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获得什么奖 《白日焰火》怎么获的奖? 金熊有它的潜规则

2018-1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行业票选V.S小众取向:奥斯卡与欧洲电影节不是一套玩法在以"获奖电影"为看片标准的内地观众们眼中,在三大欧洲电影节上摘金挂银的影片往往"不明觉厉",而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片子则"通俗易懂".造成这样差别的首要原因很简单:前者的宗旨是选拔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电影进行展映,后者则是仅针对美国电影(或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英语片或外语片)的行业评奖.说得通俗点,三大欧洲电影节的性质好比"世博会",而奥斯卡则只是美国电影圈的"企业年

行业票选V.S小众取向:奥斯卡与欧洲电影节不是一套玩法

在以“获奖电影”为看片标准的内地观众们眼中,在三大欧洲电影节上摘金挂银的影片往往“不明觉厉”,而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片子则“通俗易懂”。造成这样差别的首要原因很简单:前者的宗旨是选拔世界范围内的艺术电影进行展映,后者则是仅针对美国电影(或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英语片或外语片)的行业评奖。说得通俗点,三大欧洲电影节的性质好比“世博会”,而奥斯卡则只是美国电影圈的“企业年会”。

白日焰火获得什么奖 《白日焰火》怎么获的奖? 金熊有它的潜规则

奥斯卡金像奖的审美:主流、爱故事、投票决定奖项

相对而言,奥斯卡金像奖的规则比较简单:它由6000多位评审经过多次投票选出入围片,再由入围片投票选出获奖片,遵照的是一套严格的投票体系。更重要的是,能有入围资格的电影,都是已经或者正在上映的电影。另外,代表着美国主流观众群体(即中产阶级)审美的奥斯卡所钟爱的是故事流,拥有投票权的从业者们喜欢看到的是遵照好莱坞剧本创作原则之下的作品,而评审们所热爱的,也是传达主流价值观、甚至“正能量”的片子,这所有的限制因素,都代表它更容易被大众审美所接受。

白日焰火获得什么奖 《白日焰火》怎么获的奖? 金熊有它的潜规则

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游戏规则,则要复杂不少——

国际电影节的口味:小众、生活流、评审团决定奖项

欧洲电影节怎么玩?

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第一个要求往往是“世界首映”。换句话说,就是全世界人民都没有看过,像今年《无人区》这样先在国内公映之后再入围柏林主竞赛的例子少之又少。“金熊”、“金棕榈”、“金狮”等大奖是针对主竞赛单元参展片的,而除了主竞赛单元之外,三大电影节均设置了数个各具特色的非竞赛单元,以极可能多的容纳“选片人”眼中“值得展映”的特色影片。

白日焰火获得什么奖 《白日焰火》怎么获的奖? 金熊有它的潜规则

而入围到不同单元的电影,会在电影节期间进行集体放映,这十几天内,由十几位评审投票选出最终的获奖片。

必须通过“选片人”的举荐才能成为参展片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喜好一直都是偏向于生活流的片子,即描述人物状态多于讲述剧情。而以柏林电影节为例,全世界每年报名试图参展的片子5000部左右,如何在如此之多的片子里选出最终能进入主竞赛的那20余部片子呢?首先就要看“选片人”的眼光了。比如中国区报名参加柏林电影节展映的影片,就需要先给常住香港的两位“选片人”过过眼,再经由他们向电影节方面举荐。

气场相合才最终能进入电影节视野

当然选片人的推荐也只是初步意见,电影节官方也需要进行一轮再筛选。这就牵涉到每一个电影节的不同调性。基本上这么多届下来,各个电影节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特色与关注的中心点。一般而言,柏林电影节喜欢发掘新人、热衷政治题材的电影,对“新锐”二字比较看重;而戛纳电影节凭借政府的支持、法国电影文化的蓬勃以及最强大的运作能力,一直被称之为三大电影节中最高殿堂,每年前来参赛的导演量级巨大;而近几年一直被唱“衰”的高寿威尼斯电影节也在重新找寻自己的定位,从70届的整体片单来看,注重表达的形式感和高度艺术化的追求,似乎已经成为它的新风向。

只有气场相合,才有机会最终登上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舞台。不过,具体到奖项的归属,则是评审团们来进行判定了。

