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十四孝图 新兴镇半屲村:二十四孝图文显 传统文化扑面来
今年以来按照“活动有场所、出门不带泥,户均两亩园、人均过万元”的脱贫致富发展总方向,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富民产业培育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逐步减小与非贫困村之间的基础设施差距,努力把半屲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农村示范村。
主要做法是:一、坚持规划先行,突出本村发展新特色。用科学的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在编制《半屲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以地方特色和群众意愿为出发点,着力解决半屲村村容村貌差、群众行路难、无健身休闲广场的问题,着力打造符合本村实际、独具村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二、坚持因地制宜,树立整体建设新理念。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了一路一池三广场,即:以解决群众出行难为主,拓宽从马泉进村的主巷道460米,使原来只能走三轮车的泥泞小道变成平均路面达3.5米的水泥路面;以整治环境为主改造了上涝坝臭水坑,昔日龙须沟变成了为荷花观景池;同时对两处泉沟进行了填埋治理,分别建成占地面积2000平米、800平米和500平米的健身、休闲、娱乐三处广场,既对沟道进行了治理,又拓展出了广场,使半屲的村容村貌得到了跨越式的改观。
三、坚持建管并重,展现乡村建设新风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从规划设计、建设监管到使用维护,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吸收群众参与,先后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和群众代表会议,让人人都是建设者、个个都是监督员,大大提高了群众对美丽乡村的关注度和满意率。
同时对各类公益设施和健身器材,指定专人巡查管理,发现损坏及时维修更新,以8名公益性岗位和热心公益的积极分子为主对全村巷道环境卫生进行划片包干,定期清扫保洁,带动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全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四、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在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半屲村特别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利用文化墙和宣传栏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社会教育,以弘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为主的家风教育,以邻里和睦、孝敬老人的传统教育,同时自然环境的转变,潜移默化中群众的环境意识、集体意识得到明显改观。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加宽夯实硬化通村道路1000㎡,硬化村内巷道道路8000㎡;二是村道治理:砌筑石墙护坡690m³,道路路面加宽垫方500m³,砌筑长城墙300m, 进村墙体整治400m, 三是对泉沟综合治理垫方50000m³,建成灯光球场一处,配套健身器材3套。
文化广场建设方面修建公共厕所一处,硬化广场1000㎡,砌筑排水渠100m,砌长城墙体130米,砌筑石墙护坡210m³,铺设彩砖200㎡,钢化护栏80m,建设广场中心花坛灯塔台1座,建设广场绿化带100㎡,建设石凉亭一座,新建乡村文化舞台1座(12m*18m)。
绿化亮化工程方面村内道路砌护坡280㎡,道牙石、彩砖铺设980㎡道路硬化360㎡,绿化1300㎡,建成花架长廊36米,建设乡村绿化公园1座(500㎡)。
在村巷道和新建广场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美化工程方面沟道治理:填埋土方7000m³,砌筑沟道石墙护坡200m³,沟道混凝土盖板70m(210㎡),砌筑2.
4m宽排水渠30m。建设花架长廊2处,建设古建1处,坡面绿化650㎡,道路绿化树200株。涝坝治理方面清理淤泥1750m³, 土方回填2100m³, 石护坡203m³,钢护栏50米,铺彩砖200㎡、道牙石200米、绿化400㎡,建设景观凉亭1座,花架长廊36㎡,建设景观荷花池1座,石桌2张,石凳7套,踏步一处。
村内环境整治方面一是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村规民约,通过制度规范广大村民的行为,倡导生态环保、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二是拆除村内破旧房、残垣断壁;三是安装垃圾箱,设定固定垃圾堆放点;四是村环境保洁队伍,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日常保洁,每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1次,定期对村内垃圾进行清运填埋处理。
铺面出租:面积44平米
位于甘谷县城东巷民康医院门口黄金地段。
出售康庄东路国税家属楼一套,二楼(共六层),三室二厅一厨一卫,100平方米,水电暖齐全,有柴房,室内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非诚勿扰。
作者 摄影者:李春 甘谷摄影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摄影摄像工作