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人物唐僧简介 西游记唐僧人物简介 唐僧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 里唐僧这个人物,是取经队伍的首脑。他是这支小队伍中惟一肉体凡胎没有任何法力神通的尘俗匹夫,他有的只是一个虔诚佛教僧徒那种一心向佛、锐意取经的坚毅不拔的宗教信念。虽说他是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投胎,但从形体、思想以至行动都是一个典型的现实形象。
《西游记》 却把这个凡夫俗子派作取经队伍的精神领袖,他只会用观音菩萨教给的一套 "紧箍咒"制服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再通过孙悟空威慑猪八戒和沙和尚,维持他在这支小队伍中的统治地位。
把一个现实人物与三个神话人物放到一起,搭成一个取经班子,而且让他当领导,未免有点不伦不类。但正是这种形象体系所形成的取经队伍内部的人际关系,不断地引起磨擦和冲突,对多侧面、多层次地深刻展示全书主题,展示各类人物的复杂性格,从艺术形象的整体联系中,产生了巨大奇妙的艺术表现功能。
【西游记唐僧人物简介】唐僧人物形象分析
唐僧形象,是儒佛思想融合的历史结晶体的艺术再现。这就决定了唐僧思想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它既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又饱和着特定时代的现实色彩; 它既不是从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 《西游记平话》唐僧性格的简单继承,更不是某种抽象概念的傀儡,而是经过大作家吴承恩天才再创造的活生生的"这一个"。
这个形象出现在陆王心学和宗教思想猖獗泛滥的明代后期,闪耀着独特的思想智慧光辉,具有形象地思想批判和宗教批判的双重战斗意义。
就哲学思想而言,对"心"与"理"的关系这个问题,陆王心学和佛教禅宗,回答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都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天地间一切都该备于自心,即心学所谓 "心之本性,无所不该"、"心即理",禅宗所谓"见性成佛",直取自心,不假外求。
《西游记》 中唐僧思想的核心,就是这种主观唯心精神的体现。比如,第十三回,他奉唐太宗之命,去西天取经,登程伊始,感到此行前途渺茫,吉凶难测,僧众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西去的艰难险阻。
这时,他"以手指心",发出 "心生,种种魔生; 心灭,种种魔灭"的论调,就是说,西行途中的一切灾迍"魔"难,都生灭由心,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西游记》通过唐僧遇难的全部情节,对这种主观唯心精神作了生动的、淋漓尽致的批判,深刻地揭发了它的破绽和虚妄。
取经途中,唐僧的每一难,都实在地告诉读者,为害作恶的诸路妖魔,不是唐僧主观"心生"的幻象,而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对他们,任你再念多少遍乌巢禅师的 《多心经》 ,都无助消灾释厄; 实实在在地,只有靠孙悟空那条金箍棒的威力,才能化险为夷,遇难呈祥; 离开刀光棍影的战斗,一步也不能前进。
一部唐僧取经史,从头到尾,无不证明他所持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碰壁和破产; 证明"那长老性命,全亏孙大圣; 取真经,只靠美猴精。"
【西游记唐僧人物简介】唐僧人物形象分析
唐僧形象在社会实践上,也是佛门衲子和儒家之徒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他是一个声高望隆完美体现佛家教义的 "圣僧",虔诚维持,一心向佛,有超然 "出世"的表象; 另方面,他又是一个恪遵儒家名教观念的 "忠臣",他执守臣礼,效命皇帝,又具积极 "用世"的本质。
表面看来,禅理和名教,和尚和忠臣,是势同水火、无法调和的两码事; 可是,在政治实践中,总是两位一体,并行不悖。不管佛家整天叨念什么 "苦空寂灭"、"与世无争"等口头禅,实际上,那些宗教界代表人物一高僧们,无不积极地参与政治,与现实政治从未须臾相离。
他们表面上超然物外,五蕴皆空,骨子里却时刻不忘干进希宠,求名图利,只是玩得迂回婉转一些,弄弄终南捷径、以退为进之类的手腕,对世俗社会具有更大的欺骗性罢了。
历史上的佛门高僧,释界巨子,大都身在名山大刹之中,心存朝廷巍阙之上,公开或暗地依附于当代统治者,沽名钓誉,欺世惑众。南北朝时期名僧道安、慧远、僧肇,隋唐时期的智��和唐僧的原型、真正历史人物玄奘大师等,无不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推崇和揄扬,誉满遐迩,名噪一代,成为宗教界的盟主。
位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前显赫,身后哀荣,蔑以加焉。他们实际上都是些不衣青紫,不戴乌纱,看似无权却有权的宗教官僚。亦儒亦佛,儒体佛用;亦僧亦官,僧表官里。这就是历史上一切名僧的社会政治本质。《西游记》 中的唐僧形象,正广泛深刻地概括了这种本质。
【西游记唐僧人物简介】唐僧人物形象分析
譬如,第十二回,唐太宗传旨征辟去西天取经的僧人,话犹未了,唐僧即挺身而出,表示"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回到洪福寺后,他又对徒众宣称: "我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大抵是受帝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取经就道前又说:"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从唐僧这一系列反复申明的取经目的中,非常清楚地把佛门高僧以"出世"为"用世"的潜藏底里,和盘托出。
就是说,唐僧通过"出世"拜佛求经的宗教手段,达到用佛教经典征服人心,张扬佛法,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目的。所以,他在西行途中,每罹厄难,身陷魔窟,在生命垂危的关头,心里也总是不忘"圣主"的委嘱,深恐取经不成,有负重托。
如第四十八回,写他路阻通天水,妖精作法,冰封大河,他见到商人冒险踏冰过河作生意,求倍蓰之利,便触景增怀,感从中发,情不自禁地披露胸臆: "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 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这里姑不论把佛教视为神圣崇高的取经事业,与世俗的名缰利索相提并论,本身就是对佛教的极大亵渎和嘲弄;尤为深刻的是,这段简洁的唐僧心理描写,从政治上一针见血地把佛家"出世"向佛,与儒家的"入世"忠君,以巩固封建统治作纽带,紧密无间地调和起来,真实地揭示出宗教领袖的政治面目和社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