“评审团”口味决定大奖归谁

事实上,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获奖片,本质上是“精英小团体”的选择——即组成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的7至8位评审最终的集体投票结果(戛纳则是10位)。每年的评审团阵容都是不同的,但构成者基本都是来自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等电影行当里的精英大咖,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与电影圈沾边的跨界艺术名流,而除了职业分配之外,评审团本身的量级也对电影节的最终结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评审团的阵容不是固定的,他们的审美取向也并非固定。

事实上,即便是某部影片在展映时被媒体与观众给予高度评价,却也不意味着它一定能斩获最后的大奖。所以,当你明白欧洲电影节奖项的选片与评审流程之后,你就会了解,奖项只是小部分人的审美集合,并不能代表外围的大多数。

“柏林特色”V.S 《白日焰火》——擒获“双熊”背后的“潜规则”

根据上文所述,欧洲电影节拥有自己独特的游戏规则,获得大奖的片子与电影人,都必然有某些特质合乎电影节及评审团的口味,《白日焰火》也不例外。当我们进一步解读柏林电影节的特色、分析该届评审团的阵容构成后,你就会发现:金熊奖花落《白日焰火》,虽可能在意料之外,但确实属于情理之中。

【潜规则一】以“发掘新导演”为荣,《北爱》也曾自荐过

柏林电影节的诞生,其实是冷战的产物。最初德国电影节是想作为鼓吹西方的文明制度,以此反对共产主义文化的一个旗帜。在60多年的延续和改变之后,如今的柏林电影节虽然已经离政治相去甚远,但对于战争和政治的讨论一直是柏林电影节一个很重要的选片元素,今年在柏林评分甚高的《71》就是一个典型。

而此外,作为一年之初的电影节,柏林还有一大鲜明的特色就是扶持新人。不过,这一两年以来我们也看到了柏林电影节的改变,开始有大导演选择柏林参赛,比如今年的阿伦雷乃、林克莱特、山田洋次等。但在选片人们眼中,挖掘新人还是第一使命。

身为柏林电影节中国区的选片人之一的王庆锵,之前也曾将王全安成功推送至柏林。在接受采访时他谈到“选片人热衷像哥伦布一样发现新大陆,选片人都是以挖掘新导演为荣。”不仅仅是刁亦男,非主竞赛单元的曹保平,以及台湾新锐导演卓立的《白米炸弹客》都经由他和他的同事所推荐,这三位导演也都是属于在业内小有名气,或者具有潜力,但缺乏大奖认可的“新锐导演”。

柏林电影节与中国电影的关系源远流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来自于这两位选片人与中国电影人、电影公司之间的关系。据说,当时《北京爱情故事》也曾找到过选片人看过片,但最终选片人还是选择了《白日焰火》。

【潜规则二】今年柏林重表演,8人评审4个是演员

虽然众所周知,金熊奖所代表的是表演、摄影、剧本、导演功力等多个部分平均分最高的作品,但毕竟术业有专攻,职业的有所不同,从某种方面上,也会使得金熊奖朝着某个方面所倾斜。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包括评审团主席在内一共八位成员,这其中有四位(梁朝伟、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崔娜-蒂虹、格蕾塔-葛韦格)是演员出身,两位(詹姆士-沙姆斯、芭芭拉-布洛柯里)是制片人背景,只有米歇尔-冈瑞、米特拉-法拉哈尼是导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立于剧本之下的、演员们的表演功力为这部电影擒熊起到了很大作用。

【潜规则三】“场刊评分”不代表一切,获奖结果总和媒体拧着来

不像其他电影节一样,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们是不会给出颁奖理由的,但围观其他媒体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能得到统一的地方在于,大家都注意到了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的挖掘。《综艺报》用“孤独的英雄”来概括这部电影,《好莱坞报道》也说道了这部电影“人性的凄美”。

那么,在电影节上其他片表现如何呢?有一个其他媒体都会参考的衡量因素叫“场刊评分”。“场刊”就是在电影节期间官方(或者官方指定媒体)每日都会发放的刊物,刊载了影片信息、主创采访等等,每天场刊的结尾,都有一个评分环节,邀请一些媒体或者知名影评人进行评分,很多时候,这个评分最终都会与最终的结果相去甚远,比如今年《推拿》拿到场刊最低分,但依旧颁发了一个最佳摄影奖给它,而《白日焰火》的场刊评分并未很高,最终擒得双熊,评分很高的《71》和《国王十字》一奖未得,评分最高的《耶稣受难像》拿了最佳编剧奖。

