为营。他们从陶管、屋瓦等粗陶器开始,此后应橡胶种植业大势大力生产胶杯,之后到日常生活的餐具,在战后为排污系统等市政工程提供高标准的排水陶管、卫生洁具等,直至今日成为世界级的优秀陶瓷企业。
“很多人觉得下南洋很好,其实在马来亚的生活非常艰辛。都以为能在这边过富贵的日子,其实是到这边拼命的。到这边打工的人,十个人都不知道有没有三个人是能回去的。”陈宗正用这番话回应了李炳炎关于自己衣着朴素的问题。1957年,他的父亲陈顺兴在马六甲去世。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待李炳炎2016年6月再次造访佳丽登集团时,陈宗正先生已于2月前离世。陈氏第三代则担起了集团经营的重任。
如佳丽登集团的成长一般,在下南洋风潮中,潮人到南洋诸国经营陶瓷业,经历了一战、二战及战后各个时期,他们大多从最初的橡胶业所需的胶杯开始,不断延伸产品线,产品几乎囊括所有的日用陶瓷。至今新马泰等国的陶瓷主产区、销售区的陶瓷企业大多数仍为潮人家族经营,其中不少形成企业集团,拥有知名品牌。
李炳炎不仅记录口述历史,还在各地搜集相关的文献材料,包括账本、报纸、会议记录、书信等等。他将这些材料分门别类地整理装订成册,几乎装满了家里的一长条柜子。
据1928年童子达编《新加坡各业调查》载,新加坡经营瓷器的商号共有47家,按经营者籍贯分,广州4家,福建28家,潮州15家。此后,福建人逐渐转向橡胶种植等行业,擅长制瓷的潮人逐渐在当地陶瓷业占据主要地位。至1990年前后,根据新加坡瓷商公会会员登记资料,新加坡的瓷器商号有50家,其中大部分由潮侨经营。由潮人主导当地陶瓷业,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亦如是。
李炳炎调查发现,东南亚的潮籍瓷商主要分布于新加坡、槟城、马六甲、曼谷、吞武里等新兴港口城市。他们利用港口优势进行潮州陶瓷产品的贸易,使潮州陶瓷产品稳占东南亚市场。与之对应的是,潮州窑自唐代创烧以来,大部分窑址都建立于韩江或其支流区域,这一分布规律应是为了便于产品的水上运输。
“潮人南洋导夫先路,拼搏精神成就大业。”李炳炎如是评价近代潮人下南洋。“他们从一无所有到成为行业代表,仅用了几十年时间。”潮人借助海上陶瓷之路将潮州窑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今日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瓷都”。从产业发展上看,近代以来潮州窑业在东南亚一带的影响力远远胜于国内,最终形成国内一个瓷都和海外一个瓷都的局面。
潮州窑的生产技术不仅让东南亚的潮人得到生存和发展,更让他们成为当地陶瓷业的主导者,陶瓷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让他们成为当地社会重要的一员,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从世界移民和当地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潮人在整个东南亚社会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