同样在前一年的柏林,评分最高的大热门片《和谐课程》只得了最佳摄影奖。

【潜规则四】不止一个“刁亦男”,柏林专注“励志”已十年

比起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获奖后人们更愿意说起的,还是他如何蛰伏多年,坚持自我的励志故事。他的获奖,的确给独立定影人希望。刁亦男并不是一个特例,纵观近十年柏林金熊片,藏下了许多个“刁亦男”。

前一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颁给了《婴儿式》(又译《孩童姿势》),是罗马尼亚导演卡林-皮特-内策尔执导的第三部剧情片,这是他第一次杀入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这位生于1975年的罗马尼亚导演,在此前也只拍过两部罗马尼亚语的小成本片《玛瑞亚》和《荣誉勋章》,比刁亦男还惨的是,他的这两部作品完全没有产生过太大反响,甚至连电影节都没有去过。

《一次别离》算是近几年最被观众所熟知的柏林金熊奖影片了,因为它从柏林开始,几乎横扫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内的好几个国际奖项。导演阿斯哈-法哈蒂也是70后,如同刁亦男一样,前面几部作品在小电影节上也有不错成绩,但依旧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影响力。他还曾经拍摄过电视剧,第四部电影《关于伊丽》首次杀入柏林主竞赛,获得最佳导演,二进柏林的《一次别离》最终擒得金熊归。

2010年斩获金熊的土耳其导演赛米-卡普拉诺格鲁拿奖拿得同样不轻松,之前入围威尼斯的《牛奶》就因为影像晦涩、节奏缓慢没有赢得媒体太多好感,大败。《蜂蜜》柏林放映后同样被诟病,但却被柏林电影节认可,这大大出乎媒体意料。

他曾说,“我知道观众很重要,但是你一直担心观众的态度就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摄电影,我没法去讨好任何一个人。就我而言,我喜欢把电影完成之后才想到观众”。这样的思考方式,也与刁亦男的想法有相似之处。

再往前一年推,1976年的秘鲁新锐女导演第二部长片就获得了柏林金熊奖,第一部作品的拍摄故事也非常坎坷,2003年她创作多年的处女作剧本《玛黛努莎》在哈瓦那电影节拿到最佳新剧本奖之后,花了三年时间苦寻投资,直到2006年才有机会拍摄成片,成为她的导演处女作,简直就是女版刁亦男。

【潜规则五】“金熊”更似敲门砖,搞定戛纳才更荣耀

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柏林是最年轻的一个,并且它往往开始于一年之初,很多导演都会先选择每年关注度最高的戛纳、然后是威尼斯,最后是柏林。当然,也有一些参赛片是根据自己上映档期或者制作周期来进行报名的。春季上映的片子,基本都会挤在柏林电影节。但很多时候,大导演们都会将自己电影的上映日期选择在夏天或者秋冬,这样一来,从档期上考虑,也自然会报名在戛纳、威尼斯。

按照以往的规律,很多导演都是从柏林走出来,然后下一部作品送审威尼斯、戛纳。大导演莱那-维尔纳-法斯宾德最初的《爱比死更冷》入围的就是柏林,随后在威尼斯、戛纳大红。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第一个大奖是1961年在柏林的《夜》,(前一年在戛纳得过评审团大奖),接着在1964年凭《红色沙漠》斩获威尼斯金狮,最后在1967年《放大》得到戛纳金棕榈。

国内,张艺谋就是最好的例子。国内籍籍无名的时候,他凭借《红高粱》前往柏林,小有所得之后,《菊豆》就送去了戛纳,接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在威尼斯大获全胜之后,他又凭《活着》杀回戛纳。

而他的新片《归来》据说也将征战今年戛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柏林电影节是导演们走向世界的敲门砖,而戛纳才是他们心中的圣地。不过这两年,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大导演也开始选择柏林参赛,比如今年的韦斯安德森、阿伦雷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